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83 年初,前秦皇帝苻坚端坐在长安太极殿的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群臣。自登基以来,他重用汉人王猛,励精图治,先后攻灭前燕、前凉,一统北方,如今只剩下偏安江南的东晋。在苻坚心中,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只差这最后一步。

“朕欲亲率百万之师,南下伐晋,诸位以为如何?” 苻坚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秘书监朱肜率先出列,高声说道:“陛下圣明!今陛下威德兼施,四方宾服。晋主昏庸,上下离心,若陛下御驾亲征,定能旗开得胜,统一天下,成就千古霸业!”
然而,尚书左仆射权翼却忧心忡忡:“晋虽偏安江南,然君臣和睦,且有谢安、桓冲等贤臣辅佐。再者,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望陛下三思。” 太子左卫率石越也附和道:“权翼所言极是。晋有长江之险,又无衅可乘,贸然进攻,恐难取胜。”

苻坚脸色一沉,冷冷道:“朕坐拥百万雄师,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惧天险!” 尽管多数大臣反对,苻坚却心意已决,他坚信,凭借前秦的强大兵力,定能踏平东晋。
此时的东晋都城建康,丞相谢安也收到了前秦即将来犯的密报。他不动声色,依旧每日与友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侄子谢玄心中焦急,前来询问应对之策。谢安只淡淡地说:“朝廷已有安排。” 便不再多言,谢玄虽满心疑惑,却也不敢多问。
不久,朝廷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八万北府兵抵御前秦大军。北府兵是东晋的精锐之师,由谢玄在京口招募组建,士兵多为北方流民,他们对前秦有着深仇大恨,作战勇猛。

与此同时,前秦的先锋部队在苻融的率领下,迅速攻占了寿阳。苻融又派部将梁成率领五万军队,屯驻在洛涧,在淮河上设置栅栏,阻止东晋援军。一时间,东晋军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谢玄派部将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趁夜袭击洛涧。刘牢之身先士卒,如猛虎般冲入敌营。前秦军队毫无防备,顿时大乱。梁成在混乱中被杀,五万秦军溃败而逃。刘牢之乘胜追击,不仅收复了洛涧,还缴获了大量粮草器械。

洛涧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东晋军队的士气。谢玄率领大军继续西进,与前秦主力对峙于淝水东岸。苻坚得知梁成兵败,心中一惊,他与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东晋军队的阵势。只见晋军阵容严整,军旗飘扬,士气高昂。苻坚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忧虑,他望着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东晋的伏兵,对苻融说道:“这也是劲敌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呢?”
此时,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战线过长,后勤补给困难。而且,军队中多为各族士兵,人心不齐。苻坚为了速战速决,决定派朱序前往晋营劝降。朱序本是东晋将领,在襄阳之战中被俘,他表面上归降前秦,心中却一直想着为东晋效力。

朱序来到晋营,非但没有劝降,反而将前秦军队的部署和盘托出,并建议谢玄趁前秦军队尚未集结完毕,迅速发动进攻。谢玄得知这一情报后,心中有了主意。他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提出双方在淝水决战,要求前秦军队后退,腾出空地,让东晋军队渡河决战。
苻坚和苻融商议后,认为可以在东晋军队渡河一半时发动攻击,于是同意了谢玄的请求。当秦军开始后退时,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 一时间,秦军大乱,士兵们纷纷惊慌失措地逃窜。苻融试图阻止军队后退,却被乱军冲倒,死于非命。
谢玄趁机率领东晋军队渡过淝水,向秦军发起猛攻。秦军全线溃败,苻坚中箭,单骑逃至淮北。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士兵们纷纷逃亡,前秦百万大军土崩瓦解。

淝水之战的前奏,就这样以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拉开了大战的序幕。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东晋和前秦的命运,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