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巴佩目前的成长和皇马匹配吗?

凝阳聊体育 2025-04-04 04:25:04

2月20日欧冠淘汰赛附加赛次回合,皇马淘汰曼城,开始有人大吹特吹姆巴佩在2025年代表皇马出场14次打进14球,看上去“比C罗更强”。

随后的欧冠淘汰赛马德里德比,姆巴佩一个进球都没有。回到联赛对比利亚雷亚尔和莱加内斯,两次梅开二度。

要说的是:

第一,这个赛季还没结束,难磕的硬仗只打完了欧冠淘汰赛主客场对马竞。如果吃进姆巴佩只是为了虐菜,那完全没必要。

第二,欧冠淘汰赛之前的附加赛主客场打掉曼城不值得庆祝,本赛季的曼城处在艰难的重建期,相比之下皇马完成了新老交替,属于年轻火力壮的形态。

第三、不管2025年14场14球也好,还是2024~2025赛季打到3月30日(梅开二度帮助皇马主场3:2胜莱加内斯)在西甲已经打进33球也罢,掩盖不了皇马29轮联赛落后巴萨3分的事实。而且本来皇马联赛领先巴塞罗那有7分。

第四、C罗在皇马的第一个赛季,联赛进26球,欧冠进7球,而他的对手是梅西和巴塞罗那。同样是2009~2010赛季,梅西各项正式比赛出场53次,攻入47球,送出11个助攻。姆巴佩现在在西甲,没有对手可以对飚。

经过调整和战术适应,姆巴佩依然在联赛客场对皇家贝蒂斯、欧冠主场对马竞、联赛主场对巴列卡诺三场比赛当中有一球入账。即便后两场比赛皇马都取得了胜利,但当对手在防守端祭出五中场(皇家贝蒂斯)或者五后卫(马竞),而且中后场两条防线衔接很紧密的时候,无论姆巴佩在左路、中路还是右路 ,战术天花板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欧冠第二回合客场对马竞,更是值得一看再看的案例。全场比赛姆巴佩只有一次理想化的提速,挣到一个点球(维尼修斯打飞机)。坚持打满120分钟的背后,是他带伤上阵,下半场早早出现跑动幅度下降的情况。点球决战前,医疗团队在场边对姆巴佩左腿肌肉进行紧急处理的过程被现场摄像师完整地拍下。

也就是说,带伤出战的情况下,更容易看出来,姆巴佩对战术执行没有B计划,他的比赛方式、个人技术和技能都缺少足够的容错空间。

这就是称他为“半成品”的原因。

相比大雨中客战贝蒂斯,欧冠淘汰赛主客场两回合对马竞,才是本赛季这么多比赛当中,最能反映姆巴佩“团队战术执行效率”的比赛案例。为什么这么说呢?床单军团阵中有一人,对姆巴佩的了解几乎能刻到DNA当中。

格里兹曼:正是你大爷我。

作为国家队大哥、球场老油条,格里兹曼在马竞还是靠“回撤”战术打进攻自由人,但他的回撤充满了多样性,对整个团队的润滑比姆巴佩强太多了。此外在防守端,格里兹曼肯定向队友详细介绍过姆巴佩的进攻习惯和跑战术能力,具体比赛场景下,这些细节从马竞在局部的防守选择能清晰地看出来。作为客队,立足防守的马竞对姆巴佩的限制,四个字足以形容:

铁锁横江。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认为单场比赛环境下姆巴佩遭遇了稍微强一点的防守,没有进球说明不了太多问题。要知道,防守除了队员自身长期积累的个人能力,还有一个关键点:

立足于对进攻球员的熟悉过程和针对性之上。

而有效果的针对性无论防守技术还是战术,需要匹配训练量,还要在特定比赛场景下进行假想性的实战检验。尤其是西甲不以频繁贴身逼抢为主、更看重无球防守到位率和切割空间的防守风格。有了格里兹曼的大量专业性意见——这个都不需要去假设,格里兹曼在训练当中一定会告诉西蒙尼和自己的队友,怎么做才能限制姆巴佩。

这里放几张欧冠淘汰赛马德里德比第一回合的截图,来说明姆巴佩的半成品属性在“攻坚”场次当中出现的问题。

上半场8分58秒,皇马“守转攻”快速导入反击,此时迪亚斯带球提速,姆巴佩跑位策应并准备接应迪亚斯的传球。

在姆巴佩前方落位防守的,是德保罗。他不以速度见长,是众所周知,但姆巴佩不肯右路拉边,导致马竞回追的球员轻易判断出“防守迪亚斯比防守姆巴佩更容易刹停这次反击”。

两张截图的比赛时间相隔3秒,短短的3秒当中,迪亚斯单兵持球突破被对手追上,而且快速陷入双人包夹,此时姆巴佩依然没有拉到右路边线地带,而是在右肋,这样的跑位意图很明显,拉边以后再往中路走,遭遇的防守强度会大得多,能面对球门的施射角度也更小。事实就是他现场没有快速拉边,导致德保罗在中线直接全速靠过来对位防守,而德保罗身后,马竞的三后卫站位已经向姆巴佩所在的右路移动。

到底是姆巴佩不会拉边,还是不想拉边?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太简单明了。

9分31秒的时候,维尼修斯左边路持球,遭遇马竞双人包夹,这个时候,马竞的右后卫14号马科斯·略伦特前压,防守线呈现三后卫站位,也就是说略伦特身后存在空当,但在这次进攻当中,除了被包夹的维尼修斯,前卫线上的卡马文加其实也是处于马竞三人防守的包围圈当中。

多嘴说一句,卡马文加被认为在皇马进步不大的地方,也体现在这次进攻跑位当中。他完全可以插上,带动自己右前方的5号德保罗、右后方的8号巴里奥斯后撤,甚至还能带动2号希门尼斯向黑圈处的空当跑位,这样等于给中路的姆巴佩制造更大的空间。

如果马竞后卫线保持上图的状态,不为所动,那么维尼修斯回传,迪亚斯和门迪都有更多的选择,例如转移到楚阿梅尼一侧,或者直接一脚过顶打马科斯·略伦特的身后。

相应地,如果不选择过顶打身后,而是控球再组织,那么姆巴佩也可以往前压,吸引马竞三后卫后撤,随之而来的是德保罗等人组成的前卫线也会后撤,为本方进攻的队友创造更大的持球空间。

姆巴佩和卡马文加都没有这样做。接下来皇马选择转移进攻方向,但出现了怎样的比赛场景呢?

上图是9分44秒巴尔韦德压上,横传给两条防线之间跑位的姆巴佩,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空当,但是姆巴佩并没有获得合理空间,去处理马上就要遭遇的三人包夹。

而且他是被背后追上来的巴里奥斯给干扰,然后被果断前顶的希门尼斯直接贴身断了球。如下图。

9分45秒,姆巴佩丢失球权,经过短暂的争夺,由格里兹曼在左边路持球,立刻长传中路直接导入反击。也就是说,在马竞站稳的两条防线围困下,姆巴佩持球中路进攻的战术根本没可能打出来。

他不是梅西,跑位、停球等一连串有球小技术没这么细腻;他也不是本泽马,早早就看到马竞收得很窄的防线在两个边路出让巨大的空间,得球之后立刻转移出去。

10分15秒,罗德里戈右路边线持球,此时马竞边前卫没有及时过来对位,左后卫21号哈维·加兰不得不前压,身后存在大片开阔地,而姆巴佩没有并没有跑向这个空当。于是罗德里戈立刻在局部遭遇双人包夹,不得不回传。

一句话:扯动不够多。这样会导致什么问题呢?进攻单调,甚至可能挤压队友的无球跑位空间。

不信可以去看皇马2:1赢比利亚雷亚尔的比赛,姆巴佩两次中路射门得手,射术确实极臻精妙,但他射门的位置,刚好是贝林汉姆后插上的空位。

同样是法国人,格里兹曼在马竞展现出来的战术高度,不是姆巴佩能相提并论的。

深度回撤保持防守阵容的完整性;

需要择机支援两个边路甚至自己去边路;

中路横跑带来过渡性的传球,对两个肋部进行支持;

“攻转守”阶段的就地反抢,以及防守回撤的背后逼抢;

上述四点,格里兹曼34岁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你可以把他看成一个缩小版的坎通纳,防守活跃度比坎通纳更高,但欧洲拉丁派的当地量产进攻自由人,就是应该这样去打比赛。26岁的姆巴佩该没学会的还是没学会。

在皇马的战术体系当中,一名拥有很高战术地位的中锋——加上本队的资源倾斜,本应打出更丰富的战术分支,随着团队的更新换代,一起成长。然而姆巴佩并没有在成长性方面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

对比姆巴佩如今,以及C罗当年转会伯纳乌的时间节点,皇马人员更迭的剧烈程度引发的阵痛,确实更小,更新换代的过程也更平滑。

外部竞争方面,相同的时间节点,巴萨没有梅西,新一代拉玛西亚青训精英在首发中的成熟度也不及当年,赛制因素无非是欧冠的新赛制加剧了球员的负担,因此姆巴佩的压力应该比C罗更小。他处子赛季的成就,理应比C罗更大,才对得起“全村的希望”。

0 阅读:3
凝阳聊体育

凝阳聊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