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对“万物”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导致对《道德经》理解出现重大偏差。故本人认为,“万物”是《道德经》学习首先要明确的概念,是核心概念之核心。
头条号友先生列出了《道德经》的11个核心概念:万物、道、理、德、善、无、有、无为、有为、一二三、道体。这个列举有一定有道理,特别是将“万物”排列在第一位,本人举手赞成。
这多少有点出乎多数《道德经》学习研究者的意料,核心之核心的概念难道不是“道”“德”“无”“有”这些吗?怎么能轮到“万物”呢?如果你认真读完今天的文章,我相信你会认同我的观点。所以今天的文章不仅是与先生论道,也是与头条号上所有的《道德经》研究大咖交流。
为什么“万物”是《道德经》核心概念之核心,因为这个词理解不好,直接关系着《道德经》的研究方向。方向错了,可想而知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什么“道”“德”“无”“有”这些概念全都会出现偏差,甚至离题万里。
那么“万物”是什么意思呢?
词典和百度上的解释是: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2.犹众人。王简论道先生的解释是:“物”分物质和万物,中国哲学讲的“万物”,是指天地万物,事物,一切物体和现象,包括物质、信息和能量。宇宙万物,简称万物,即事物,包括事情和物体。其中物体是指不以人的思想和意志,独立存在于宇宙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物体和物质,无形的能量、信息和一切现象。(仅限万物特定词汇)。事情是指有人参与的一个时间段内,人的一切活动和现象。从以上引用可以看出,先生将“万物”定义得非常全面,等于说是“包罗万象”,比单纯将万物定义为“物质世界”要好得多。但问题有两个,一是将“物”和“万物”混为一谈,二是“万物”也没有解释清楚。根本原因是没有读懂第14章和21章。其实“万物”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物”,二是“信”,即“物+信”:
❶物:即客观存在的一面,或者说“道”的一面。第14章描写的“道”虽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朴散则为器”后,形成了宇宙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可视可闻,可触可摸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描述的就是客观的物质世界。❷信:即主观认知的一面,或者说“德”的一面。第21章描写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人类从物质世界“德”到的象、精、信、名,可以简称为“信”。所谓“物”指的是单纯的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能量也是物的范畴;而“万物”是“物+信”,是客观存在和主观认知两方面的叠加;而“信”,是“德”的范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信”不可能单独存在,所以信息和事并不是“物”也不是“万物”,只是“万物”的一个面。
比如一头牛,张家的牛李家的牛,这就是客观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哪头牛,一听到“牛”这个词就想到了牛这种动物,这就是分类意义上概念。“牛”之所以为“万物”,就是因为它既有客观存在的一面,又有主观认知的一面,两个层面是不能分开的。第42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指的就是“万物”中的“信”,是隐性的;阳指的就是“万物”中的“物”,是客观存在的一面,是显性的。为什么“阴阳”两面要“冲气以为和”,就是因为主观认知的信息总是和客观的存在产生差异,人类需要不断地根据客观存在的变化,对主观认知的信息进行调整、损益,这个过程就是“玄之又玄”。
至今为止,除我之外的《道德经》学习研究者,还没有第二个人这样理解。不这样理解的结果,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被曲解了2500年。(可能也有人这样理解,但我还不知道,特此说明)
在《道德经》中有19个“万物”,其中有4个是侧重于客观存在意义上的“万物”;有4个是侧重于主观认知分类意义上的“万物”;其余的是两者兼而有之,不必细分,阅读的时候要能体会即可。下面一一列举:
侧重客观存在意义上的“万物”的句子有: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08.水善利万物而不争。3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侧重主观认知分类意义上的“万物”的句子有:
0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6.万物并作,吾以观复。4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两者兼而有之的句子有:
0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04.渊兮,似万物之宗。34.大道汜,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9.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4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62.道者万物之奥。64.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第❶类之万物很好理解,平常该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❶+❷兼有之万物,如果理解了❷就可以理解得更好,❷即使不理解其实也没有多大关系;第❷类就非常重要了,如果错误理解,导致对道”“德”“无”“有”这些重要概念以及整部《道德经》主题思想理解的偏差。正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要怎样才能正确理解第❷类即侧重于“主观认知分类意义”之万物呢?答案就在《道德经》本身,不必外求。且听我娓娓道来:
第一步,要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宇宙,王简论道先生用“宇宙系统”,我喜欢用“宇宙自然”,大体相合。如果对“道”有另外解释如“客观规律”或者“从无到有”的,甚至有人说“道是气体”的,建议再继续读五千言文本。那么“道”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呢?当然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客观独立存在的。人要认知这个宏大的客观存在,只有将其系统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把大系统划分成小单位,然后才能一一认知。那么第一步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来进行感知了,结果是第14章描述这样的: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个“道”系统太大了,用感觉器官基本派不上用场,怎么办?也好办,先把它看做是一个整体得了。这就是“道生一”(混而为一)。
看做整体“一”以后,这个“一”里的万事万物再按照某种标准一分为二,于是“一生二”。
“一生二”之后,“二”里边的其中之“一”仍然可以按照某种标准一分为二,这就成了“二生三”。
有人可能会质疑那应该”是“二生四”才对呀?“二生四”也没有错。但“二生四”是数学思维,“二生三”是逻辑和哲学思维。“一生二”是最基本的法则,而“二生三”是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再往下所有的分类都沿用“一生二,二生三”这个分类模型就可以,不必再创造新的模型。就如同人民币样一样,每种面值只要有1、2、5这三种就可以用最少的币种组成各种额度,不必再设计、制造其它币种。
比如,整个宇宙系统是“一”,可以按照“生物和非生物”的标准进行二分从而“一生二”,“二”里边的“生物”可以按照“动物和非动物”再进行“一生二”,归到上一个“二”中就成为“二生三”。(有人认为“二生三”是“二”中其“一”一分为二后还有第三种情况存在,比如生物如果按照动物和植物分类,其实还有一种界于二者的存在真菌。本人不采纳这种意见,因为“一生二”就规定了分类的原则是二分法,不能把科学的东西和逻辑学混起来说,那样就乱套了。)
还有一种讲法:“一”即混而为一,“二”为天地,“三”为天地人(本人在以前的文章中即采用这种解释)。因为宇宙自然是“一”,对宇宙自然最根本的认知必须首先是“天、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可以看做是“一生二”。“二生三”即天地造化万物之灵“人”,只有这三个最根本的认知主体存在,那么“万物”也就创造出来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示意图
所以我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不是只有唯一解,但也不是可以乱解,乱解不乱解的判断标准:看是“物理创生”还是“认知创生”。所谓“物理创生”,即试图解释“万物作为客观存在的一面(即万物的第❶面)”;而“认知创生”是试图解释“万物作为主观认知的一面(即万物的第❷面)”。万物的第❶面为什么不可解释,因为那一面是“自然”创生的,是“道”是“无”“无名”,人压根就没有参与;万物的第❷面为什么可以解释,因为这一面是人类认知产生的,是“德”是“有”是“有名”,是物中的真、信、精,是可思可知的。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在商场里以“产品+标签”的形式与顾客见面。产品就相当于万物客观存在的一面第❶面,标签就相当于万物主观认知的一面第❷面。生产厂家就相当于“道”,卖家和顾客就相当于“人”,一件商品固然与生产厂家有根本上的关系,但卖家和顾客交易更多的是按照“道”以“标签”的制作和领会来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商家采购产品以后,进行分类、标签,才形成商品,类似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选择“物理创生”是不符合《道德经》主题的;《道德经》的主题决定了道生万物只能是“认知创生”。
需要说明的是,“一”也可以是某“万物”。比如人是一,按性别分为男人和女人,其中的男人按年龄可分为成年男人和未成年男人,以此类推。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二是一,三也是一,宇宙系统就是由一个个“一”合成的“混而为一”。“得一”即得“全局之一”,包含“道”是肯定的,也包含所处环境的全局。比如说张三,他要“得一”,首先是得“道之一”,也要得全局之一,即以家为重、以单位为重、以国家为重等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认知逻辑和认知经验,可以将宇宙万物编织成一张大网,每一个事物都能在这张网上找到自己的节点,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步,要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理解了以上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不难理解了。
宇宙自然即“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对于人的认知来说,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一句话,在认知中就是“无”的存在。如果一直是“无”,那怎么能体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不同凡响呢?人有“认知能力”呀,这是宇宙自然“道”赋予我们无尚的法宝,我们的脑子可以将认知以外的“无”反映到认知以内使之变成“有”。
“道冲而用之或弗盈”,“冲”到我们脑子里的客观事物,变成了大脑皮层上的主观映像,使“无物”成为“有物”,虽然“惟恍惟惚”,但“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我们从主观映像中源源不断地获取信息,使我们对事物从无知而有知,并且采取为事物命名、定义和概念的方法,获取与事物进行能量、信息和价值的充分交换。
结合《道德经》第14章和第21章的文字,“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过程跃然纸上,生动而有趣。所谓“无”,就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宇宙自然“道”,在我们认知之外的客观存在;所谓“有”,就是宇宙自然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主观影像,从而为认知“万物”提供了基本信息。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示意图
那么“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关系是什么呢?很简单:“道”是认知对象“无”;“一、二、三”都是我们主观认知中的“有”;思维通过对“一、二、三”的加工,产生了“万物”的分类,成为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使“万物负阴而抱阳”,不但保持客观存在,也成为主观认知。
传统的解读属于“物理创生”,本质上和上帝创世、盘古开天没有本质的不同。创生创世是宇宙的终极奥秘,远古时代人类没法解释,就用传说和神话进行幻想。后来人们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种种设想,提出了大爆炸等诸多“假说”。众多《道德经》解读者自不量力,也想用五千言去探索一下这个“天大的秘密”。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人类在短期内根本解不开这个谜底,不论你从科学角度还是哲学角度。所以,调整一下我们的认知思路吧!我们解释不了世界,但我们能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被解释的。这就是《道德经》“认知创世”的秘密。
爱思考的读者肯定要问,既然是“认知创世”,为什么是“道生一”呢?这就要联系“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和“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些文字来理解了。“有名万物之母”,字面意思是人因为赋予物之有名成为万物之母,但万物的根本还是“道”,是宇宙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之类的话,说的是“道”,但喻的是人、是王,道的人格化和人的道性也是一体两面,“道”创造万物之“身体”,“人”赋予万物以“灵魂”;万物的产品是“道”生产的,而万物的价值是“人”认定的。
第三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句话,人类通过对事物命名、定义和概念,使万物成为有秩序的认知对象,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第四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终于知道了“万物”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万物是“负阴而抱阳”的,既有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又有主观认知的属性赋存。如果没有人类,“万物”只能是“混而为一”的状态。如果“万物”没有了人类主观认知的属性赋存,哪有什么日月星辰?哪有什么春夏秋冬?哪有什么猪马牛羊?无对于有的关系,是母与子的关系,是根于末的关系。所以老子说:
反道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即对“万物”的认知要从“有”返回到到“无”;“弱”即对“万物”在认知中的“有”进行淡化,因为它毕竟是主观映像,思维要以客观存在为主、为根、为要。“万物”虽然有一体两面,但物质基础的“无名”一面永远是第一位的,主观认知赋予的“有名”一面只能是从属的地位。第16章正是以文学的笔法描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景象: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归到什么根?当然是归到“道”的根,归到“无”和“无名”的根。归到“道”和“无”,即具有了客观思维的能力,才能知常、自明。
另人可叹的是,几乎所有的《道德经》研究者,都站在“物理创生”的角度,在探索“道”怎样“生”实实在在的那些“万物”,什么“鸡生蛋蛋生鸡”,什么“一对夫妻生个小子变成三”,什么阴阳太极无极,什么时间空间三维四维,什么宇宙大爆炸奇点量子纠缠,什么气体混合……先生的“空间条件”论,虽然比传统的解读高明不少,从哲学的角度看来自洽圆融,但基本还是想试图解释这个世界。我说过:因为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人是绝对不可能解释清楚这个世界的(这句话可以作为【三棱心认知公理】流传于世)。
“认知创生”,一方面是《道德经》的文本所定义的,另一方面是《道德经》的主题所决定的。文本的分析我们以上已经讲过了,那么《道德经》的主题是怎样决定“万物”的定义呢?因为《道德经》就是讲“道和德”的,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认知宇宙自然并从宇宙自然中获得信息、明白事理、指导实践的,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认知“万物”,如何与“万物”打交道,而不是探究“万物”的真相。即便要探究“万物”的真相,那也是科学家和专业人员的事,不是统治者和圣人的事。即便统治者和圣人要探究“万物”的真相,也不是首先探究“万物”是怎样生出来的。总之一句话,“物理创生”解释出来的“道生”,和《道德经》的主题呈两张皮状态,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再者,先生将第2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理解为“道体”,也是十分荒唐的。如果有“道体”的话,第14章描述的才是“道体”,“道体”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属性是“无物、无状、不可名”。那么“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不是道体又是什么呢?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单元和最初出发点,在逻辑上叫“二分法”,在哲学上叫“二无思维”。我们的认知对象“道体”是“无物、无状、不可名”的,要对之进行认知,进行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第一步就是“得一”,第二步就是“二分”,第三步就是“再分”,这非常类似于计算机语言的二进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就是二进制“代码”,是我们头脑和思维的“底层逻辑”,是“有”的范畴。
可笑的是,有某位号称几十年学习《道德经》一朝开悟解密了老子的高人,竟然想把“二元对立”从思维中抹掉,号称消除掉二元思维即可达到彼岸重返伊甸园,你说可笑不可笑?
反正文章已经长了,索兴总结一下,提纯出一个简化版的,如果你认同的话,今后可以直接引用,我的观点和思想没有版权——
1.我们身处于世,与“万物”打交道,首先要对“万物”进行认知,我们认知到的“万物”是“负阴而抱阳”的。“抱阳”的一面,是言其首先作为宇宙自然的物理存在;“负阴”的一面,是言其作为人类认知对象,背负着人类赋予其用来作为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可识别属性,即对物贴上了标签,从而有“名”,从而使“物”成为“万物”。
2.人类认知万物,采用的是最简单的二分法。宇宙自然本来是无物无名的,人类先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故“混而为一”,根据某种条件作为标准,即可一分为二,二之其一仍可一分为二,按此原则如法炮制,则至万事万物,此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也。
3.宇宙万物是独立于认知之外的客观存在,对于人的认知来说,宇宙自然的存在就是“无”。要对宇宙自然进行认知,必将使客观存在进入到头脑的思维系统,从而使思维系统产生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样就产生了“有”,有即有物、有像、有精、有信,“有”是“万物”有“名”产生的基础。此乃“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及“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也。一、二、三及天、地、王之类,皆是“有”。
4.万物虽有“负阴而抱阳”的一体两面,然客观存在是“自然”的,而主观认知的属性是“非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才是“万物”的根基。所以要与“万物”相处,进行有效地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必须以根基为重,反回“自然”而弱化“非自然”,此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也。反和弱是头脑风暴,是“病病”思维,是心灵历练,非“致虚极,守静笃”不能为,而为之则能“观复归根”,直达“芸芸万物”之根基,知根基才能知常知明,才能为王为圣。
最后,在本文基础上对【三棱心甚易知甚易行版道德经通解】第42章再修改如下:
原文:自然之道混万物为一体,得一;思维认知开混沌名天地,得二;天地人法自然奠定万物“有名”的根基,得三;得天地人后始有万物形名。万物“有名”生于“无名”,故万物内涵“无、有”负阴而抱阳;有名无名相生相存玄之又玄,故冲气以为和。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而王公却以这些令人厌恶的词语来称呼自己,就是为了“无名”和“有名”的相冲相和。所以,人对万物从无名到有名的认知,会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时减损使之增益,有时增益使之减损。人得增益减损之道而提升价值,别人教给我的东西,我就教给别人,如同作为栋梁之材的树木虽死犹存,我们就会把这些有价值的所“德”作为教本传递永续。(“强梁者不得其死”一句之前的翻译一直拿不定,经过思考以后认为这句应和“坚强者死之徒”是对应关系。)
修改:自然之道混万物为一体,此谓“道生一”;思维认知按二元对立一分为二,此谓“一生二”;二中其一仍然再分为二,此谓“二生三”……思维认知按此事物分类之原则,分宇宙自然混而一体为万物。万物因而有“自然之无”和“非自然之有”之一体两面。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而王公却以这些令人厌恶的词语来称呼自己,就是为了“无名”和“有名”的相冲相和。所以,人对万物从无名到有名的认知,会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时减损使之增益,有时增益使之减损。人得增益减损之道而提升价值,别人教给我的东西,我就教给别人。不懂减损之道强为坚执则不知变通自寻死路,我们就会把这些损益原则作为教本传递永续。
写作仓促,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