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什么算“历史”?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3-09-28 06:58:01

汉语中的“历史”,是个既“老”又“新”的词汇。

说“老”,是一些老学者认为,裴松之所注《三国志》,是“历史”一词的渊薮。

其《吴主传》记载赵咨出使魏国,能言善辩,折服魏文帝曹丕。裴松之在《注》中,详述赵咨之应对,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歴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云云。

据此,最早的“歴(历)史”,是“歴(历)览史籍”的含义。

说“新”,则是自明代,“歴(历)史”有了“新”含义。

明万历年间,大学者袁了凡作《歴史纲鉴补》。其“歴(历)史”,为“歴(历)代史籍”之意。

近代,“歴(历)史”的含义又有所变化。

约于明末,日本人翻刻《歴史纲鉴补》,在其国内广泛流传。其版本清末“倒流”传入中国,使“歴史”一词被普遍接受。此时之“歴(历)史”,与汉语“史”之“典籍记载的言和事”的含义相近。

汉字“历,是简化字,有三个繁体字——“歴”“厤”“曆”,一般认为可通用。

其实,相互含义还有细微区别。与“史”相连的,应该是“歴”,为“经过”“度过”“普遍”“列次”之义。

所以,古人采用了“歴”这个字与“史”相搭配。

“史”,本义为官职,“以手持中”,象形加会意,表示“史官”中正,后来引申为用以表示“既往一定时间、空间所发生之事”的含义。

现在如果问“历史”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个含义——“一切过往,皆为历史”。

在西方,比如英语“history”,原义为“讲故事”,后来引申为与汉语“历史”相同的含义——“一切过往,皆为历史”。

具体来说,近现代“历史”一词的含义,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客观历史”,即过往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在“客观历史”中,又包括“广义历史”和“狭义历史”两类。

“广义历史”,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客观过程。通常来说,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两大类。

比如,“宇宙史”,就是广袤宇宙所经历的一切“过往”历程——不管人们是不是能够认知和了解。这属于“自然史”。

再比如,“人类史”,是“人”这个物种自形成以来的一切“过往”历程——也不管人们已经搞清楚了多少。有人即有社会,这是“社会史”。

“社会史”或称“人类史”,指人类社会以始以来的运动变化客观过程,这是通常说的“狭义历史”。

“人类史”是“人类学”“人类考古学”等研究的对象;“社会史”,是“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的主要对象。

除此之外,“狭义历史”,还指分门别类的一些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历史。

如地球“生物”产生发展变化的客观历史,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如地球沧海桑田“地理”变化的客观历史,是“地质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等等。

第二个层次,是“历史学说”,即人类对客观“广义历史”和“狭义历史”的主观认知。

这种认知,或涵盖很广,或视角极集中。

如,国内最近有一本徐鸣所著的《大历史》,副标题是《从宇宙起源到人类文明》,英文标题是《BIG HISITORY》。

国外也有一部“大历史学派”开创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著《起源:万物大历史》,英文标题是《A Big History of Everything》。

而另外一些狭义历史学著作,则视角很集中,如“某某断代史”“中国铁器史”“中世纪服饰史”“匈奴史”,等等等等。

“历史学说”,既然是人们的主观认知,一是叙述之真伪、全偏,与作者眼光、立场、素材、取材等密不可分,必然受到时代的限制;二是即便对“客观历史”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必然是一个对“历史真相”及背后复杂原因渐进接近的过程。

什么算“历史”?就是一切“客观历史”的“历史真相”。

人类对于“客观历史”认知的目的,就在于更多更全更细更真地了解“历史真相”, 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至于,所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说法,如堪称中国公知鼻祖胡适所说的那样,还包括德国纳粹分子派普所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等等,皆可归于典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类,不必去多讲了。



1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3-10-01 09:22

    历史就是窃取成功者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胡说八道而已。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