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阿留申,被遗忘的边缘战场

阿图岛上的连绵雪峰
阿留申群岛中的阿图岛,是地球上最偏远荒凉的地方之一,这里几乎没有树木,动物也基本绝迹,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16(摄氏)度,一年到头,只有不到十天的晴天。岛上偏地都是沼泽冻原和冰封的山脉,大雾和严寒让这里变成了对人类极其不友好的地方,即便是最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也会望而却步。
和二战其他战场相比,这里交替着上演滑稽和激烈的战斗。双方的空军在大雾中都像瞎子一样,经常对着海浪中探头换气的鲸鱼而不是军舰投下炸弹,还不时上报“击沉”了类似潜艇的礁石。被恶劣天气击落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被防空炮火干掉的。美日两国的海军只在这里进行过一次老式海战,双方互相用舰炮对轰,差一点,日军就可以在这场海上遭遇战中大获全胜了。
地面战斗前后持续了14个月,可两国的陆军官兵也只进行了一次激烈交战,大部分的伤亡同样来自严寒导致的冻伤和衍生伤病。
在美国海军的战史中,他们将阿留申群岛称为“令人沮丧的军事舞台,美日双方都只想着把这个地方留给当地人。。。”
但是在1942年,这里可是美国政坛上的热门话题,两个属于美国领土的岛屿,居然被太平洋彼岸的日本人成功占领了——这也是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占领的唯一美国领土——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西海岸将面临日军的大规模入侵呢?
1942年的5月5日,日本东京大本营命令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与陆军联合行动,执行占领中途岛以及阿留申群岛西部重要据点的任务”。
这个充斥着想当然,相互妥协、自相矛盾和重重漏洞的作战计划,是日本海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陆两栖作战行动,日本海军的舰艇几乎空巢而出,所有的航母和战列舰都参加了此次作战,一共有28名将领分别指挥多达五个战区的协同作战。
战后各国的军事家都想象不出,日本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才会捣鼓出这么一个在如此广袤的北太平洋区域里,主动分散有限兵力,并生硬预判美军必将按照它们的推演进行应对的计划。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同时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是一次紧密关联的作战,首要目标是攻占战略要地,其次是趁机歼灭来援的美国舰队——实际上,阿留申群岛战役是在军令部的坚持下进行的,和中途岛战役除了时间上,并没有明确的战略关系。
那支攻击阿留申的日本北方部队颇具实力(注1),但如此雄厚的兵力距离中途岛却是十分遥远,根本没法及时提供任何支援。日军也的确可以轻易占领几乎毫无反抗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但这两个岛屿对美日两国都价值不大,因为附近没有两国的军事基地,所以在面对进攻时,守军的反抗都是软弱无力的。

荷兰港的一个防空机枪阵地。
从理论上来讲,阿留申群岛位置很重要,它既是白令海和太平洋的分界线,也可以作为日本入侵美国本土的一系列垫脚石——或者反过来变成美国入侵日本的跳板。如果日本人真的占领了这里,就可以将其改造成威胁美国西海岸的前进基地,同时岛上的日军飞机还可以对驶向海参崴的援苏船只造成威胁。
美国人担心过这个威胁,但他们仍然只在岛上部署了少得可怜的兵力,因为这里被世界上最恶劣的气候保护着:来自日本的海洋暖流和白令海峡的寒流相遇后,会突然释放出没人可以预测得到的可怕风暴和不时变幻的狂风。岛上的大雾常年不散,有时候雾气会升腾到距离海面十几米高的地方,群岛上的山脉富含磁石,指南针靠近了全都找不着北。
但日本人还是来了,海军少将觉治角太指挥的第2机动舰队将轰炸乌纳拉斯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荷兰港,如果一切顺利,日军的地面部队将登陆占领最西边的三座岛屿:阿图岛、基斯卡岛和阿达克岛。
混战和乱战
1942年的6月3日,因为大雾,日军战机被迫延迟起飞。终于等到出击的命令后,一架又一架的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呼啸着冲进了黑沉沉的浓雾之中。没过多久,“隼鹰”号上起飞的飞机就全部被迫返航了,而“龙骧”号上起飞的16架战机却咬牙坚持向前——浓雾中根本无法编队飞行,结果所有的日本飞机全都孤零零地飞到了荷兰港上空。
美国人通过破译的日本海军密电码已经预计到了这次进攻,但他们却不知道日本人会攻击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找到他们。但是美军还是把乌纳拉斯岛和乌姆纳克岛上的守卫部队增加到了一万人。还在乌姆纳克岛上新建了一座飞机场。这座机场的跑道利用了1912年火山喷发累积的火山灰和岩浆当做地基,上面覆盖着钢板。因为施工过于匆忙,都没有来得及认真找平地面,结果飞行员都说就像在弹簧垫子上着陆——降落的飞机可以被重新弹回3-4米的空中。
负责防御的美军舰队由西奥博尔德少将指挥,仅剩的几艘航母全都去了中途岛,他手头就只剩下了2艘重巡,3艘轻型巡洋舰好、13艘驱逐舰和6艘严重过时的S型潜艇了。说数量其实没啥意义,因为当日军进攻时,这支舰队还在800公里外的洋面上晃悠呢。(注2)
日军的飞机稀稀拉拉地陆续飞到荷兰港上空,第一架飞机是在大约早上5点50分从浓雾中俯冲下来的,此举立刻让整个军港的防空火力全都打得热火朝天,一艘叫“菲尔莫尔总统号”的运兵船上正好拉着不少37mm的防空炮,水兵们将其固定到甲板上疯狂开火,他们射出的火力是如此密集,以至于岸上有人报告这艘船起火了。
日军投下的炸弹把军营中的几个营房炸成了碎片,无线电台也结结实实挨了两枚炸弹,但日本人的战果也就仅限于此了。浓雾和烟雾遮挡了大部分目标,不少炸弹都落在了冻土平原上。当轰炸机返航后,三架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开始反复低空扫射美军基地,荷兰港的防空火力击落了其中一架,而这也是当天美军取得的唯一战果。
这架被击中的零式飞机的驾驶员操控着飞机滑出战场,最后迫降在了一个距离荷兰港大约30公里的小岛上,飞机近乎完好地落在了地面上,但是飞行员却在降落时被倒扣的飞机拗断了脖子。直到5个星期后美军才发现了它——这也是美军缴获的第一架完整的零式战机。

日军飞行员的尸体也一直被扣在了飞机下面。
美国陆航的第十四中队就驻守在附近的那个有“弹簧垫子”跑道的乌姆纳克岛上,日军的第一次空袭来去匆匆,美国人的支援还在半路战斗就结束了。于是,荷兰港基地所有的“卡塔琳娜”水上飞机的飞行员都接到一个紧急命令:“执行极限航程的搜索任务!”
这些蓝灰色、巨大肥胖的水上飞机一架架地向着日军来袭的方向飞去,他们要在迷雾中负责发现并锁定日军舰队,并为后来的战术轰炸机提供导航。当天下午大约四点钟,坎贝尔上尉驾驶的飞机发现了日军舰队的踪迹,两艘航母和几艘护卫的军舰正在乌姆纳克岛南部约80公里外的海面上,它们狡猾地沿着暴雨云的边缘行驶着。
坎贝尔上尉使出浑身解数,不时躲进雾中以避开零式飞机和高射炮火,在充当了两个小时的活动航空靶子后,他的飞机被打得支离破碎:方向舵失灵,机身被撕裂,油箱被打穿,一名机组成员也受伤了。最后他奇迹般地利用最后一点汽油,在海面上来了个无动力迫降——坎贝尔和他的机组乘员三个小时后获救,但接替他的两架飞机则一去不返。
第二天天刚亮,几乎就在南云的第一批攻击机群飞向中途岛的同时,美军两架B-26“劫掠者”轰炸机根据博金斯上尉提供的位置,贴着浪尖飞向了日军舰队。其中一架飞机由唐布洛普上尉驾驶,奇怪的是,他起飞时挂载的武器居然是一枚重型水雷。作为一名陆军飞行员,他其实对这种武器一无所知——但唐布洛普莫名其妙地坚持认为,如果以时速大约570-600公里俯冲并投弹,水雷同样会和触碰引信的炸弹一样爆炸。
唐布洛普上尉的轰炸机在爬升,然后他猛地压下机头开始俯冲,这次攻击是如此完美——黑乎乎的水雷正中日军航母甲板——然后干净利落地弹跳到海里去了。
愤怒的唐布洛普上尉不顾在日军舰队上空盘旋的命令,直接飞回基地,重新装上了一枚500磅炸弹,这种炸弹他倒是非常熟悉如何使用。然后他驾机起飞,就此消失在了茫茫海雾之中。
另外一架飞机的驾驶员是亨利▪泰勒上尉,他倒是挂载的普通炸弹,就在唐布洛普上尉俯冲轰炸的同时,日军航母的轮廓突然从浓雾中显现出来,两者距离已经贴近到不足以让他把飞机顺利拉起来了。
伴随着一声闷响,驾驶舱里的泰勒和副驾驶员尼尔隆少尉感到一阵狂风突然撞进了机舱,尼尔隆少尉赶紧往下一看,发现机头下方的玻璃炮塔被撞了个粉碎,投弹手蜷缩在地板上,双手紧紧捂住脸庞,鲜血不断从指缝中流淌出来。
把投弹手拉进机舱后,飞机在爬升过程中又挨了两炮,机头下方的剩余部分全都被摧毁了。泰勒手忙脚乱地冲着海面的军舰投下了炸弹,这时尾炮手开始大叫:“我的机枪卡住了,后面有架零式!”
“修好你的机枪,别再叫了,现在没人有空去帮你。”幸运的是,尾炮手及时排除了故障,还把那架跟的太近的零式打了下去。但此时敌人的舰队再次消失在了大雾中。
日本人在下午对荷兰港发起了第二次空袭,美军的损失不大,两天空袭一共造成了43人死亡,50人受伤。

荷兰港码头停靠的美军潜艇
混乱的一天还远没有结束,日军飞机返回自己的航母时,“隼鹰号”的飞行中队选择的集合点就在乌姆纳克岛西端——距离美军新修建的机场不远,而日军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当八架日军飞机飞向集合点时,他们惊讶地看见8架P-40飞机从岛的另一端正对着他们飞了过来。
又是一场混战,美国人击落了两架轰炸机和两架战斗机,还重伤了一架轰炸机,并导致它最后坠毁在了海面上。代价是两架P-40被击落,但其中一架成功迫降到了附近的机场上。
日军发起攻击的第三天,一封来自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电报让日军舰队打起了退堂鼓:日军在中途岛战役遭遇惨败,山本下令取消登陆阿达克岛的计划。日军顺利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
二战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日本人占领了属于美国的领土。为了掩盖中途岛的大败,日本国内媒体上刊登了大幅的照片,人们能看到基斯卡岛上升起了日本国旗,鬼子们在立正敬礼。荷兰港燃烧的仓库、飞机库和油罐,兴高采烈地从冰雪山坡上滑下来的士兵,似乎都在证明,日本再次大获全胜。
实际上,2000多名登陆的日军在岛上几乎没有抓到什么俘虏,期间有个小插曲:在基斯卡岛上负责高空气象监测的威廉▪豪斯是唯一逃出脱的士兵,依靠虫子和植物根茎,他在这个荒岛上开始了为期50天的荒野求生,最终,又饿又虚弱的他不得不向日本人投降,他随后被送到了日本。
占领了这两个世界边缘的荒岛后,日本人觉得自己的计划已经圆满成功了(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它们也非常满足,也不打算继续捣鼓什么进军北美大陆的飘渺计划了。
但日军的举动,却在阿拉斯加和美国本土掀起了轩然大波:民间舆论陷入恐慌,公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呼吁军方采取行动,阻止任何日军进犯西海岸的可能。而军队的态度正好相反,仔细分析了战局后,他们的共识就是,阿图岛上的日军远远谈不上对本土构成威胁。
最具代表性的发言来自负责阿拉斯加防御的小西蒙·玻利瓦尔·巴克纳将军(没错,就是最后战死在冲绳岛的那位),他的话在今天看来倒真像个预言:
“他们或许会这么做,但是最快也得到他们的孙子那一辈人才做得到,等那些(日本人的)孙子来到美国时,他们已经变成美国公民了。”
巴克纳在阿拉斯加可以肆意发言,但美国海军的大提督欧内斯特▪金上将没法这么淡定,他要求尼米兹将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这些家伙赶出去。但尼米兹手头还有更加紧急和优先的事情,阿留申的那么点鬼子实在让他没法太过重视。
尽管来自美国人的反击很快就开始了,但是双方的官兵谁也没有料到,这场令人厌烦的战役居然会断断续续地持续14个月之久。。。

1943年,在阿留申群岛上空巡航的两架P-38战机
注1:进攻阿留申的日军北方部队包括了(海军的)第2机动部队(以第4航空战队的航空母舰龙骧号和隼鹰号、重型巡洋舰2艘、第7驱逐队为主),第1水雷战队、特别陆战队1队同细萱戊子郎中将指挥的第5舰队。陆军方面则派出了北海支队(以穗积松年少佐指挥的步兵一个大队、工兵一个中队为主)。用这么大的兵力去打那俩小岛,纯属牛刀杀鸡。
注2:这支美军舰队实力占到了尼米兹手头兵力的1/3,但是并没有参加中途岛战役。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