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个星期和女儿冷战后,一下就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兰妈谈育儿 2023-10-14 21:27:16

文/兰妈谈育儿

教育孩子就是一个慢热型过程,你越着急、结果往往越是差强人意

自从生了二胎后,我发现大女儿的性格是越来越倔犟了,凡是不合她心意的事情瞬间变脸

比如,吃饭的时候你给她多盛一些饭,当时就表现得特别不耐烦,一个劲地说:“不要,不吃”

你跟她说:“多吃一些对身体好”,换来的只有捂住耳朵、闭上眼睛的冷暴力,再生气起来直接连碗里之前的饭都不吃了

又或者,喊姐妹俩洗头洗澡时她们会争个先后输赢,如果妹妹先到,姐姐就会蛮不讲理地说:“我先洗,我就要先洗”

你跟她说“先来后到”的道理,也压根听不进去,嘴里还非常怨恨地说:“你们都讨厌我,都不喜欢我”

总而言之,你若跟孩子争理论,那大概率都会闹得很不愉快

01

和女儿冷战一个星期后

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好的亲子关系,从来都是在相对于比较舒服的环境下产生的

如果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用错了方式,就很容易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远

就拿我的两个女儿来说吧,考虑到妹妹出生后姐姐会心里不平衡,在物质满足上几乎很少对姐姐说“不”

也恰巧如此,才有了姐姐不懂得满足的变本加厉

刚开学没几个星期,当孩子们都去上学后我才有机会到商场逛逛

当时,恰好遇到品牌断码童装处理,想着多年来妹妹一直穿着姐姐的旧衣服,就给小宝挑了两件符合季节的衣服

这件事被姐姐知道后不干了,当天晚上闹情绪不吃饭,你跟她说话完全不搭理

看着如此不美丽的一面,我终于忍不住了,说了一些泄愤的话:

“你这性格,太犟了,以后是要吃亏的,没有人愿意跟你这么犟的人相处”

“别以为你哭就能怎么样,眼泪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离开这个家门后,别人只会看你笑话”

“你看看你多享受,想要什么都给你买,妹妹长这么大,穿的都是你的旧衣服,有几件是新衣服,怎么就不知道满足呢”

没想到,几句话把原本就心怀不满的姐姐激得更叛逆了

她说:“妹妹穿的都是新衣服”

当时我解释道“你看看,你衣柜里还挂着几件连吊牌都没拆的新衣服”

本以为事实摆在眼前会理亏而回归理智,可我终究还是低估了女儿对倔犟的执着

她睁眼说瞎话的一句:“没有,我衣柜里一件新衣服都没有,你们最喜欢的从来都是妹妹,我讨厌你”,让人瞬间无力感十足

回想过去,因为生了二胎,而对姐姐的事事迁就、和照顾心情,我越发觉得“根本就是把孩子惯坏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决定给姐姐一些“教训”,她不理我,我也不给她说话

可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看到是一个说话做事都要看我一眼的小心翼翼试探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

当你把孩子打压得连话都不敢说的那一刻开始,就代表着教育的失败

教育孩子呢,也是属于一个慢热型过程,你需要慢慢去“捂热”、而不是当头一棒地把孩子打击得不敢反抗

02

每个不讲理的孩子内心

通常都有份缺乏安全感的自卑

说起孩子听不见话的捂耳朵、叛逆顶嘴,很多家长都将这一切归咎于孩子不听话

其实,孩子不听话才是正常的主见行为

如果你说什么孩子都不吭声、甚至喜欢看脸色行事,这不叫懂事

兢兢战战的背后是什么?是来自内心缺乏安全的自卑感呀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妹妹出生后,满足姐姐物质上的需求就是“爱”,也能把二胎这碗水端平

事实上,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你给的物质满足有多么丰富,而是来自眼中有你的独一份爱

自从经历和女儿吵架的一周冷落后,我就发现孩子身上透露着明显的自卑感

前几天,有几个朋友看到小宝后忍不住夸赞说“你家小女儿看起来好有气质,长大后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这件事晚上和爸爸视频时还专门被拿出来聊天,当时姐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了一句:“那我呢”

看着姐姐眼角的期待、还有闪躲,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过去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姐姐的内心感受

特别是妹妹被表扬时,同为一个爹妈生养的姐姐很难大大方方接受

她一定认为“大家都喜欢妹妹吧”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晚上临睡前我特意向姐姐做思想工作:“你和妹妹都一样,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爱你、跟爱妹妹是一样的”

没想一句话,打开了姐姐柔弱的一面

她突然抱着我大哭,然后说了一句让人特别自责的话:“妈妈你不要不管我,我以后会好好听话的”

这句话,缓缓把我拉进之前教育姐姐不听话时的怄气语

那个时候我经常对孩子说“要是再管不住你,我就放弃、再也不管你了”

现在想想,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给孩子造成如此大的伤害,那在对比状态下,孩子一定承受着更大的伤害与压迫感吧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孩子犯下了多大的错误,我们都要足够关注孩子的内心发展,不要拿孩子做对比,也不要试图说一些狠话去威胁孩子

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高级点就在于你影响孩子改变,你和孩子比谁声音大、谁脾气差,那孩子只会比你声音更大、脾气更差

03

孩子叛逆心的追根溯源

是来自父母控制型的教养模式

上大一的雯雯,是一个性格特别随和的女孩

可上大学时和身边的同学、室友们却相处的不是很好

用同寝室室友的话来说:

“雯雯是一个特别无趣的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管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非要别人点头同意才行,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她好烦呀”

原来,雯雯做事情喜欢请示别人的习惯,和上学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上初中的时候,本身学习压力又比较大,再加上成绩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雯雯的父母索性包办了一切

语文成绩不好,不经同意就把雯雯的其它课外书给扔了,全部换成满分作文、试卷练习

英语、和数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也不顾孩子的学习压力,不问一声就报名了昂贵的补习班

当补习过后成绩依然平平时,那父母的嘴里就满是抱怨了:“我给你报名那么贵的补习班,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除非是他已经厌学、对学习彻底没有盼望了,否则他们内心承受的压力和焦躁可不比父母少

如果在这个阶段他们所存在的环境是相对于负面的,孩子身上的自信和阳光指数就会直线下降

等到孩子彻底没有自信,认为“怎么努力也没有结果”时,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他们要么叛逆心强地跟父母对着干、要么卑微地看人眼色行事

总之,不管处于哪方面转变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孩子叛逆心的根源追溯也是来自父母控制性的教养模式

当你发现自己的意志对孩子不起作用时就要学会“放手”,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帮他们走出困境,在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站在身后远远观看

那不打扰、也不干涉的独当一面,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04

溺爱模式下的教育形式

是最容易养出极为自私的孩子

溺爱类型父母最容易养出极为自私的孩子,别不信

有一个巨婴男孩,父母对他极为溺爱

小时候只要喊一声“爸爸”、“妈妈”,不管什么事情都能满足

家里的玩具总是堆积成山,零食也从来就没有断过供

事实上,男孩家里的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好

爸爸出海工作时不幸遇难,妈妈一人撑起整个家

为了让家里的经济能力可以更好一些,妈妈每天都要打好几份工

都说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会懂事一些,可男孩身上未见分毫

自从爸爸离世后,家里的待遇也几乎是一落千丈

曾经,说一声“想要”玩具就会出现在家里的随心所欲不再后,男孩将一切都怪在妈妈身上

他认为“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那么优秀,孩子想要什么都能满足,自己生活贫苦的原因就是因为妈妈没努力赚钱”

这样的话,别提有多伤人,可妈妈并没有怪罪儿子

对儿子的爱,让妈妈反而心生愧疚,通过不停地“多打几份工”来满足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

后来,男孩上高中时在电视里看上了特别酷VR眼镜广告,自此便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

刚开始,男孩只是当妈妈面表示对VR眼镜的如何如何喜欢,等过了几天后就直接问妈妈开口要

普通的家庭,家里积蓄也本来就没多少

可男孩并不理解,反而大发脾气,非要到手不可

那段时间,妈妈为了多挣钱满足儿子的愿望,白天在工地干重活、晚上又到饭店刷盘子

最终,体力不支,妈妈晕倒了

男孩得知后并没有感到内疚,反而逼着母亲交出家里的积蓄

那嚣张跋扈的样子简直是惊呆了众人,这大概就是我们把孩子“养废”的模样了

我们常说“惯子如害子”,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老公的表姐也是那个从小溺爱女儿的妈妈

女儿喜欢苹果手机,买了

女儿喜欢名牌衣服,也买了

可普通家庭是没有随便“买买买”的底气,当女儿对品牌的挑剔性高起来后,表姐开始用“高仿货”的去满足女儿的虚荣心

结果,孩子发现后跑到表姐单位大闹,并说出“真倒霉做你女儿”的伤心话

这就是典型的自私行为,也是溺爱下的结果

当你无条件满足孩子时,他们就会把这份满足习以为常,一旦某个阶段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你之前对她的所有好都不记得了

所以,溺爱模式下的教育形式,是最容易养出极其自私的孩子,拒绝溺爱也是正向、前进、正作用的培育

要知道,父母溺爱时给孩子的糖果有多甜,日后蛀牙伤害时就会被反噬得有多痛苦

05

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是取决于在允许状态下的成长

李玫瑾教授的讲座上有这样一个人提问:

“我的知识水平有限,工作能力也一般,这样的条件能培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吗”

当然,李教授给出的回答是“当然了”

不过,孩子成为一个完整人之前,他们身上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范畴

举个例子,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帮妈妈干活

切菜的时候非要在水池洗菜,做饭的时候也要在旁边拿盘子拿碗

可小朋友连路都走不稳的时候就是越帮越忙

有很多父母嫌弃孩子闯祸,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就是贪玩故意找点事做

其实,做不好事情也好、贪玩闯祸也罢

孩子愿意动手就是突破自我能力的一种成长机会

如果在孩子想要动手做事的时候父母拒绝了,这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成长机会

等到孩子真正长大后,曾经做不好的事情现在依然也不会做

亲戚的女儿燕燕,从小就是天之娇女,她的一双手也只是用在学习上

每当燕燕想帮妈妈做家务活时,母亲都阻止说“你只管把学习搞好,这些事有我们就行,家务活嘛,长大后就自然会了”

结果呢,燕燕虽然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可自理能力却特别差

大学之后,离开父母的燕燕甚至连袜子都不会洗

一星期不换一双袜子的懒操作,直接让室友嫌弃地要换宿舍

结婚之后和丈夫的恩爱也只维系一年,因为燕燕不会做家务、甚至连方便面都不会煮

小夫妻俩点外卖的日子固然很简单,可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连家务活、饭都不会煮的女主人,注定是无法带领一个家庭走上兴旺的步调

燕燕的父母呢,也是女儿离婚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只注重学习、而忽略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本质上就是不平等的教育

因为你不相信孩子能做好家务,而孩子也在这份不信任里失去了一份自信,甚至多年后面对曾经不让触碰的事情还心有余悸

即便他们很优秀,那些未曾获得过的自信也是一种遗憾,甚至会成为那道不愿意揭起的伤疤

燕燕就是这样的情况,面对众人眼中的“懒惰”、“退货”,她心中最大的抵触就是“我不行,我做不好那些事”

这就是来自儿时被拒绝后的伤疤,一旦孩子形成“我做不好”的认知后,将来取得的成就越好就越自卑

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上从小优秀长大的学霸级别,享受惯了站在云端上的感觉,也是属于标准的完美主义者

他们又怎会允许自己在那么基础的事情上不会呢

毫无疑问,好的家庭环境决定好的成长质量,孩子身上的所有优秀也是在于他们身上的能力释放

那能力释放的条件是什么呢?有人说出色的学习能力,也有人说端正的人生态度

这些都不假

可完整的背后是机会、参与和历练,而这些都需要父母的“允许”作为基础

所以,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取决于“允许”状态下的成长机会,你的态度也决定着孩子日后能飞得有多远

当你相信孩子能做好这件事时,不管过程有多么难,孩子的内心都始终被自信灌溉着,在自信的力量下孩子也会越闯越勇,直到成为那个理想中的样子

这就是自信心的力量,也拥有着取之不尽的能力源

那么,关于教育孩子就是一个慢热型过程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5 阅读:3143
评论列表
  • 2023-10-21 00:24

    我三年抱二二个闺女没有这样情况,都是穿旧衣服,加上一直我一个人带,她们吃的喝的都是差不多,老大也没有说什么,就是小老二天天唧唧歪歪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