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历史中,有时“巧合”的离奇程度让人不禁怀疑命运的安排。你可能想不到,孔子身边的一位学生,曾做出背叛师门的举动,彻底伤了圣人的心。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背叛”孔子的学生,竟然是后世孟子的祖先!一边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一边是后世儒学的继承人,这样的家族关联,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是什么让这段关系如此耐人寻味?背叛的举动背后,究竟有何隐情?如果孔子知道后世的孟子会成为儒学的伟大传承者,又会作何感想?
孔孟渊源:儒家与三桓的纠葛
春秋时期的鲁国,作为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一直以来都是周礼保存最为完整的诸侯国。
其实鲁国的实际掌权者并非国君,而是以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为首的三桓家族。这三大家族长期把持朝政,俨然成为了鲁国的实际统治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名叫孔丘的年轻人,正在悄然崛起。孔子出身并不显赫,他的父亲叔梁纥虽然曾多次在孟孙氏的带领下对外作战,但早逝的命运让年幼的孔子失去了继承爵位和封地的机会。
公元前535年,一次看似普通的外交访问,却成为了孔子命运的转折点。当时的孟孙氏家主孟僖子陪同鲁昭公前往楚国拜见楚王。
作为鲁国的重臣,孟僖子本应熟知礼仪。就在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的楚国,孟僖子却因礼仪问题闹出了不少洋相,让鲁国成为了诸侯间的笑柄。
这次尴尬的经历深深刺痛了孟僖子的自尊心。回国后,他四处拜师学习礼仪,决心不再让自己出丑。
孔子对孟僖子的这种虚心好学的态度赞赏有加,称其为"能补过者"。这段小插曲,成为了孔子与孟孙氏结缘的开端。
学而优则仕:孔子的政治生涯起航
就在孟僖子学习礼仪的同一年,19岁的孔子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在鲁国国君的安排下,他迎娶了宋国丌官氏之女,并于次年正式步入仕途。
与那些眼高手低、空谈诗书的后世儒生不同,孔子的早年生活并不富裕,这让他练就了多种实用技能。无论是管理仓库还是经营畜牧业,孔子都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
然而,孔子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还是在学问上。到了30岁时,孔子已经成为了鲁国颇有名气的学者。
他的学识和才能让他有资格陪同国君会见齐景公和晏婴,并与他们探讨国家大事。孔子的崛起引起了孟僖子的关注。这位与孔子家族有渊源,又精通周礼的年轻人,很快就赢得了孟僖子的青睐。
公元前524年,孟僖子在临终前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拜孔子为师。
其中一个儿子南宫敬叔,后来还随孔子一同前往洛阳拜访了老子。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孟僖子对孔子的高度认可,更为孔子日后在鲁国政坛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原本处于鲁国政坛边缘的孔子,因为与孟孙氏的这层渊源,获得了一次改变鲁国命运的机会。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这段关系最终却成为了孔子政治生涯的绊脚石。
乱世之下:陪臣执国的危机
春秋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强大的诸侯公然挑衅天子的权威,而诸侯手下的卿士们也常常废立、驱逐,甚至杀害国君。
鲁国也未能幸免于这种政治乱象。曾经的鲁昭公就是被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三家卿族联手驱逐出境的。那些曾经挑战国君权威的卿族们,如今也面临着被自己的家臣取而代之的威胁。
在鲁国,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这位野心勃勃的家臣一度成为鲁国的实际控制者,俨然一个不受约束的权臣。
这种"陪臣执国命"的局面令孔子深恶痛绝。在他看来,这不仅破坏了周礼的等级秩序,更是对整个国家统治秩序的挑战。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平定阳虎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然而,除了阳虎之外,当时的季孙家族还面临着另一个强大家臣的威胁——费邑宰公山弗扰。
公山弗扰占据着原本属于季氏家族的坚城费邑,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割据政权,脱离了鲁国朝堂的控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叔孙家族,家臣们的势力日渐坐大,对主家的控制力日益减弱。
孔子的理想与现实:堕三都行动的失败
面对这种局面,孔子决心有所作为。公元前497年,以鲁国大司寇的身份,孔子发起了他人生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堕三都"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的是集合国君和卿士们的力量,削弱那些不听话的陪臣,并拆除那些违规搭建的卿士坚城,以此加强君主的权威。
公山弗扰察觉到朝廷的意图后,决定先发制人。他率军攻入了鲁国国都曲阜,打了鲁定公和三桓一个措手不及。国君和卿族们不得不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据险而守。
在危急时刻,孔子迅速派遣弟子申句须和乐颀率军回援,成功击退了公山弗扰的攻势。乘胜追击之下,孔子又率领军队摧毁了叔孙家的郈邑。
就在改革即将成功之际,意想不到的阻力出现了。孟懿子因为对自己领地的控制还算稳定,不愿意让自己的老师拆除自己的老家郕邑。他联合另外两家支持郕邑宰公敛处父,共同对抗鲁定公和孔子的军队。
这种出乎意料的局面,让孔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想要恢复鲁国国君的权威,就必须对三桓动手。
但如果这样做,他又会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陪臣执国命"。最终,在种种压力之下,鲁定公不得不罢免了孔子的职务。
孔子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刻暴露无遗。他一心想要维护周礼制度,却不得不面对那些早已架空了鲁侯的三桓。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改革失败。
孔子的无奈:周礼之下的困局
堕三都行动的失败,标志着孔子政治理想的幻灭。他不得不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了鲁国。令人惊讶的是,在史书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孔子对孟孙氏有太多的不满。
这种态度背后,或许是孔子认识到事已至此,撕破脸也无济于事。又或者,这反映了孔子对整个鲁国贵族阶层的绝望。
客观来看,像阳虎这样被孔子视为罪大恶极的周礼破坏者,在能力和对鲁国的贡献上,其实远超三桓。
阳虎背靠晋国,多次击败齐国,有力地保障了鲁国的国家安全。他还大力提拔那些出身卑微的士人,其中也包括对孔子的多次示好。
在那个讲究尊卑等级秩序的周礼之下,阳虎这样的陪臣是不配执掌朝政的。这就是孔子面临的困境:他想要维护的周礼制度,已经成为了阻碍国家发展的枷锁。
当孔子想方设法地维护那些血统贵族的统治秩序时,那些被他维护的贵族们,却将他视为新的威胁。因为孔子希望君臣各安其位,而这对于早已架空了鲁侯的三桓来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结语·】——》孔子的政治改革失败,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局限,更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深层次矛盾。他试图在维护周礼的同时改革弊端,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面对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时,仅靠个人的理想和教化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真正的改革需要打破旧的框架,建立新的秩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史记·孔子世家》
《“都说孔孟是一家,没想到孔子跟孟子的祖宗还结过梁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