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先秦时代,真正的能称得上哲学家的,非老子莫属。
他的哲学用诗语构成,句句是名言,章章是警语;然而研究者不知为什么,一心要把他往老里整,其实并没什么考证的依托,他姓老,当出自宋国老氏,未必真的是个老头;我也不知为什么,却总感觉他有一颗年轻的心,深刻中充满了激情,是东方版的尼采。
鲁迅批评老子不够励志,说人家孔老夫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老子却只管无为到一无所为,连老婆也没娶上,一路向西,不知所终;鲁迅先生说老子是一味退守的哲学;其实,老子哲学是最具批判性的哲学,他的每一句话都是闪电,都是对统治者凌厉的警告。

他警告的是什么?
警告的是有形之手的干预。
所谓无为,不是真的一无所为了,是庄子所说的不“以心捐道”,道法自然,社会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这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无形之手,可以顺势而为之,但不可以把个人的意志凌驾于社会发展规律之上;儒家的“言教”就是典型的干预主义,要求人人做圣人,做一个符合周政府等级规范的道德家;出发点也许是好的,结果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所有人要发出同一个正确政治的声音,天下必归于伪。要求人人做雷峰,都去扶老太太过街,弄得不好还扶出一场官司。

按说历史在进步,走向文明,走向对人的个性的解放;但是,我们现在连说话都有了口罩,且不说网络管理,连AI也无出左右。我用“可灵”做一张税收相关的图片,文字敲进去,软件提示有“敏感词”,于是,就开始了排除挪移大法,把认为可疑的词轮着删,太搞笑了,竟然删到了开头的第一个词语:税局。
这也要干预?
如果我们的干预,已经干预到了这种境界,那意味着什么?
“口罩”成了对“自由”的调侃;
“喝咖啡”原来是“被调查”;
“小星星”替代了“敏感地名”;
“水灾”这个词语不够专业,要说“水域面积扩大”;

至于政治性术语一定要代之以英文字母,不能说中国话,财税要说成“CS”,有太多的人和事都是不能搜索的,早已入了清宫秘室;我们恐慌的是什么?
有人说,未来最大的危机是信息危机,斯诚然也。
当说话成了一门“艺术”时,天下必归于伪;再反观历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励志的孔夫子那套自美其美的周礼言教,早已付之东流;而老子退守的哲学仍不失为一道闪电,仍不失为对干预主义最深沉的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