西游六十二回,唐僧师徒来到了祭赛国,看到了金光寺的和尚披枷戴锁,十分奇怪。
师徒一问才知道,原来金光寺三年前出了事,下了一场血雨,寺中佛宝舍利子被九头虫所盗,大臣怀疑是和尚所为,因此这些和尚受到许多拷打,也死了很多人。至于那敕建护国金光寺,也废弃了。
唐僧安抚了和尚,让悟空弄一把扫帚,他要扫塔。这是他的心愿,“上西方逢庙烧香,遇寺拜佛,见塔扫塔”。
有人发现,唐僧去扫金光寺塔的时候,是从下往上扫。可是,按照常理来说,打扫几层楼的卫生应该是从上往下扫,这样垃圾会一点点扫到下一层,再下一层,最后集中清理掉。
既然如此,唐僧为何从下往上扫塔呢?这样不是白做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看看原著,再有点生活经验,你就不会疑惑了。另外,唐僧从下往上扫塔,也是大有深意。
首先,金光寺里外不少垃圾
根据和尚所言,金光寺从三年前,九头虫下了一场血雨,盗走佛宝舍利子之后,就已经废弃了,和尚们都被赶出来,披枷戴锁,受到拷打。既然没了和尚,金光寺自然就废弃了。
任何建筑,只要废弃时间久了,就会有蛛网。而在金光寺里外,除了蛛网,还有飞虫、老鼠屎等垃圾。比如唐僧师徒看到金光寺时,作者就写到了蛛网。
师徒们进得门来观看,但见那:古殿香灯冷,虚廊叶扫风。凌云千尺塔,养性几株松。满地落花无客过,檐前蛛网任攀笼。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
而等到唐僧和悟空进入到塔中,作者又写到里面还有飞虫、老鼠屎等。
层层门上琉璃灯,有尘无火;步步檐前白玉栏,积垢飞虫。塔心里,佛座上,香烟尽绝;窗棂外,神面前,蛛网牵蒙。炉中多鼠粪,盏内少油熔。
有这么多脏东西,如果不打扫,怎么能往上爬呢?有这么多脏东西,如果不先打扫,难不成还要容忍这些臭味,然后继续往上爬吗?不可能的事。
其次,金光寺有十三层之高
金光寺不是只有三层高,事实上,金光寺足有十三层高。
唐僧用帚子扫了一层,又上一层。如此扫至第七层上,却早二更时分。那长老渐觉困倦,行者道:“困了,你且坐下,等老孙替你扫罢。”三藏道:“这塔是多少层数?”行者道:“怕不有十三层哩。”
十三层是很高的,原著中唐僧还是个胖和尚。想象一下,一个胖子,能一口气爬到十三层楼吗?就算他能,到了十三层是不是也得休息一会儿,然后才能继续打扫?如果这样的话,唐僧忍着臭,好容易爬到十三层,还得休息,岂不是要一直闻着那些臭味吗?
但凡有生活经验的人,恐怕都不会这么做。而且,有生活经验的人也知道,那种长期没人住的房间,不仅脏臭,还有一股霉味,那种气味闻久了都不好受。
一层一层打扫,一层一层清理,从底层开始,这样不仅可以不用长时间忍受那些肮脏和臭味,还不那么累。否则,一口气爬到顶层,再去干活,肯定会觉得特别累。
所以,唐僧从下层开始扫塔,恰恰能证明他 (也可以说是作者)很有生活经验,或许,这和唐僧自幼做和尚有关。
其实,在这里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值得说说,应该也是唐僧从下扫塔的原因之一。
在塔的顶层,有两个妖怪,一个是奔波儿灞,一个是霸波尔奔,他们是被万圣龙王、万圣公主和九头虫派来,探听孙悟空的消息。
而让唐僧从下开始扫塔,这样就既不会耽误他扫塔,以及他的诚心,也不会耽误悟空抓小妖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从叙事方面来看,如果直接让唐僧和悟空上顶层,那就会直接抓小妖,而抓了小妖就没心思去扫塔了。这样一来,有违唐僧“见塔扫塔”的心愿。而且,若是唐僧直奔顶层,说不定还可能遇到危险。
最后,从下往上扫塔有深意
在西游中,很多普通的事情,不能做普通理解,很多怪异的事情,也往往含有深意。
比如悟空杀了六个强盗,看起来是不是有些滥杀无辜?毕竟强盗只是劫财而已,罪不至死,以悟空的本事,完全可以把他们交给官府。但是,孙悟空还是把他们全杀了。
这是因为,这六个强盗,代表的就是佛家说的六根,这从他们的名字,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完全可以看出来。孙悟空杀了他们,就是代表六根清净,没有了修行的烦恼。
唐僧扫塔,也是这样的道理。
清代悟元子道士子在点评唐僧从下往上扫塔时,是这么说的。
开了塔门,自下层往上而扫,扫了一层,又上一层。道必循序而进,下学上达,自卑登高,层层次次,诸凡所有,一概扫去,不得一处轻轻放过。
大概就是说,唐僧从下往上扫塔,就像人学习、修行一样,需要从底层开始,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来,一点一点往上进步,这样才对。而且,底层任何角落都不能放过,要一概打扫,不放过任何一处。
后面,悟元子道士也说了扫塔就是修行。
一座七层者,七为火数,心为火脏。扫塔者,扫去人心之尘垢也。尘振扫净,人已无累,由是而修大道,大道可修。
扫塔就是扫去人心上的灰尘,只有灰尘扫干净了,人才能进一步往上层修行,直到修行成功,才能修成大道。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唐僧扫塔也必须从下往上扫,一点点打扫干净,不然他也不可能修行成功。
事实上,唐僧确实是这么做的,他很努力,也很认真,因此才扫了七层,就累得不行了。后来又扫了三层,终于受不了,只能让悟空来帮忙。
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悟元子对西游的注评,也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