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巴乔的技术特点,祝他生日快乐

凝阳聊体育 2025-02-19 04:06:44

2月18日是罗伯托·巴乔58岁大寿,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以及二十一世纪的头四年,他在意甲和蓝衣军团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苛刻一点说,同时代的户口本确实无法相比。

尤其2001~2002赛季,他为了参加韩日世界杯执着到近乎疯狂的努力。

2001年10月28日,意甲第9轮布雷西亚vs威尼斯,巴乔比赛中膝部受伤,缺席了11轮联赛。为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入选的国家队席位,2002年1月27日,意甲第20轮布雷西亚vs莱切,巴乔复出,仅四天后他就在布雷西亚vs帕尔马的意大利杯半决赛中再次膝部受伤。2月4日他接受手术,又缺席了11轮联赛,直到4月21日意甲第32轮,布雷西亚vs佛罗伦萨的比赛中替补登场,结果20分钟内连进两球。整个2001~2002赛季,巴乔代表布雷西亚在意甲出场12次,打进11球,助攻2次。

然而时任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的特拉帕托尼依然对他关上了大门。

后来的事情,天下皆知。

这个为世界杯而生的男人,在2004年停下了职业赛场奔跑的脚步。

说巴乔是意大利二战后至今难得一见的天才,不为过。之前意大利威震欧洲足坛的人物当中,“无敌都灵”队长马佐拉,以及米兰的旗帜里维拉,甚至1982年世界杯英雄罗西,在天赋层面也许可以和巴乔媲美,但技术特点和完成度方面,可能都不及巴乔完美。

他的技术特点完全不是欧洲拉丁派球员的范畴所能概括,战术高度来看,如果但从蓝衣军团整体战术中的“9号半”评价,除了1982年的罗西,也没有哪名户口本能和他并论。我之前说他是蓝衣军团唯一一个“九号半完全体”,就是因为他的技术动作和进攻选择实在难以预测。

在同辈球员中,巴乔的整体技术水平、精神属性最接近马拉多纳。区别在于,作为世界范围内“随大流”的右脚选手,他很年轻的时候就遭遇大修,之后非常注意左脚的训练,努力让左脚摆脱单纯的代偿效应,尽量向右脚的水平靠拢。

于是,巴乔的跟随球能力、反复启停能力、步频,在意大利球员当中绝无仅有。

因为跟随球能力太强,他不需要像南美天才那样施展繁多的假动作,依靠急停、急转、变向,就可以摆脱防守队员的贴身。而反复启停能力是动辄就中长程冲阵的最大资本。这里要说到巴乔的训练效果。众所周知,他转会佛罗伦萨的第二个赛季(1986年),就开启了“我让全世界半条腿”模式,十四年的竞技黄金期、反复启停能力一直是傍身的必杀技,直到最后四年“养老球”时期,巴乔才开始吃超级球感和变向的老本。

“跟随球能力”很重要一个衡量标准,是在峰值速度下——必须是峰值速度,不以“一步一带”技术蹚球,而是每次蹚球后都能第一时间追上球,快速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不但中程、长程突破当中不呈现明显速度衰减,还要排除防守干扰射门得分。诚然顶级球星里能做到的不少,但变成常态的不多,巴乔恰恰是其中一个,也是意大利唯一的一个。

效力佛罗伦萨、尤文图斯、AC米兰和博洛尼亚阶段,巴乔的步频一直强大,转会国际米兰的第二个赛季出现明显衰减。

效力于佛罗伦萨阶段,他依靠超高步频和突破速度,打出了和马拉多纳在86世界杯上一样技术形态的“千里走单骑”。球王过人是左脚拨、左脚扣,巴乔过人是右脚拨、右脚扣,镜像一样。最后同样是“踩球拨”盘过守门员射门,球王不需要减速,还扛着一名防守队员,而巴乔盘过整条后卫线,还通过一套假动作戏耍了门将。

效力博洛尼亚时期,巴乔的中长程突破不再执着于晃过门将——尽管步频和变向一直是他过人的得意技;这两项基础技术和“跟随球能力”形成完美搭配,有了步频才能保持对球的控制,而频繁变向让他得以连续摆脱逼抢。此时巴乔的进攻模式越发不可预测。

逼出来的“双足怪”。

上面说过,巴乔的左脚训练精度远超一般职业球员,在他的竞技黄金期,左腿不仅能排除右膝关节重伤后必然出现的代偿效应(也会极大加剧左腿的运动负担),还能运用爆发力施展射门、控球等技术动作并做到高效和精准。

1990年意大利本土世界杯,对英格兰的季军赛,巴乔曾施展右脚扣球摆脱,左脚射门的技术,下半场第71分钟为本队首开纪录。那时他做一套动作轻巧、飘逸,而效力AC米兰和博洛尼亚时期,巴乔年届三旬,属于竞技黄金期尾声,在禁区右侧有过多次用这样的技术动作破门。

“双足怪”最大的优势不是全能,而是超卓的连续技术动作能力。这个连续技术动作能力其实优秀的职业球员都具备,到了巴乔这样的超一流球星身上,成为常规武器的同时,烘焙出更高阶的能力,那就是复杂的进攻选择。

巴乔很少用插花脚,但不代表他不雅擅此道。国米时期下底插花脚传中给萨莫拉诺鱼跃冲顶,显得潇洒异常。他更愿意突破、变向,或者在回撤中抓住机会远射,这样杀伤力更大。罗纳尔多到了国米之后,大家对“踩单车”的威力有了新认识,巴乔同样快速增加了这个技能点,当时央视直播意甲(也可能是欧冠,记不清了),巴乔在禁区线上用“踩单车+跳水”骗到了一个点球。但很少有人记得这是他两场比赛里第三次个人突破踩单车,第一场比赛两次踩单车均被对手犯规,裁判置若罔闻,直接把王子逼急眼了。

“9号半专属视野”、强大射程、精细传球。

9号半要承担的不仅是突破射门,还要为同伴做球。巴乔很早就练出了广阔的视野,而真正汹涌为队友做球要从尤文图斯时期开始。除了犀利的突分,巴乔也常通过对比赛的阅读力,抓住机会为队友送身后球。可惜无论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只有一个人将他喂的饼高效吃下,那就是总统维阿。

9号半的战术特点要求活动范围大,巴乔是最早一批边路和肋部内切射门的始祖级攻击手,当他的步频和带球达到极致,从左边路向中路、右肋的横线、斜线“蛇皮走位”让人防不胜防。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人能防住他的进攻模式,而是“蛇皮走位”能将本来正面防守的后卫全部变成侧身上前防守,这样很容易吃变向。

别看巴乔只有175cm、75kg,鼎盛时期的他非常吃对抗,加上意甲后卫很多都以防守技术见长而不是靠身体强度硬压,只要不受到野蛮放铲,巴乔游走于弱侧,在反击快下当中以“蛇皮走位”突入禁区的成功率非常高。

最著名的蛇皮走位,就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半决赛对保加利亚,巴乔在边路接界外球,扛住一名后卫摆脱、横带,又晃过侧身上抢的伊万诺夫——当时此君不知道为何脑子突然短路,使出一个半下地的大劈叉侧身想把皮球捅走,被巴乔直接蹚过,大禁区线上抬腿弧线球斜射远角首开纪录。

基础的抢点、包抄,巴乔也是炉火纯青,这是9号半作为射手的必备素质,但各种中长距离射门(尤其大禁区线上)、射门方式的纷繁多样,属于巴乔的专有特点。很多场景下他突然就位置靠后了,你以为他要劲射,他偏偏给你来一脚吊射。你以为他要起脚射门,他突然传一个不可思议的身后。

1998年法国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vs智利,是巴乔顶级视野和顶级传球的最佳案例。上半场不停球助攻维耶里就不提了,下半场巴乔给因扎吉喂过两次身后,第二次传身后是在大禁区内吸引了三人防守突然轻轻一推,可惜因扎吉射术实在有负众望。一个很难踢不进的球生生给他推到智利门将内尔松·塔皮亚怀里,整个学生食堂的男男女女都以高八度的嗓音念三字经。

大二学年适逢巴乔从AC米兰转会博洛尼亚,体育学院有一名实习老师,是我这么多年来见过的唯一一位踢球还可以、但理论高度强无敌的教练,他的理论高度几乎全部和实际场景紧密贴合。给我们上选修课《运动心理理论与运用》的时候,有四五个高校的学生慕名而来蹭课,把阶梯教室挤得水泄不通。他举的例子就是巴乔,原话是:“他在顶级大赛的高水平对抗环境下心理波动非常小,专注度极高,难怪技术稳定性好得无以复加。这人的精神力量实在太NBA,想要达成目的会不惜一切地投入,我要是主教练不用这样的人都不行。”

几个月后的法国世界杯上,这番话全部应验了。

最让人神魂颠倒的技术特点:空位反跑后插上。

意大利足球从第一个“大国际时代”开始摆脱黑暗期,全面崛起,这么多年人才辈出,就只有巴乔精于此道,能在世界杯淘汰赛上得心应手——这属于顶级无球能力。一次成功的反跑,让他梅开二度并把国家队拉扯进决赛,而一次成功的反跑+一次稍微偏了一点点的射门,则让他的悲情色彩达到史无前例的顶峰。

两次心领神会给他传球的,都是阿尔贝蒂尼。

真正是“成也巴乔,败也巴乔”。

这张图,我看一次,难受一次。不过,都已经过去了。

偶像,生日快乐。

巴乔的数据

进球数:452场205球,效率高达0.454

助攻数:452场115助攻

制造进球:320,效率高达0.708

单赛季最多进球数:22(博洛尼亚1997~1998赛季,30场22球,效率高达0.733)

单赛季最多助攻数:12次(尤文图斯1990~1991赛季,33场12助攻)

单赛季最多制造进球数:28(博洛尼亚1997-98赛季,30场比赛22球6助,造28球)

0 阅读:0
凝阳聊体育

凝阳聊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