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朱元璋麾下猛将如云,但是徐达、常遇春无疑是最耀眼的两位。
常遇春凭借勇猛善战被人称为“常十万”,死后谥号为“忠武”,在历史上只有贡献巨大的人物才会拥有;
徐达多次担任明军主帅,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攻克元朝大都、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明朝历史上拥有显著功勋。
一直以来,关于徐达和常遇春都有争论,到底谁才更适合明朝第一猛将。
今天,在明史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关注朱元璋建立明朝过程中的关键战争,以及朱元璋对待两人的态度差异,来探讨明朝第一猛将的荣誉“花落谁家”。
输在起跑线上1352年,父母双亡、流落寺庙的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际决定不再做“顺民”,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差的话混口饭吃,好的话博个功名。
在郭子兴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贫苦百姓,朱元璋却能识文辨字,再加上他作战勇猛、头脑灵活,郭子兴很欣赏他。
1353年,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兵勇。徐达得知消息,立即报名投奔朱元璋,这一年,徐达22岁,朱元璋26岁。
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明史·徐达传》
也就是说,朱元璋和徐达虽然是年龄相近的同乡,但是两人并不熟悉,是徐达投靠朱元璋的时候,两人彼此言语合拍,从此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
此行朱元璋收获颇丰,有700多人参加起义军。为此,郭子兴还特意提拔朱元璋为镇抚。
太祖收里中兵,得7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明史》
后来,郭子兴将义女嫁给朱元璋,再加上朱元璋功劳逐渐增多,遭到郭天叙等人的嫉妒。
妒贤嫉能、自立山头是郭子兴红巾军中最突出的问题,他们相互争权夺利,丝毫没有大志向。
于是朱元璋决定挑选心腹离开濠州,决定到南边的定远去自立门户。
朱元璋在红巾军中已经是小首领,但是他没有带走麾下人马,而是仅仅带走24位心腹,这就是明史上的“淮西二十四将”。
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人南略定远,二十四人者皆濠人。--《明史》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对名字排序是非常严谨的,徐达能够排在第1名,说明他对朱元璋的贡献度最高。
南略定远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要征服啸聚山林的民兵,还有占据山头的土匪,更重要的是,定远仍然在元朝控制下,朱元璋需要依靠武力解决,其中都有徐达的身影,最终在横涧山大败元朝驻守军队。
随后,朱元璋攻占滁州,在这里整顿军纪、纪律严明,朱元璋成为远近闻名的起义军首领。这是在这段时间里,常遇春听说了朱元璋的威名和事迹,思虑再三决定投靠朱元璋。
紧接着,朱元璋继续攻打和州,就是在前往和州的路上,朱元璋见到等待的常遇春。
元朝末期的百姓生活贫穷,大部分人都忍饥挨饿,很多人也是因此参加黄巾军的。起初,朱元璋认为常遇春也是这样的人,只是看到常遇春身材魁梧,就将他留下来了。
太祖曰:“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太祖曰“侯渡江,事我未晚也。”--《明史》
也就是说,朱元璋是以观望的态度收留常遇春的,看后续表现才决定是否留下。
至此,可以发现,在朱元璋的心中,徐达比常遇春至少有2个优势。
一是徐达更早追随朱元璋。在朱元璋回乡招募兵勇之前,他在红巾军中仅是表现好的兵卒,但是在招募之后,他真正成为拥有心腹的将领。
朱元璋后来做出南略定远的决定,这是公认的朱元璋事业起步阶段,期间徐达全程参与。创业之初最艰辛,感情自然也最笃厚。
朱元璋后来身边人才济济、猛将如云,比如胡大海、冯胜、李善长等人,都是在朱元璋攻克定远或者滁州之后,才投奔朱元璋的,和常遇春的情况类似。
因此,从投奔朱元璋的时间上来说,徐达比常遇春有优势。
二是徐达与朱元璋是同乡。同乡的感情真的这么重要吗?从“淮西二十四将”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朱元璋决定南略定远,将人马全部留下,交给其他将领,只挑选了24人带走,这24位心腹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濠州人。
朱元璋留下人马是迫不得已,起义军的其他将领不会允许朱元璋带走部队的,但是朱元璋也不能真正“从零开始”,于是就选了24位愿意追随自己的。
在挑选人员的时候,难道只有濠州同乡才愿意跟朱元璋走吗?显然不太可能,一定有其他地方的人,只是朱元璋对同乡更加信任。
因此,徐达与朱元璋的同乡身份,会让他更受朱元璋的重视。
此外,还有一件事让朱元璋将徐达视为手足兄弟。
当朱元璋攻下和州之后,孙德崖因缺粮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不计前嫌将他的部队收留在和州城。郭子兴得知后,训斥朱元璋不应“妇人之仁”,结果此事被孙德崖知道,便主动提出要带部队离开。
孙德崖的部下误以为是朱元璋赶走自己,带兵绑架朱元璋,并公开表示要杀掉朱元璋,为孙德崖报仇。
徐达听说朱元璋被扣押,随时有生命危险,于是只身一人来到孙德崖营帐,表示愿意用自己代替朱元璋做人质,好在危机顺利解除。
经过这件事后,朱元璋对徐达“舍命相救”的行为非常感动,将徐达称呼为“布衣兄弟”。
德崖军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明史》
在前期,与徐达相比,常遇春是“输在起跑线上”,出生地不是他能选择的,投奔时间也不是能够控制的。
常遇春能做的只有把握现在,在后续追随朱元璋征战过程中展现实力、赢得信任。
常遇春为什么不如徐达?1355年,在李善长等人的建议下,朱元璋决定渡江攻占南京。
当时,朱元璋的队伍中“会水”的将领极少,清一色全部是“旱鸭子”,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还要突破元军的层层封锁,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经过慎重思考,朱元璋最终下定决心,在渡江战斗过程中,徐达、常遇春表现亮眼,冲锋在前,勇冠三军。
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明史·徐达传》
从此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越来越重视,只要是重大战役都会派遣徐达、常遇春,两人也成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徐达和常遇春对明朝、对朱元璋的贡献不需要赘述,两人在性格上有明显的差别。
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领兵北伐,明军连战连捷,收复城池数不胜数。
正是因为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的前线战绩,朱元璋才有足够的底气,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
在朱元璋心中,对于徐达、常遇春二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朱元璋认为,徐达是帅才,在管理军队上非常严格,在战场上足智多谋,是最稳妥的帅才。
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明史纪事本末》
朱元璋认为,常遇春是先锋,在战场上凶悍勇猛,往往能够带领将士冲锋陷阵、攻坚克难,是攻城略地的先锋猛将。
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明史纪事本末》
从《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徐达、常遇春两人的评价,在1367年的北伐中,朱元璋也是这样安排的,徐达担任统帅,而常遇春担任先锋。
很显然,统帅的能力要比先锋高一级。事实上,在面对重大的、关键的任务时,朱元璋更明显地偏向选择徐达,在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朱元璋成功攻占南京后,亲自驻守防范,将继续扩大战果的任务全部交给徐达。徐达不负重托,率领军队攻克镇江,随后又攻占常州、宜兴等地。
下集庆,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东攻镇江,拔之。--《明史·徐达传》
紧接着,朱元璋准备攻打婺州,这次他要亲自率军前往,特意安排徐达从前线回到南京,负责驻守南京城。
太祖自将攻婺州,命达留守应天。--《明史·徐达传》
也就是说,朱元璋驻守后方时,命徐达统帅大军攻城掠地;朱元璋亲率大军攻城时,命徐达回到后方负责驻守根据地。
从这种现象说明,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徐达的统帅能力是很强的,是可以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的。
从这里可以发现,徐达的军事能力是超过常遇春的,至少朱元璋是这样认为的。
徐达的胸怀格局从猛将到统帅的跨越,更重要的是胸怀格局上的差异。在这方面,常遇春的确不如徐达。
陈友谅曾经是朱元璋最强大的对手,在池州之战中,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伏击陈友谅,成功击溃陈友谅的部队,并且俘虏陈友谅近三千名士兵。
对于战俘的处置问题,徐达和常遇春有不同的意见,常遇春认为要全部杀掉,因为陈友谅是劲敌,杀掉有生力量才能削弱敌人,徐达则认为不能杀俘虏。
遇春曰“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乃以状闻。--《明史·徐达传》
于是,徐达决定将情况报告给朱元璋,让朱元璋来确定如何处置战俘。
但是,当朱元璋的命令送回时,常遇春已经活埋大部分俘虏,朱元璋对此非常不高兴,要求常遇春将剩余的俘虏全部释放。
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过半,太祖不怿,悉纵遣余众。--《明史·徐达传》
很明显,徐达的处置思路更加接近朱元璋的想法,通过这件事也可以发现,常遇春生性勇猛,但是缺少一些控制。
在攻打张士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当时张士诚固守苏州城,凭借着城内物资充足,张士诚准备采取坚守不出的战术,消耗朱元璋的军队。
面对苏州城的“铜墙铁壁”,即便是常遇春也头疼,始终不能攻破城墙。在《明史》中记载,“大军围姑苏,久不下”,可见当时的苏州城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徐达想到一个办法,他命令工匠在苏州城外,用木材建造三层高台,士兵在高台上可以向城墙上的守军射箭,通过这种办法,常遇春终于攻克苏州城。
将士们积压多天的愤怒如同决堤的洪水,苏州城即将面临一场浩劫,就在这时,徐达突然传令三军,抢劫百姓钱财,斩首;毁坏百姓房屋,斩首;离开营地20里,斩首。
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明史》
在关键时刻,徐达是清醒的,他的严令挽救了苏州城,挽救了朱元璋。
为什么这样说呢?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在北伐之前,朱元璋特意发布檄文,向北方地区的百姓解释,明军是为百姓驱逐元朝统治者,加上朱元璋以前的好名声,得到很多北方百姓的支持,这也是北伐战争能够顺利的原因之一。
如果,朱元璋的部队出现屠城,或者滥杀无辜的丑闻,相信百姓不会如此相信和支持朱元璋的军队,因此说,徐达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挽救了朱元璋。
结语综前所述,徐达在军事才能方面比常遇春更优秀,理应排第一名。
其实,常遇春也在不断成长进步,最初追随朱元璋时,常遇春是有勇无谋的将领,朱元璋经常教育常遇春,击溃敌人的关键在勇猛,取得战略胜利的关键在谋划,还特意用关羽被吕蒙击败的例子教育常遇春,希望他能够引以为戒。
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者,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明太祖实录》
后来,常遇春成为智勇双全的将领,帮助朱元璋开疆拓土,立下累累功勋。朱元璋也评价常遇春的功劳是“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可见常遇春的成长变化。
可惜的是,徐达、常遇春的寿命都很短,徐达在1385年去世,年仅54岁,常遇春在1369年去世,年仅40岁。
睡不醒
徐达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