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理学家程颐,为何与苏轼政见不合?两人相争的结果如何呢

现今如日中天 2024-12-05 09:04:55

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二程”中的弟弟,是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苏轼,则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宋代词人、当时的文坛领袖。这两位杰出人物的名字犹如璀璨星辰,各自在理学与文学领域绽放光芒。然而,这两位本应相互辉映的智者,却因政见不合而产生了深刻的分歧,甚至引发了后世所称的“洛蜀党争”。

本文旨在探讨程颐与苏轼政见不合的根源,以及两人相争的结果,以期为读者揭示这段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

程颐画像

一、人物及“洛蜀党争”简介

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生于1033年,卒于1107年,他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与其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程颐的学说以“穷理”为核心,认为万物皆有其理,主张通过“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达到“去人欲,存天理”的境界。他的思想体系严谨而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他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以其才华横溢、多才多艺而著称于世。苏轼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诗词,也有清新脱俗的散文,更有深邃的哲理思考。他在书法和绘画领域同样造诣深厚,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以他为代表的学派团体称“蜀党”。

程颐与苏轼的政见不合,首先源于他们学风、人格乃至个性的差异。北宋以来的学者,普遍具有个性执拗、独树一帜的特点,程颐也不例外。他严谨治学,对异己观点往往持批判态度,这种学风在苏轼看来,显得有些“奸伪”。苏轼则性情豁达,喜欢以个人好恶来评价人物,对于程颐的严谨学风并不完全认同。两人的个性差异,为后来的政见不合埋下了伏笔。

苏东坡画像

元祐元年(1086)九月一日,担任宰相八个月的司马光因积劳成疾而去世。这一天,哲宗皇帝正率领文武百官在开封南郊祭祀天地神灵,安放宋神宗的灵位。典礼刚一结束,以苏轼为首的一班大臣第一时间带着祭文就去吊唁司马光,可当他们走到相府门口,却被奉诏主持丧礼的程颐拦了下来。程颐一脸严肃地说:

“列位,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是日哭则不歌’,你们既然参加了祭拜天地的吉礼就不该再来吊丧,这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既不成体统也太不严肃,还是请大家回去吧,准备一下明日再来。”

大臣中不少人觉得荒唐,有人干脆当面反驳程颐,说孔老夫子说‘哭则不歌’,并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是个狂放不羁之人,平日里就不喜欢拘泥古礼,听了程颐的话更是忿忿不平。他面带嘲讽满不在乎地对程颐说:

成语《程门立雪》漫画

“这是烂泥坑里爬出来的叔孙通所制的怪礼,不必理会。”说罢便不顾程颐反对,带着这班大臣趾高气扬地就要往相府走。苏轼的言行惹恼了自尊心极强的程颐,他觉得这是把自己比作烂泥坑里爬出来的叔孙通。于是恼羞成怒堵住相府大门,死活不准这班大臣进去吊唁。

这场争执是因为:随着司马光去世,旧党一派人物群龙无首,政治局面变得复杂而混乱。旧党内部分裂为洛党、蜀党和朔党三派,程颐作为洛党的领袖,与苏轼领导的蜀党产生了直接冲突。洛党与蜀党的争斗,不仅涉及学术观点的差异,更关乎政治权力的争夺。

程颐的门生朱光庭等人,对苏轼的言论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认为其是对仁宗与神宗皇帝的恶意诽谤,要求朝廷对苏轼予以惩治。这一事件成为洛蜀党争的导火索。在洛蜀党争中,苏轼与程颐的政见不合表现得尤为明显。苏轼主张调和折中,既不能完全像仁宗时期那样松懈惰息,也不能像神宗时期那样紧张严苛。而程颐则倾向于维护传统礼教,对变法持保守态度。

《二程遗书》

两人的政见分歧,在朝廷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苏轼的蜀党在朝廷中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势,而程颐的洛党则相对势弱。然而,当朱光庭对苏轼展开激烈的弹劾时,却得到了朔党的支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攻击苏轼的政治浪潮。

二、“洛蜀党争”结果及其影响

洛蜀党争的结果,对北宋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加剧了朝廷内部的分裂和矛盾,使得旧党一派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力量来对抗新党。另一方面,它也暴露了北宋政治体制的弊端,即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导致政治斗争往往演变为个人恩怨和派系之争。

洛蜀党争的最终结果是,旧党人物各走各的路,等到新党再次上台时,他们都开始“分享”共同的悲惨结局。这一历史教训,对于后世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河南洛阳二程故里

然而,尽管程颐与苏轼在政见上存在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上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程颐的理学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哲学资源,对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苏轼的文学作品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两位大师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成就,证明了他们不仅是政治斗争中的对手,更是文化史上的巨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程颐与苏轼的政见不合,源于他们学风、人格乃至个性的差异,以及北宋政治体制的弊端。洛蜀党争的爆发,加剧了朝廷内部的分裂和矛盾,对北宋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尽管两人在政治上存在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上的贡献却是无可挑剔的。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政治斗争往往伴随着个人恩怨和派系之争,但真正的文化价值在于学术的探索和思想的碰撞。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吸取这段历史的教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北宋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程颐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0 阅读:8

现今如日中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