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说,我不是一个成功的教练,只是一个还在努力的教练,因为中国国家队目前还没冲出亚洲。”
这是徐根宝指导给自己的评价。
1月26日是徐根宝指导81岁大寿,这篇内容迟到了几天。因为很多探讨的内容,虽然是我发起,但也要得到朋友的一一肯定,才能发出来。
从上世纪最后二十年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育人轨迹来看,徐根宝指导无疑是成功的。请注意,只是育人的轨迹。几代国脚都有他的功劳。
从职业成就来看,带过国家队,不管出不出线,徐根宝指导也算成功。户口本教练冲击世界杯和奥运会,等于摸着石头过河,徐根宝指导当年也没有多少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
从业务总体水平来看,在甲A年代拿出了“抢逼围”,却没有把接下来的“接传转”弄好,这方面徐根宝指导确实不算成功。本来他可以成为中国职业足球真正的教父,要是“抢逼围、接传转”都成型,那中国足球断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之前说过,抢逼围就是现在高位逼抢的“国产始祖版”。在甲A年代属于非常先进的技战术理论,当时上海申花一度用抢逼围打得各个对手生活不能自理。上申花在1994~1996年的职业联赛成绩分别是季军、冠军、亚军,其中1995年“抢逼围”横行无忌,申花的十连胜就来自这个赛季。
没记错的话,“抢逼围”出现在1995年,“接传转”出现在2001年,也就是说,整套战术被分割成了两块,时间跨度长达六年之久。为什么我一直说战术从理论到实践是非常复杂的,从徐根宝指导的执教经历就能看出来。他对最新战术的探索在当时可以说是行业领先,但囿于国内的“特殊情况”,几代教练的受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天花板,这也是当时国内球员受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天花板,无法将“抢逼围、接传转”从防守端到进攻端形成比赛执行的自洽。
简单说就是教练和球员能力不足,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另外,当时国内缺乏足够的环境,对足球技战术理论的研究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包括球迷、业余球员、底层教练在内,对足球技战术理论的积累都没有足够的厚度,更不用说刚刚开始改革的国内职业足球。可以算是通过超大样本进一步验证了“环境造就人”的正确性。
强如瓜迪奥拉,也是站在几代前辈的基础上,最终将tiki-taka这套独特的战术系统完善成为可复用、可延伸、可根据人员构成进行灵活调整的传控战术。在他之前,是荷兰名教头米歇尔斯对全攻全守足球的奠基,然后是克鲁伊夫对拉玛西亚的全方位指导,以及对当时还是球员的瓜迪奥拉的提携;除了荷兰飞人的梦一队,还有里杰卡尔德执教的梦二队,全方升华了tiki-taka和拉玛西亚青训产品相结合的整套足球战术理念。
在西班牙国内,俱乐部层面先后有阿尔塞尼奥·伊格莱西亚斯(生卒年1930~2023,1992~1995年第四次执教拉科鲁尼亚,带来不亚于克鲁伊夫的传控足球),伊鲁埃塔(1997~2005年执教拉科鲁尼亚并开启“超级拉科”时代)大搞试验田;国外有贝尼特斯(1997~2005年执教利物浦)将西班牙的传控打法和英格兰足球的强硬风格相结合。国家队层面,“老爹”阿拉贡内斯大行改革之道,多次向伊鲁埃塔、贝尼特斯取经,以最强的拉玛西亚一代为建队框架,将tiki-taka在国家队弄出了成熟的传控战术,获得成功的时间还早于瓜迪奥拉。
而当时执教上海申花的徐根宝指导身边没有这么多的强援。在那个时代,正儿八经从理论派走向实践的很可能只有周穗安指导。苛刻一点说,徐根宝指导自己就是自己的强援。
另外,我印象最深的甲A时代的电视报道,有两名球员在服役期间和徐根宝指导进行过接近2分钟的沟通,这源于当时的电视画面,实际沟通时长就不知道了。我自己记得非常清楚,一个是彭伟国,另一个是硬盘。
从这个层面上说,徐根宝指导的不成功,也许是国内足球在那个年代最大的遗憾。
从崇明的根宝足球青训基地到上海东亚,再到上海上港,徐根宝指导培养青训的这个阶段,实打实地成功。毕竟武磊、颜骏凌、曹赟定、王燊超等一大批国脚就摆在这里,已经算是国内足球最黑暗的时代最能撑门面的一批人了。
何况当时弄青训基地,徐根宝指导没少踩坑。这个阶段我是很佩服他的,为了搞青训,刀山油锅他都不管不顾地往里跳。至于报道说什么“基地的建设也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这些内容看看就好。
青训基地最缺的是钱。当时硬件要钱,软件更要钱,而且软件是长期的东西,比硬件花更多的钱。为什么“根宝馄饨”会名噪一时,现在的人一看就明白,就是因为当时没有专门的营养师。
至于硬件,一位朋友杨达老师详细说过,当时到青训基地不通车,要从宝山码头坐轮渡上岛,单纯坐轮渡的时间就超过40分钟。
徐根宝指导提到过,“有一年夏天,曹赟定头晕发烧,我们担心他得脑膜炎,全队特别拉到杨浦五角场的白玉兰宾馆吃住训练,确认没事后又回基地了。”根据曹赟定的成长轨迹,基本能确认是2005年之前的事情。
我在帝都工作时认识了魔都猛男孙小方,是房地产专业人士,我们多次聊起根宝青训基地选址的问题。他很早就说了,当地不可能为一个青训基地专门建设一所医院。如果徐根宝指导“相中”的这块地皮当真这么值钱,当地的基础配套设施早就应该起来了,尤其是医院和学校。要知道,2009年上海市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就是“5+3+1”建设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在2012年通过上海市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当时还是崇明县(2016年改为崇明区)。
现在恒大足球学校离最近的清远人民医院——声明一下,这是三级甲等医院——开车只有35公里,不堵车的话40分钟能到,已经是相当好的改善了。
如果徐根宝指导不坚持,确实连武磊、颜骏凌、曹赟定、王燊超这批人都不见得会有。这里还是多说一句,徐根宝指导的能力不强不是他自己想要不强的,而是时代所限。很多东西现在不能细究,要是细究,只会对国内足球过去的二十年更加失望。
但是现在根宝训练基地全国掐尖的一些做法,确实不能算成功。如今全国多个省市的青训水平提升很快,上海本地,申花梯队水平肉眼可见,还有幸运星的青训,加上校园足球被作为国家级别的人才蓄水池提上特别重要的日程,对根宝训练基地都构成了冲击。但不能因为受到冲击,就开始做急功近利的事情。
尤其校园足球,是一个更大的机遇,现在国内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提高,尤其包邮区,如果根宝训练基地能和上海的学校合作,或者视野扩大一点,和江苏的学校合作,接收大量校园足球的孩子,根本不会发愁生源。这么说吧,如果根宝训练基地对接上海和江苏的学校,将目标放在校园足球以及未来将出现的比赛生态上面,比其他青训机构都具备先发优势。
武磊他们退役以后,如果愿意回到根宝训练基地,更应该去深耕校园足球。因为这块领域对他们来说属于深造,会让他们明白,当年他们缺失了什么,通过相互学习,指导现在的孩子应该怎么去认识和选择足球。
用户11xxx39
没他某队球衣就真没星🌟
直头舍
技术粗糙,理念落后,没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