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驴记》里,女人为满足性要求而故意讨好男人,虽然还不是巫术,但已经是在为施巫术做准备。但是,“妖”和“美”、“巫”和“媚”之间的区别经常是模糊的,最明显的就表现在卜茜凯这个女人身上。
2、卜茜凯不是一个性欲旺盛的强势女性,“巫”或“妖”似乎与她没有关系。而且,她最开始对性一无所知,对丘比特又总是“眼泪汪汪”,小鸟依人的样子,非常符合罗马人的“好女人”标准。
3、但是,维纳斯认为卜茜凯之所以能让丘比特神魂颠倒,是因为她拥有某种超人的力量。然而,故事表明丘比特爱上卜茜凯的原因是她的天真无邪、温柔体贴和天性善良。这表明女性的真正力量不在于成为“强女人”或拥有超常能力,而在于成为一个“好女人”,即符合男性想象要求的“标准女人”。
4、故事中的卜茜凯最终获得幸福,不仅因为她是一个好女人,还因为她得到了“贵人相助”。在寻找丘比特的过程中,她面对未来婆婆的恶毒刁难,但并非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而是得到了小蚂蚁、河神、老鹰和高塔等超自然力量的帮助。甚至宙斯也被她的天真无邪所感动,愿意帮助她获得幸福。
5、这种“好女人才能得到幸福”的观念是《金驴记》对罗马人的教谕。与卜茜凯形成对比的是她的两个心肠歹毒的姐姐,她们虽然不会巫术,但因为心术不正而被视为“巫女”。这里的“巫女”不仅仅指会使用妖术的人,更关键的是那些为了满足不当欲望而使用“歹毒”和“阴损”手段的人。
6、阿普列乌斯是《金驴记》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柏拉图主义的现象与本质的差别体现在他对“巫术”和“妖女”的表现上,认为这些只是表象,而邪恶和歹毒才是本质。
7、对于2世纪的罗马人阿普列乌斯来说,柏拉图主义意味着对现象与本质的深刻理解,这是理解《金驴记》的重要视角。阿普列乌斯曾将柏拉图的《斐德罗篇》翻译成拉丁文,这部作品对早期基督教和其他崇拜性宗教有重要影响,提出了灵魂不朽、知识天生、本质的知识是对“相”的认识等重要观念。
8、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观点探讨了灵魂的去向和性质。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有三个去处:受惩罚的地方、等待的地方和永远幸福的地方。中世纪诗人但丁将这些地方分别命名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但这些基督教概念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并不存在。
9、苏格拉底还指出,不同人的灵魂在等待的地方停留的时间不同。爱好智慧的哲学家属于第一等,守法的君王属于第二等,专制独裁的暴君属于最下一等。普通人的灵魂要等一万年才能羽翼丰满,而爱智慧的哲学家只需要三千年就可以了。
10、苏格拉底还提出了“灵魂马车”的比喻,将灵魂比作由两匹马和一个御车人组成的组合。神的马和御车人都是好的,而人类的马和御车人则复杂不纯。人类的灵魂驾驭着一匹驯良的马和一匹顽劣的马,驾驭它们是一项挑战。灵魂如果完善且羽翼丰满,就会向上飞升,否则会下沉。
11、这些哲学理念听上去很玄虚,却是打开《金驴记》深层宗教哲学意义的一把钥匙。作为一个柏拉图主义者,阿普列乌斯要讲的可不只是一个供人娱乐、听着有趣的怪异故事或成人童话,而是一个可以有哲学深意和宗教教谕的故事。
12、《金驴记》的原型来自一个希腊故事。在原来故事的结尾,毛驴吃了蔷薇花,于是变回人形。但《金驴记》添加了宗教的元素,故事是以鲁巧皈依爱西丝教来结束的,因此成为一个精神成长和宗教觉醒的故事。
13、4至5世纪,奥古斯丁很喜欢阿普列乌斯的《金驴记》,与他对这个故事的宗教理解有关。他本人的《忏悔录》也是这种宗教觉醒故事,写的是奥古斯丁通过坚定信仰,从一个沉溺于肉欲的罪人,经历了精神和信仰的成长和转变,成长为一个基督徒。
14、在埃及神话中,驴与邪恶和混乱之神有关联。对于罗马帝国的埃及人来说,驴象征着欲望和犯罪,具有明显的道德贬义。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尼克·波顿变成驴的形象更多是滑稽的,而在罗马文化中,驴则与混乱、欲望和犯罪紧密相连,与爱西丝和柏拉图主义形成对立。
15、古希腊文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大多数构成人们今天所说的“神话”,神话的基本形式是叙事。还有的故事被称为“传说”,传说可能构成史诗叙事的材料。诗歌形式中运用传说,主要不是为了叙述,而是因为现成的传奇人物和事迹是文学写作的基本素材。
16、神话或传说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它们在原则上并不是故意虚构的,它们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编造出来的,而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第二,这些故事是用诗句讲述的。在早期的古代,诗句始终是我们称之为“创造性文学”(即创作)的媒介。
17、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1年),爱情主题变得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强化,爱情作为个人自我意识中最强烈的感知部分,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这一主题在小说中一直受到喜爱,至今未有大的改变。
18、古代小说在古代社会中常被忽视,被视为浪费时间,因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教诲和教化,而非娱乐。阿普列乌斯和琉善等作家强调小说的哲学内涵和对历史的讽刺意义,反映了当时对虚构叙事的看法。古代历史写作与小说有相似之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常在作品中加入虚构成分以吸引读者。
19、历史与小说的界限在古代并不明确,如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和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常被视为小说而非历史。古代历史作品中常包含虚构元素,如《圣经》中的“使徒行传”和李维的历史。
20、小说在古代被视为消遣之物,不受文化人重视,保存和记载较少。菲洛斯特拉图斯和朱利安皇帝对小说持负面评价,认为其不值得认真对待。小说在赫利奥多鲁斯之后逐渐消失,但其基本元素和叙事技巧在后来的文学中以不同形式出现。
21、古代小说的复兴发生在中世纪晚期,结合了民间故事和基督教传统。文学研究者通常将小说定位为18世纪的文学样式,因此将古代小说称为“小说”存在争议,现代读者更倾向于称其为“故事”,以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
22、我们今天倾向于把“浪漫”这个词与城堡、公主和王子、屠龙勇士、骑士和贞女的爱情等联系在一起。爸爸妈妈把心爱的女儿称为“公主”,家就是她的“城堡”,成功人士是她心目中的“屠龙王子”,每个男子都自以为是家里的“国王”。这些都是人类永远都做不醒的梦,不做这样的梦,或者做不成这样的梦,人生也就失去了魅力,甚至成为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