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位于深圳市西北部,东至观澜街道、西接松岗街道、南抵石岩街道、北与东莞市接壤,总面积约156.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光明区辖光6个街道 ,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街道广场路1号 。截至2023年末,光明区常住人口约115.90万人。

气候
光明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约 22℃,四季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的气候为城市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与丰富的农业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这里依然绿意盎然,街头巷尾繁花似锦,让人们能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而炎热的夏天,时有海风与降雨带来清凉慰藉,使得燥热得以缓解。这般宜人的气候,不仅吸引着人们前来定居、旅游,更为各类产业发展,尤其是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生态农业,提供了理想温床。

地形地貌
光明区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错落分布,山水相依,勾勒出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东南部的山脉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颇高,如凤凰山,山体雄伟险峻,山间绿树成荫,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沿着蜿蜒的登山步道攀登,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俯瞰城市与自然相融的壮丽景色。西北部则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孕育了大片的农田与果园,光明农场便坐落于此,广袤的绿野上,奶牛悠然自得地吃草,蔬果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呈现出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景象。丰富的地形地貌为光明区带来多样的生态资源,也为其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著名景点
陈氏琬璧公家塾,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社区,始建于清代,由两座青砖砌成的连体建筑组成,是典型的广府式建筑。整个建筑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石结构,外有白石灰抹面,水泥铺地,三间二进一天井,占地面积119平方米。一进为门厅,正门两侧为耳房,二进为正厅,面阔三间,两侧有耳房,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深圳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楼村党小组就在这里建立。

东宝中学旧址,位于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主体是一座古老祠堂,约300年前由陈氏家族建立。1944年冬,东江纵队政治部为培养抗日干部,决定由东宝行政督导处主办,借用该祠堂建起东宝地区第一所抗日民主学校——东宝中学。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党政干部和人才,被誉为红色革命的摇篮。

麦氏古墓群,位于光明街道办事处碧眼旧村灯盏窝岭。墓群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墓葬地面建有拜台、祭台、墓堂及护墙。地下筑有墓穴,平均长11.9米,宽9.3米。据麦氏族谱记载,麦氏古墓群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年间重修,但元、明代风格未变,拜台护墙、墓葬护墙均用青砖垒砌,拜台、祭台均用三合土建筑,规整,台上保留了明代红砂岩条石基础。2005年,麦氏古墓群被列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特产
光明乳鸽,这是光明区最负盛名的美食特产,选用本地优质乳鸽,经独特卤制工艺而成。成品色泽金黄泛红,皮脆肉嫩,咬上一口,汁水四溢,鲜香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对其赞不绝口。

公明烧鹅,作为传统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公明烧鹅选用本地黑鬃鹅,以传统秘方腌制后,用荔枝木烤制,鹅肉表皮金黄酥脆,肉质鲜嫩多汁,带有淡淡的荔枝木清香,搭配特制的酸梅酱,酸甜的酱汁与鹅肉的醇厚相互交融,别有一番风味。

光明荔枝
果实心脏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假果皮新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甜。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

历史文化
光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岭南文化的精髓。这里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融之地,公明老街便是历史的见证者。老街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青石板路两旁的骑楼建筑独具特色,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精美绝伦,展现出传统岭南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漫步其间,仿佛能看到昔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场景。

民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舞麒麟、醒狮等传统表演每逢佳节庆典便活力上演。舞者们身着鲜艳服饰,手持精美的麒麟、狮子道具,在激昂的锣鼓声中腾跃、翻滚,动作刚健有力、灵动活泼,寓意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寄托了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客家山歌、木鱼歌等民间艺术也代代相传,质朴的歌词、悠扬的旋律,传唱着先辈们的劳动、爱情与家国情怀,如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社区,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延续传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