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皇帝立遗嘱、将军抡大锤,为什么还被萧太后“戏耍”?

董卓谈历史 2024-09-06 14:48:53

1004年冬月,野心勃勃的辽国出动20万大军,兵锋直逼宋朝的澶州城。这是都城开封最后的屏障,失守意味着亡国,事关宋朝生死的决战一触即发。

这一天,辽军主帅萧挞凛带领部下巡视澶州城外地形,巧合的是,宋军守将张瑰同样在澶州城楼巡察守备情况。

张瑰很快发现对面正在侦察的辽军,但他并不知道那是辽军主帅,也许是源于军人敏锐的嗅觉,也许只是单纯地吓唬敌人,张瑰命令部下使用最有杀伤力的武器瞄准敌军“首领”。

几秒钟后,宋军射出的强弩正中萧挞凛的额头,当天夜里死在辽军军营。第二天,辽国萧太后见到主帅萧挞凛的灵柩,悲痛万分,下令辍朝5天。

张瑰意外射死辽军主帅萧挞凛,对宋朝、辽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通过宋辽双方的“如意算盘”的博弈故事,了解双方签订澶渊之盟背后的精彩。

萧太后兴兵夺地、宋都城危在旦夕

公元1004年9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和母亲萧太后亲自率领20万军队,大张旗鼓地拉开南侵宋朝的帷幕。

辽军的主帅就是萧挞凛,他在辽军中声望极高,拥有赫赫战功,曾经在朔州生擒了宋朝名将杨令公。

萧太后为什么要发动这次大规模的南侵战争呢?究其根源是燕云十六州的归属权。

自从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幽云十六州一直被契丹人视为自身领地,后来被北周世宗夺走关南之地,从心理上,契丹人将这件事视为耻辱。

随着契丹民族的日益强大,萧太后有意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领地”,从公元999年开始,辽国一直在用局部战争的方式试探宋朝的实力和态度。此次,萧太后率领大军南下,主要是想与宋朝划定清晰的边界,将肥沃的关南地区重新纳入辽国领土。

辽军先是兵分两路,期间双方各有胜负,随后辽军在定州合兵一处,攻打定州。然后,辽军再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兵马集中力量攻打瀛洲,这是关南地区的战略要地。

在瀛洲战役中,宋朝将士誓死抵抗,充分动员百姓参加保卫战,据史料记载,就连当地僧尼都参加了瀛洲保卫战。虽然萧太后亲自擂鼓助阵,但是辽国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3万多人。

就在萧太后被困在瀛洲城下时,辽军主帅萧挞凛竟然绕道继续南下,兵锋直指黄河岸边的澶州。

澶州,是宋朝都城开封的门户,同样是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自从幽云十六州丢失后,整个华北地区一马平川,没有天然的军事防御要塞,因此面临野心勃勃的辽军,宋朝基本上很难组织有效的完全阻击。

总之,如果澶州失守,就意味着都城开封直接暴露在辽军的快马弯刀面前,形势非常危急。

御驾亲征立遗嘱、强装镇定登北楼

宋真宗立即召见大臣开会商量对策,意见主要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来自江南的王钦若建议迁都金陵,来自蜀地的陈尧叟建议迁都成都。

然而,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努力说服宋真宗,一旦选择迁都,国家将会再次陷入分裂局面,后果不堪设想。寇准冷静地为宋真宗分析了辽军的形势,他认为,辽军此次南侵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后方战线拉得很长,辽军已是强弩之末。

不仅如此,寇准非常了解宋真宗的性格,他说“如今皇帝神武,将臣和谐,如果陛下能够御驾亲征,辽军必定会败退。”

经过寇准的劝说,宋真宗想起宋太祖赵匡胤设立封桩库的往事,浑身热血沸腾,决定听从寇准建议,御驾亲征。

当年,赵匡胤为了北伐作准备,每当平定各国,都要将缴获的财物存储起来,每年财政有剩余的时候,也会放进这里,就是为有一天能够有足够金钱支撑北伐军费。

宋真宗命参知政事王旦留守都城,战场上刀箭无眼,王旦心中清楚皇帝御驾亲征的危险性,于是故意在宋真宗面前问寇准“如果十天没有接到前线传来的捷报,应当怎么办?”

宋真宗沉默了一会,说“那就立皇太子”。

这一句话虽短,却足以看出宋真宗的决心,相当于安排后事。

朝廷征召的各路兵马迅速集结完毕,宋真宗从都城开封启程,浩浩荡荡地向澶州前线进军。

就在宋真宗抵达澶州城的前三天,正如文章开头所述,随着守将张瑰抡下大锤、射出那致命一箭,意外射杀辽军主帅萧挞凛,战场局势已经倒向对宋朝有利的局面,只是此时的宋军并不知道辽军主帅中箭身亡。

张瑰使用的武器名叫床子弩,有双弓的,也有三弓的,是当时力量最大的弩。床子弩在使用之前,需要上百人同时为它上劲,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将弓弦拉开,射程非常远,可以达到300步,是当时最了不起的武器。

宋朝的澶州横跨黄河,当时被称为南城、北寨,中间通过49座浮桥作为交通。黄河以北的澶州地域狭小,同时也更加贴近战争前线,因此守城将军建议宋真宗停在南城,确保安全。

宋真宗看到北寨的战斗打得正激烈,城外狼烟滚滚,宋真宗心里也感到一丝害怕,于是就在南城暂停下来。

寇准得知消息,立即找到宋真宗,希望皇帝能够亲临北寨前线,因为此时的宋军正在苦战,最需要激发士气。

宋真宗听从寇准的建议,不仅来到黄河以北,更是直接登上澶州最前线的城楼。

寇准等人特意要求随从高高竖起黄龙旗,守城的宋军将士看到皇帝的伞盖,群情高涨、山呼万岁,声音传到几十里远。

虽说这是宋真宗的一小步,但是从战场上的局势来看,是宋朝的一大步。

损兵折将如坐针毡、澶渊之盟暗藏祸根

辽军刚刚死了主帅萧挞凛,灵魂人物的去世对辽军士气有很大影响,再加上宋真宗亲往前线鼓舞士气,宋军将士的战斗力再次大增。

此消彼长之间,萧太后处于极度被动的地步,她明白必须要抓紧时间谈判,越早签订盟约越有利,于是连续派出使者催促宋朝派人前来谈判。

萧太后此人不简单,对自己左右为难的境地心知肚明,但是她仍然保持辽军强劲的进攻势头,目的是以战促谈,避免被宋朝看穿底牌。

对于宋真宗来说,他也渴望能够结束这场战争,当得知萧太后和平谈判请求后,宋真宗便“顺坡下驴”,派大臣前往谈判,最终签订“澶渊之盟”。可以说,这是宋真宗最希望看到,也是最满意的结果,但却正中萧太后下怀。

澶渊之盟,很难单纯地说这个盟约的好坏利弊,一方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25年的战争,开启长达120年的和平交流,这段时间对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盟约让宋朝君臣普遍认为金钱可以换来和平,放松对辽国的警惕戒备,让屈辱讲和成为主要外交手段,后来甚至完全丢弃民族尊严。

古人曾说,能战方能言和。战争与和平,总是相互依存、交替出现的,只有拳头够硬,才有底气坐在谈判桌上,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时至今日,依然不能忘记,牢记“忘战必危,忘战必亡”。

0 阅读:48
董卓谈历史

董卓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