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的写作手法过时了吗?看《青年近卫军》的成功借鉴

文学私秘 2023-07-07 20:55:57

《战争与和平》太难容易读懂。最大的阅读障碍,是小说里的国家关系。特别是,其中重要的一方:德国,当时并不存在,当时这个德国,应该叫“神圣罗马帝国”,而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却是奥国的皇帝。所以,这里面的几个国家,就让人眼花缭乱。

笔者也读了许多遍,难以读通《战争与和平》。为了读得下去,笔者买了两套《战争与和平》,一套是高植所译,一套是谢辽逸翻译,相对而言,译过高尔基《童年》的谢辽逸的翻译,是通顺而流畅的,是目前来看,比较流畅的一个译本。

看完小说之后,写了一个读后感,主要是厘清小说里的国家关系。个人觉得,如果要把《战争与和平》发生年代的国家关系梳理清楚,关键是要弄清楚,当时的德国是啥。

可以说,把握现今德国这个地域的历史,是了解欧洲历史的关键与窗口。

但德国过去一直隐藏在“神圣罗马帝国”身后,使得若想关注欧洲旧时代历史,总会在接触到奥地利、德国、德意志、哈布斯堡家族等概念的时候,产生一头雾水之感。

《战争与和平》对故事发生年代的历史背景,基本是采取了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态度,对各种势力的微妙关系,作了“极简”处理,如果按照真实的欧洲历史态势全部写成文字表达的纠葛内幕的话,《战争与和平》用十卷本的体量都写不完。

但是,《战争与和平》的写作手法,对我们今天的写作,有何借鉴意义?

实际上,《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富矿与宝矿。它的难以阅读,包括俄罗斯的学生,都深有体会。在俄罗斯,一直有人建议将《战争与和平》从教科书中撤下,就是因为它太难读懂,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战争与和平》里的写作技巧,一直被后人所袭仿。

2023年,对于俄罗斯的中学教材来说,有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就是从1993年起,即被踢出中学语文必修课文的《青年近卫军》重新回归语文教材。

《青年近卫军》的作者法捷耶夫对《战争与和平》研读颇深,这样,《战争与和平》的一些写作技法,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青年近卫军》之中。

我们不妨列举数例,看看《战争与和平》中的一些看起来并不容易获得我们认同与感受的文字,在《青年近卫军》中以一种类似的形式展现的时候,因为小说的内容的当代性与贴近性,而很容易获得我们感同身受的理解,并且焕发出巨大的感染力量。

可以说,《青年近卫军》里的一些创作技巧与写作手法,继承了《战争与和平》中开创的长篇小说架构与人物刻画的经典模板,并由此可以折射出《战争与和平》中的写作手法,具有相当强大的实用价值。

一、个人的尘埃般的渺小与群体的集体大势之间的关系

小说家描写的是个人,但作家在写作时,必定有一个倾向,就是把个体人放置在整个社会的弘大体系内,探讨单一生命身上所晕染的代表着集体价值与意志的共性社会思潮与选项,企图折射社会的共性发展走向。也就是试图通过一滴水来映射一桶水的内质与含量。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一直有一种潜在的写作策略,就是在描写个体行为的时候,始终放置在历史与社会的大环境里,考量它的映射社会主流导向与趋向的背景纵深面与内心横切面。

比如,《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在描写士兵的集体行动的时候,注重的是单个人在这种洪流中的个体感受,但是托翁必然要探究这种单一的心理趋向所折射出的社会的总体趋势与走向。

如此一来,小说就不仅描写的是个人,还反映了社会的大架构与大趋势。文学反映现实的目的,在此获得了成立的必由之路。

看看《战争与和平》里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这一节主要是通过士兵与团队的内在关联,来予以探讨的:

——人人都觉得正在完成一项非同儿戏的意义重大而庄严的事业。每个将军和士兵都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也意识到自己只是这个人海之中的一粒沙土,而且也觉得自己强而有力,也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浩大的整体中的一部分。——

《青年近卫军》中,作者也类似地表达了同样的个体生命里,体现着群体力量的意志:

——一个像一粒砂子似的被卷入撤退洪流的人,他反映他的内心活动远远超过他反映周围发生的事件;因此,他的表面看法认为是偶然的、无意义的事,实际上由复杂的、有组织的、按照千百个大大小小人物的意志而行动的国家战争机构所调度的庞大的人群和物资的规模空前的移动。——

把人放置在大环境之下,必然要产生这样的思考。《战争与和平》与《青年近卫军》都表现了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个人的存在感问题,所以,出现这样的类似的思考,反映出同类题材必然具有的对个体生命与集体行动的价值定判断属性。

可以看出,《青年近卫军》从《战争与和平》中学法了托翁创立的成熟的与题材相适应与匹配的思考模式,是最简单的一种推陈出新的写作策略。

二、“多年之后”的句型:

《百年孤独》中开头著名的句型成为一度时期中国作者效仿的金典范句:“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种时间从句,我们在学习英语时知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句型,但在中国传统文字中,没有这种句型概念,所以觉得《百年孤独》这样的写法,很有冲击力,纷纷东施效颦。现在看看哪一个中国作家还好意思模仿这种句型?基本没有了。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多处出现这样类似的句型,也就是把“现在、未来与过去”三个时间状态,浓缩在一个句型中。

我们抽取《战争与和平》第四部中的一段话:

——尼古拉突然觉得有必要和这个几乎是陌生的女人说说知心话(不会对母亲、妹妹、朋友说的话)。后来,每当尼古拉一想起这次无缘无故的、无法解释的、然而给他带来非常重大后果的突然迸发的坦白热情,他就觉得(人们都常有这样的感觉),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罢了;可是,这次迸发的坦白热情,连同其它的小事,却给他也给他的全家带来了重大的后果。——

“后来,每当尼古拉一想起这次……”这样的句式,从现代的时间点,跳到了未来的时间,来回顾过去的一个时间节点,是典型的一种“多年之后”的句型。

在《青年近卫军》中,也有类似的这种句式:

——事后舒尔迦曾经一再怀着痛苦的激动和悲哀回忆起他们谈话中的这一段。使他最后悔的是:在内心深处,他是了解这个妇人当时的心情的,本着他的刚强开朗的性格,他也有一番恳切的话要对她说。问题是,她说话的时候,是怀着满腔的痛苦以及他认为是怨恨的情绪,她说的话以及她整个的模样,跟他年轻时所了解的那个李莎截然不同,完全不符合他的期望!……所以从舒尔迦的嘴里也突然冲出了一些话,事后他回忆起这些话来总觉得很后悔。——

这一节,也是从现在的时间点,突然跳到“多年之后”,回想起今日时点,与《百年孤独》一样,也是“并联”了三个时间节点。

三、“从外界观望自己”的幻觉:

托尔斯泰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世界,甚至达到了烦不胜烦的地步。

小说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前人成功地创造出的模板的效仿与袭用,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很多心理描写手法,都是他的独创,日后,被后来者学习与沿用,便成了共用的写作技法。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刻画出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就是一个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下,会想象自己从外界观看自己,这种心理状态,的确带有很大的新颖性,但是细想一下,会发现,这种心理状态,并不陌生,的确捕捉了生活中我们可能有的一种情感状态。

《战争与和平》里写到小说人物玛丽亚的心态的时候,就想象了人物抽身在自身之外,凌驾在自己之上,从一个客观的角度,看着自己。托翁写作的年代,还没有电影镜头,这个场面,实际上相当于电影镜头里的大远景对自己的观看:

——她常常静听云游派女教徒们讲故事,她们那些普通的、在她们看来都是呆板的,在她看来却是充满深刻含义的言词使她十分激动,她有几次竟想抛弃一切,从家中逃走。她在她自己的想象中看见自己和费多秀什卡,她们穿着粗麻布衣服,持着手杖,背着行囊,在尘埃滚滚的路上行走;他们长途漫游时,心中已排除嫉妒心理,已排除人世的爱情和欲望,从一些主的仆人那里向另一些主的仆人那里走去,终于走到既无悲伤,亦无太息,只有永恒的欢乐和无上幸福的地方。——

再看《战争与和平》第三卷里描写安德烈的心理感受时,也是通过“他者”的视角来观看与观察自己,也是作者这种心理刻画手法的类似使用:

——他觉得整个人生有如一盏魔灯,长期以来,他透过玻璃,借助人工的照明来看魔灯里的东西。——

在《青年近卫军》里,也写到了这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只能说,《青年近卫军》这种对人物心理感触的描摹,受到了《战争与和平》的影响。

小说里描写一个叫卡佳的游击队领导的妻子,穿越战线,到了苏军防线这一边,看到了苏军的滚滚钢铁洪流,个人的渺小与周边群体的强大,产生了强大的反差,这时候,人物必然要作出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对比,而这种对比,只有借助于凌空对自己的观望,才能感受出这种巨大的落差。这样的时候,托翁的写作手法,便有了用武之地了:

——黑暗里,大量的沉重的铁甲以及仿佛跟它们融为一体的大批人员的这种移动,把卡佳看得目瞪口呆。大概,正是从这一分钟起,在卡佳内心体验到的那种被解放的感觉里,又掺进了一种她久久不能排除的新的感觉。她觉得,看到这一切、经历这一切的好象不是她卡佳,而是另外一个人。她是从旁边看见自己,就像人们在梦中看见自己一样。——

四、天空给人对现实的超越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常常代入到人物的视角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困境与环境空间的反差。

比如,小说里经常写到人物深陷在战争的危境时,却通过人物的视线,带入人物的心理感受,感受到周边时空中的和平的氛围,尤其是“天空”,因为它的高阔而能够超脱于身边纠结的现实,成为映衬现实困境的一个极好的背景墙。

所以,《战争与和平》里一写到危机重重的现实,小说人物便仰视高空作吁天状,小说也借此展现人物内心里感受到的危境与平安之间的强烈龃龉点,从而用和平的氛围,来凸显战争的可怖与狰狞。

《战争与和平》里,多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安德烈在战场上的内心思考,比较突出地勾勒出人物本能地从“天空”里寻找救赎与感受现实的内心激烈波动,我们摘取一节:

——但是他什么都看不见。除开天空——高高的天空,虽不太明朗,但毕竟是广阔无垠的高空,此外他的上方什么都没有了,灰色的云彩在天际慢慢移动。“多么寂静,多么雄伟,完全不是我跑步前进时那个样子,”安德烈公爵想了想,“不是我们奔跑、喊叫和战斗时那个样子,完全不是两个法国人和一个炮兵脸上流露出凶恶和惊惶失措、互相拉扯洗膛杆时那个样子,完全不是广阔无垠的高空里的云彩慢慢移动时那个样子。我原先怎么看不见这一片高空呢?我终于认识它了,我觉得自己多么幸福。是啊!除开这广阔无垠的天空而外,什么都是虚幻,什么都是欺骗。除开它,什么,什么都没有了。但是除开静寂和安宁,甚至连天空也没有,什么都没有。谢天谢地!……”——

《战争与和平》里写到年轻的士兵投身战场的时候,也表达了类似的对于“天空”的感触:

——尼古拉·罗斯托夫转过脸去,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他开始观看远方,观看多瑙河的流水,观看天空,观看太阳!天空多么美丽、多么蔚蓝、平静而深邃啊!渐渐西沉的太阳多么明亮而且壮观啊!遥远的多瑙河的流水闪烁着多么温柔的光辉啊!多瑙河对岸的浅蓝色的远山、寺庙、神秘的峡谷、烟雾迷漫于树巅的松林……显得更加绚丽多姿。那地方恬静而祥和……“我只要呆在那个地方,我就不奢望什么,不奢望什么,”罗斯托夫想道,“在我心中,在这轮太阳中充满着许多幸福之光,而在这个地方,一片呻吟、苦难与恐怖,还有那溟蒙混沌与忙乱……人们又在叫喊着什么,又在向后面奔跑,我也和他们一同奔跑,你瞧,就是它,你瞧,就是它,死亡在我的上方,在我的四周回荡……顷刻间,我就永远看不见这轮太阳,这泓流水,这座峡谷了……”——

这种对“天空”带来的宁和的、平静的心理慰藉,在《青年近卫军》中也多次进行了类似的抒写与铺陈。

我们首先看看华丽雅在德军即将入城的时候,却沉浸在书本中,就是试图用脱离现实的一个用文字联缀起来的想象世界来掩盖内心的迷茫与恐慌,而“天空”也具有这样的“移情”作用,所以小说里,随即也写到了华丽雅对“天空”的注目与瞩目:

——这个有着碧空、阳光、树木、蜜蜂和蝴蝶的神话般的世界,和书中另一个虚构的世界——充满了冒险、荒野的大自然、人类的勇毅和高尚精神、纯洁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的世界——神妙地交织在一起了。

有时华丽雅放下书来,梦幻似地久久凝望着槐树丫枝中间的天空。她在梦想些什么?她不知道。但是,我的天,独自捧着一本打开的书,悠然躺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是多么美好啊!——

写到小说里的另一位可爱的女孩对战争的感受的时候,也写到了她对“天空”的特别的关注:

——“我听到这种声音,再看到这么明朗的天空,看到满树的青枝绿叶,感到脚底下被太阳晒得爇乎乎的青草,闻到草的香味,——我心里就感到非常痛苦,仿佛这一切已经要永远、永远离开我了,”邬丽亚的低低的声音激动地说,“这次战争好像使人心肠变硬了,本来你已经学会了无论对什么事都无动于衷,可是突然你不由得对一切又产生了这样的爱,这样的怜惜!……你知道,这种话我是只能对你说的。”——

这种用“和平的天空”来衬托面前的危境,在表现谢辽萨的段落中,也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有时微风一起,树叶就簌簌作声。在很高很高的天空,小朵小朵的鬈曲的绵云被太阳照耀得光彩夺目。

一阵难以克制的倦意使谢辽萨四肢乏力,心里迷糊,使他有时竟忘记他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童年那种平静纯洁的感受频频来到他的记忆中,那时他也是这样闭起眼睛,躺在草原里的草上,太阳也是这样晒在他的身上,蜜蜂和山蜂也是这样在四周嗡嗡地叫着,空气中也是这样散发着晒爇的草的气味,世界显得这样可亲、澄净和永恒。可是他耳畔似乎又听见摩托车的轧轧声,在蓝天的背景上他似乎又看到这些戴着大得出奇的眼镜的摩托车兵,他忽然明白,童年的平静纯洁的感受,儿时的这些无比的幸福的瞬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时他一会儿心里又苦又甜地紧揪着,一会儿整个身心又充溢着在他血液里沸腾的、强烈的战斗的渴望。——

《战争与和平》的经典意义在于它能够让我们从中学到许多具有实战价值的写作技巧,如果我们多一些耐心与兴趣,会发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里,融入了古典文学里的许多成熟的技法与感染人的表现手法。

从经典里汲取营养,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

0 阅读:15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