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在抗战中神秘失踪,同时消失的还有他领取的巨额军费。八路军高层进行了大规模的搜寻,但并未找到他的踪迹。他究竟去了哪里?
1938年,八路军第115师的参谋长周昆竟然携带三万巨款悄然消失。当这一消息在军内传开时,无论是八路军总部还是115师师部,都陷入了骚动与哗然之中。
周昆自秋收起义伊始,他便紧紧跟随在毛主席的左右,深受其信任与器重。他的身影,几乎贯穿了红军的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在红军中,他的地位一度与林彪、彭老总等重量级人物并驾齐驱,是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
可就是这样一位备受瞩目的将领,却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周昆,1902年出生于湖南平江,他还没满岁母亲就去世了。因父亲无力承担抚养责任,他又被送至无子的亲戚周用彬家中。尽管并非亲生,但周用彬对周昆的关爱却胜似亲生,始终致力于他的培养,支持他完成了县立师范的学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学历已然相当出众。
在求学过程中,周昆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深受进步思想的熏陶。自1923年起,他便投身于革命工作,加入了当地的工农义勇队,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前沿。随后,他又进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1927年,警卫团原计划参与南昌起义,但当他们赶到起义地点时,起义军已经南下。而就在这时,他们接到了新的命令——留在湘赣边配合即将爆发的秋收起义。也是这一时期,周昆与毛主席相遇了。
当时,毛主席担任着指挥秋收起义的中央特派员重任。在前往团部的途中,因遭遇敌人追击而丢失了证件,结果被警惕性极高的周昆误抓了起来。
当周昆将毛主席押送至团部后,有人认出了主席并帮他证实了身份。而周昆因此受到了团长苏先骏的严厉批评,但毛主席却并未动怒,反而对他的高度警惕性表示赞赏,并为他开脱。
此后,周昆便跟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一同登上井冈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随军挺进赣南闽西,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勇猛的将领。当红八军团成立后,他更是被委以重任,出任红八军团的军团长一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红八军团的政治部主任正是由罗荣桓担任,这足以彰显出周昆在军中的崇高地位。
随着革命进程的推进,周昆又随军参加了艰苦卓绝的长征。长征胜利后,他继续担任要职,如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等,成为红军中的高级将领,深受毛主席的器重和信赖。在八路军组建之初,周昆便被委任为115师的参谋长,成为八路军中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
八路军成立时虽然拥有三大主力师,但115师在其中独树一帜。这个师不仅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更因其出色的表现而被誉为“主力中的主力”。
8月21日,在陕西三原县云阳镇,提前完成改编任务的115师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出征誓师大会。由于林彪和聂荣臻已紧急赶往洛川冯家村参加中央政治局的重要扩大会议,因此大会由参谋长周昆和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共同主持。在庄严的气氛中,115师全体指战员齐声宣誓,誓言为了民族、国家、同胞和子孙后代,坚决抗战到底,直至胜利。
次日,在周昆和罗荣桓的坚定领导下,115师主力部队分批出发,以昂扬的斗志率先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展现了八路军的英勇与决心。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于30日顺利抵达黄河西岸的韩城芝川镇。紧接着,在31日,他们东渡黄河,向晋东北的恒山地区挺进,准备迎击进犯的日军。
9月7日,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并确保部队的安全运输,周昆深思熟虑后,决定委派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王秉璋以“运输司令”的临时身份前往侯马车站。
他的任务是与阎锡山的代表进行交涉,以便顺利安排铁路运输事宜。由于日军疯狂进攻,阎锡山深感形势紧迫,所以他急切希望八路军能尽快上前线支援。这使得整个交涉过程相对顺利,为115师的快速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与此同时,从洛川经西安、运城北上的林彪和聂荣臻也顺利返回部队。他们分别率领343旅和344旅,以两个梯队的形式继续北上,与主力部队会合,共同抗击日军。
当115师正在向晋东北抗日前线挺进时,日军已经开始侵入山西境内。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经大同逼近雁门关,另一路则从蔚县、广灵经灵丘向平型关方向发动进攻。
当部队抵达原平后,罗荣桓率领师政治部、骑兵营等部队迅速东进至河北阜平一带,以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为抗战大局贡献力量。
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向115师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迅速向平型关、灵丘一带出动,以侧击进犯的日军。接到命令后,115师立即行动。当晚,师部率领主力部队迅速进至平型关以东的冉庄、东长城村地域,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准备。
24日夜晚,林彪和周昆组织营以上干部对地形进行了仔细勘察。他们根据地形特点和敌情分析,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经过一夜的紧张筹备,次日拂晓前,115师顺利完成了平型关作战的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
9月25日,战斗在平型关附近打响。115师主力部队成功伏击了日军精锐的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部队一部。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歼灭了1000余名敌人,并击毁了79辆汽车和3辆摩托车。
此外,还缴获了长短枪500余支、轻重机枪21挺以及大车200余辆等大量军用物资。这场胜利是八路军出师抗日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它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爱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战斗结束后,周昆站在战场上,看着满沟的侵略者尸体和被烧毁的日军车辆,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豪。可他绝不会想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的人生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10月份之后,周昆继续积极协助师长林彪指挥多次作战行动,并致力于抓好司令部的建设工作。在晋东北的游击战和正太路的转战中,他们采取了袭击、伏击等灵活多变的战术手段,连战连胜,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太原的作战行动,为抗战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在10月下旬,根据战略需要,115师在五台地区进行了分兵行动。聂荣臻率领师独立团等部队留下,负责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而林彪和周昆则率领师部和343旅向晋东南地区转移,以驰援娘子关的战斗。
可战局的发展并不容乐观,11月8日,太原失陷。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15师遵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迅速做出调整。师直属队和343旅由正太路南移,转至吕梁山脉的洪洞、赵城地区,开始着手建立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1月下旬,周昆受邀前往武汉,参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举办的一场重要会议,这场会议汇聚了全国师级以上的参谋长。会议的议程紧凑且重要,但周昆的心头却萦绕着一些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会议结束后,他匆匆赶回八路军驻地,向彭德怀汇报了会议的相关情况。但在汇报的过程中,他的情绪逐渐失控,开始抱怨起自己在八路军的待遇。他愤愤不平地表示,在八路军办事处,他仅仅得到了微薄的零用钱,与国民党的参谋长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坐着豪华的小汽车,住着宽敞的小公馆,享受着下馆子的奢侈生活,而自己却身无分文,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彭德怀听着周昆的抱怨,眉头紧锁。他深知周昆的才能和贡献,但此刻的周昆却让他感到失望。彭德怀严肃地批评了周昆,指出他所羡慕的正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本质区别,也是作为共产党人的荣耀所在。他的话语虽然委婉,但其中的分量却足以让周昆深思。
但周昆并未能真正理解彭德怀的良苦用心。他反而变得更加激动,言辞中流露出对国民党奢靡腐败生活的向往。这让一向以火爆脾气著称的彭德怀再也无法忍受,他猛地拍了几下桌子,对周昆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虽然遭受了彭德怀的怒斥,可周昆的内心并未真正悔悟。他带着满腹牢骚离开了会议地点,踏上了返回115师驻地的路程。在途经临汾的国民党第二战区时,他按照惯例领取了当月6万元法币的军饷。
但在回程的路上,周昆却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拿出一个包裹,交给随行的警卫员,声称自己有急事需要处理,要求警卫员将包裹以最快的速度交给作战科的王秉璋。警卫员虽然感到有些诧异,但出于对周昆的信任和职责所在,他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包裹,迅速离开了周昆的视线。
可这位警卫员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他与周昆的最后一次见面。他很快回到了部队驻地,将包裹交给了王秉璋。当王秉璋打开包裹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任何重要资料,只有3万元法币和一张字条。字条上的内容让王秉璋瞬间惊呆了:周昆竟然带着一半的军费潜逃了!
这个消息迅速在部队内传开,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王秉璋立刻组织人员进行搜救行动,他们以周昆和警卫员分开的地方为中心,展开了大规模的搜索。而尽管他们几乎将方圆数十公里的土地翻了个遍,却始终没有找到周昆的踪迹。
他的老战友们甚至亲自前往他的老家进行寻找,但同样一无所获。周昆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进行了多次大清查,但仍然没有关于周昆的任何消息。他的失踪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