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可谓一路狂飙。不到11个月,产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大关,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更是接近70%。
而且它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增速高达30%,完全没有遭遇发展瓶颈的迹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607b5fd95530f69195063e994457a0.png)
这不禁让人好奇,新能源车产业链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思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198ccb2254c9bc623edb985d4342e5.png)
谈及新能源车产业最知名的供应商,宁德时代绝对首屈一指。
回顾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2012年与宝马的合作堪称关键转折点。双方携手开启共同研发之路,随后宁德时代陆续斩获更多订单。
特斯拉来华建厂后,宁德时代又与其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凭借一次次的合作,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如今已超过1/3。
可以说,共同研发是宁德时代发展的重要关键词。研发过程中,双方工程师相互驻场,宁德时代还与众多车企成立合资公司,构建起紧密的共生关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4a6ac7fb48281a3dcea0886f79e088.png)
宁德时代不仅与车企合作,还积极推动产业链上游的发展。以电池核心材料电解液为例,每次电池技术的升级,都需要电解液做出相应调整。
若想提升电池的充电速度,就得改进电解液材料,加快离子移动速度;若要增强电池的安全性,电解液则需确保在不同温度下都能稳定运行。
基于此,宁德时代携手精细化工材料企业天赐材料,共同开展研发。天赐材料在材料领域造诣深厚,宁德时代则更了解车企和用户需求,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随着宁德时代在电池领域称霸,天赐材料也顺势成为全球电解液市场的领军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3dec226255078632b0aa653312a33f.png)
类似的产业共研案例在新能源车零配件领域屡见不鲜。
理想汽车的火爆,离不开其在电机电控方面的供应商汇川技术的支持。
汇川技术最初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电机、电控等技术上颇具实力。2015-2016年,汇川技术决心进军新能源领域,彼时它经验尚浅,未被老牌车企放在眼里。
幸运的是,它与同样初涉新能源领域的理想汽车一拍即合,双方共同研发了理想ONE的电机和电控系统。
借此机会,汇川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一路攀升至全球前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662a61341976d561ce103483ed39f06.png)
再看汽车空气悬架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让车辆在颠簸路况下根据速度自动调节高度。
由于技术难度高、成本大,过去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李想计划将其应用于自家车型时,海外供应商因理想汽车规模相对较小,仅愿提供现成系统,拒绝定制。
李想果断转向国内,与孔辉和宝龙两家公司共同研发,最终成功攻克技术难题。如今,孔辉和宝龙已成为空气悬架市场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之和超过60%。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0f165cbd683a9be5c93409eb4b9d171.png)
由此可见,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并非仅靠几家明星车企单打独斗,而是众多供应商携手共进的成果。
这种产业共研模式,适用于上下游关系复杂、各环节技术要求高且需深度协同的产业。
以芯片行业为例,国产替代之所以困难重重,就在于它并非某一环节的单点突破,而是整个半导体上游设备材料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中芯国际在制程技术上的突破,离不开半导体硅片供应商沪硅产业的支持。
半导体硅片的认证流程复杂、周期漫长,短则一年,长则五年,其间每个细节都需双方共同磨合改进。
一旦完成磨合,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合作粘性也会大幅提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24971f31742178ae5b31f036a24f6b.png)
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时一个C端品牌发布利好消息后,整个产业链的供应商都会受到带动。
在产品快速迭代的时代,传统的采购关系已难以满足需求,合作共研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正如那句“独木不成林”,当我们看到手中的产品、路上行驶的车辆不断进化升级时,其背后是一整条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展望未来,无论是新能源车产业,还是芯片等其他复杂产业链,产业共研模式都将持续释放强大的动能。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企业之间唯有紧密协作、深度共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会推动各产业自身的进步,更将为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产业共研的助力下,各行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不断改写未来的商业版图。
文本素材来源@小Li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