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简介

艾芸阅览过去 2024-10-22 10:14:40

隋唐之交,便有很多英雄人物,跟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反隋的起义战争和唐朝建立初期的统一战争,为唐朝建国后的繁盛立下汗马功劳。唐朝的崛起离不开建国功臣努力,这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人是唐太宗钦点的开国功臣。

二十四功臣中有一位参加过“玄武门之变”,屡立战功的大将军——尉迟敬德。他因战功赫赫,曾救过李世民性命;忠心无二,死后谥号“忠武”;不畏强权,拒娶李世民之女等等神奇故事广为流传,自唐朝起,与秦叔宝共称为门神,得到后世人拜谒敬仰。

尉迟敬德的门神形象在民间深入人心,他的形象往往被刻画成不怒自威、忠心耿耿、苍髯如戟的形象。每当孩童不听话时,父母便会搬出门神故事,震慑他们。就是这样一位糙人武将,却是铁汉柔情,疼爱发妻,坚持糟糠之妻不下堂,拒娶李世民之女,成就一段佳话。

忠心不二获敬门神

尉迟敬德生于隋唐之交的战乱年代,自古乱世出英雄,时事造就了一代枭,尉迟敬德这个时代出现的英雄。隋大业年间,隋炀帝昏庸无道,民生疾苦,一批仁人志士决心起义,推翻隋朝统治,尉迟敬德就是其中一员。

他先是在高阳参军,在军队中以勇猛著称,逐渐从小兵升到朝散大夫。有了名气后被刘武周收下。曾与唐军交战,大获全胜,但还军途中,被李世民军队击败,被俘虏。

李世民很欣赏尉迟敬德的才能,派人讲和,劝他投降。尉迟敬德认清局势,追随李世民,,自此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李世民也很信任他,力排众议,升他为右一府统军,让他带军作战。

获得李世民信任后,他随李世民外出打猎,遭遇郑军,于危难之中救下李世民性命,得到了李世民手下的认同。后来还单枪匹马应对李元吉,连三次夺走李元吉的马槊,史称“夺鳌三条”,李世民对他更是青睐有加。

作为投降战俘,获得众人信任后,尉迟敬德得以重用,屡立战功。随李世民讨伐刘黑闼时,李世民率被偷袭敌军将他四面包围,迟敬德看准时机,冲破重围,再救李世民于危难中。后来又打败徐圆朗,被封为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尉迟敬德从军中最光辉的时刻当属玄武门之变,此战不仅帮助李世民除掉了登上皇位前最大的绊脚石,还打响了尉迟敬德大将军的名号,给他带来无上荣光,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展露出高超的智慧。是他察觉到局势变化,禀告李世民,劝他杀掉亲兄,保全地位。也是他果断勇猛,一箭射死李元吉,并游说高祖,保全李世民名声,也是自己荣立头功,得到舆论支持。后尉迟敬德因功获赏,被授予右武侯大将军头衔。

尉迟敬德的传奇故事不仅在朝廷中流传,也传入寻常百姓家。百姓感念他为唐朝作出的贡献,将他一系列传奇故事,改编成通俗版本,在民间流传。久而久之,故事越来越传奇,人民希望得到上天庇护,便将人物神化,尉迟敬德便取代了传统门神形象。

坚守品德铁汉柔情

尉迟敬德是武将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他直言不讳,喜好揭发他人,戳人短处。为人颇为自负,仗着开国的功勋,在朝廷上不知收敛,甚至公开揭露丞相过失,不留情面。遭到丞相等人的不满。

贞观年间,他作为行军大总管,攻打突厥,大获全胜,立下大功。但是斩获名声后,他没有珍惜羽翼,反而沾沾自喜。一次李世民设宴款待大臣,有人的位置排在他前面,他当庭大怒,拳打大臣,李世民十分不悦,斥责了他。

尉迟敬德听完十分后怕,自此开始严格要求自己,行事低调,再也没有逾矩之事。直到晚年,他一直循规蹈矩,尽心尽力为朝廷办事,坚守品德,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作为臣子,尉迟敬德忠心耿耿;作为丈夫,他铁汉柔情,疼爱发妻。自古以来便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说法,但是在古代,三妻四妾实属常事,男子终身不娶或是为了发妻不娶的事情十分罕见,尉迟敬德却以实际行动,担起了铁汉柔情,忠于情爱的名声。

尉迟敬德立下大功后,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看中他,甚至不介意他已有妻子,决定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唐朝公主嫁给他。尉迟敬德闻言当场拒绝,坚持“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美德,坚守初心,铁汉柔情,足见他对发妻的感情之深。

尉迟敬德是隋唐之交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大唐气象的赫赫战功,被唐代人民尊重敬仰。也因直言不讳而又谦逊不张扬的作风,使得名声一直在民间流传,甚至一度超越了《山海经》记载的传统门神形象和唐朝时期深入人心的钟馗形象,被称为新门神。

朝廷和百姓中,他是大将军,是驱除恶人,除掉邪祟的英雄人物;在家宅中他也是心念发妻,忠诚且敢于打破传统,拒绝迎娶公主,坚持糟糠之妻不下堂,铁汉也有柔情的丈夫形象。

尉迟敬德的成功,是时代塑造的结果,也是他自身坚守品德,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时代赋予他使命,他也抓住机遇,不怕艰难险阻,最终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大人物。

尉迟敬德守忠孝义节,武能为国争光,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驰骋沙场;卸下盔甲又能担起丈夫形象,男儿担当,保全发妻。他是中国历史上,内外兼修,严守道德,刚柔并济的代表形象之一。

尉迟敬德,是崛起于隋末乱世、成功于唐太宗一代、垂名于身后1300余年而至今广受国民尊崇的一位历史人物。在他的家乡朔州,历代官民多建祠所于城乡,各处刊立故里碑志无计。

关于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见之于正史的,主要有后晋《旧唐书》和北宋《新唐书》中的两个《尉迟敬德列传》。《旧唐书》所载约3000字,《新唐书》则为1800字,显系《旧唐书》之缩写版。除此之外,人们关于尉迟敬德的认知,还来源于唐代的《隋唐嘉话》、北宋的《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清代的《隋唐演义》等。1971年尉迟敬德夫妇墓志在陕西礼泉县出土后,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史料。因《隋唐嘉话》《太平广记》《隋唐演义》均有传奇色彩,故两《唐书》与《文苑英华》所录之《尉迟敬德碑》,以及尉迟敬德夫妇墓志,即成为更加可靠的史料。现据此试述尉迟敬德生平如下:

尉迟敬德,朔州(马邑)人,隋开皇五年(585)出生,唐显庆三年(658)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隋朝大业末年,他在河北高阳投身官军,因剿匪有功而获提拔,受封文职从五品官阶“朝散大夫”。隋大业十三年(617)刘武周在敬德家乡称帝后,敬德投奔之。唐武德二年(619),敬德随宋金刚挥师下晋南,与李渊父子争天下。次年介休兵败后,敬德降于唐王李世民,为剿灭割据势力、建立大唐江山屡立奇功。武德九年(626),敬德与长孙无忌等策动玄武门之变,与李世民一道亲刃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退李渊,把李世民扶上皇帝宝座,因而获赐爵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又于李世民继位之初,大败来犯突厥。官历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同州刺史、宣州刺史、鄜夏二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告老卸任,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并作为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之一被朝廷画像于长安城凌烟阁。此后,敬德除奉命仍于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外,深居简出,隔绝社交,热衷于营建私邸、炼丹修仙、衣冠奢靡、音乐养生,如此十六年,直至去世。此间,于贞观十九年(645)奉命随李世民亲征高丽,一度出山,还朝后仍旧休养。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李世民薨,葬于昭陵。及敬德去世,唐高宗李治为他举行国葬,命人专程赴朔州把敬德亡妻苏娬的灵柩迎至长安,追赠敬德司徒、并州都督之荣誉,谥号“忠武”,追赠苏娬为鄂国公夫人,准其同穴陪葬于昭陵,并追赠敬德之父幽州都督之荣誉。后来,民间亦把敬德与秦琼奉为门神,为天下苍生护佑平安。

关于敬德的勇武无敌,有三件事情可见一斑。一是在李世民与窦建德两军对垒时,巧遇王世充之侄王琬骑乘隋炀帝坐骑炫耀于敌营。敬德见李世民对此马心生爱意,便带了俩人飞马冲入敌阵,生擒王琬并引马以归,无人敢敌。二是与李世民的胞弟齐王李元吉各自骑马用长矛比武时,自求卸掉锋利的矛头,只用矛柄招架元吉的长矛。结果,盛气凌人的元吉不仅始终不能伤及敬德毫毛,而且在很短时间内三次让敬德夺走了长矛。三是敬德在拒绝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重金拉拢后,李元吉派壮士前往敬德住处行刺。敬德闻讯,大开其门,安卧于室,刺客数次接近,终未敢入。

关于敬德的忠义品德,有二事为证。一是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忌惮唐王李世民功高盖世,遂致信敬德并赠金银器物一车,意在收买敬德,进而加害唐王。敬德明言不肯“私许殿下”“循利忘忠”,而应对唐王“以身报恩”,不怀二心,因此得罪于太子、齐王。二是李世民登基后曾有意把皇女嫁给敬德,而敬德却以“富不易妻”为由叩头固辞,得到李世民嘉许。

关于敬德刚烈自负的个性,也有两个典型事例。一是玄武门之变后敬德自恃功最,常常在朝堂之上当面指摘同僚过错,争长论短,即使对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信任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朝中重臣,也不留情面,因此与多人不和,最终招致外放地方。二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敬德因当朝红人宇文士及坐于他的上首而大怒,问其有何功。坐在敬德下首的任城王、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见状,出面劝解,被敬德一拳打在眼上,差点打瞎。敬德因此受到李世民严词警告。

关于敬德的名字和婚姻,今仍存许多疑惑。《新唐书》《隋唐演义》及民间均称“敬德”为其字、“恭”为其名,然“恭”名未见于《旧唐书》,《敬德墓志》则称“公讳融,字敬德”。有人推断“尉迟恭”或为“尉迟公”之敬称误衍,但难以确认。妻室方面,墓志中仅能看到敬德与结发妻苏娬的一段婚姻,称苏娬于“隋大业九年(613)……终于马邑郡……之第,春秋廿有五”;而敬德于“显庆三年(658)终于隆政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四”。据此推算,苏娬去世时,敬德二十九岁。《唐书》《墓志》既称敬德从军于大业末,必是在苏娬去世之后。若敬德拒婚太宗一事属实,则自敬德从军至太宗登基的十余年间,敬德必定还有再娶之妻室。若敬德去世时这位妻子尚在,则远迎苏娬灵柩合葬于昭陵,亦属情理之中。

据墓志可知,敬德于贞观八年(634)在同州刺史任上时,曾回家乡朔州探望,并于“十二月廿二日”在其“先茔”亡妻苏娬“旧殡之所”为之“旌志”。唐代同州,在今陕西渭南市,华阴、潼关一带。所谓旌志,无外乎刊立墓碑之类。可以推想,敬德之所以选择在接近年关之际回乡,必有探望其他亲属、并与之共度春节的意图;为亡妻旌志,只不过是完成省亲期间的另一项计划而已。

0 阅读:0

艾芸阅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