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即便是十万级别的预算,插电混动车型也进入了我的视野。经过一番比较,我最终选择了指导价为9.99万元的长安逸动PHEV 2025款 智慧新蓝鲸 145KM 战舰版。通过叠加购车基金及国补后仅5.69万-6.59万。而且购长续航车型限时享1999元抵6000元购车基金,另外全品牌置换补贴至高10000元,还有首任车主享价值4000元三电终身质保(首任车主,非营运),考虑到购车时的这些政策,感觉性价比尚可。实际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想和各位谈谈这台插混轿车在日常通勤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这车的外观设计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车头部分,那个占据了不小面积的多边形进气格栅挺显眼的,里面的网状结构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搭配造型比较有神的前大灯和日间行车灯,点亮后能清晰照亮前方。车身侧面线条看着比较顺畅,车顶向后略微下倾,带点溜背的味道。车窗轮廓用黑色饰条做了点缀,实际使用时玻璃升降过程也很平稳。外后视镜上整合了细条状的转向灯,而且我注意到它的车门开启角度确实很大,目测快有90度了,家里老人上下车确实便利不少。一条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车尾,增强了整体感。车尾那个贯穿式的尾灯在夜晚点亮时效果很突出,让人容易记住。后备厢的容积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是足够的,放些行李杂物没什么问题。

在亲身体验后,这套混动系统的优势确实比较直观。它由一台最大功率精确为72千瓦、峰值扭矩125牛·米的混动专用发动机,与一台峰值功率达到158千瓦的驱动电机协同工作,整体的驾驶感受令人满意。实际行驶中,车辆对加速指令的执行颇为迅速,当你需要快速提速并深踩加速踏板时,动力系统能即时响应,提供足够有力的加速体验,让驾驶者在并线或超车时更有信心。若选择纯电驱动,起步阶段尤其显得毫不费力,并且车厢内的静谧性控制得相当不错,为驾乘者营造了宁静舒适的内部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电池电量不高、系统自动切换至混合驱动模式运行时,不同动力源之间的衔接处理也十分平滑,几乎察觉不到任何闯动。长途旅行更能体现其设计思路:满油满电启程,先利用纯电模式应对城市或低速路段,进入高速公路后转为混合动力模式,此时动力储备让人感觉很充裕,无论是维持高速巡航还是在需要时进行加速超车,车辆都表现得轻松自如,毫不拖沓。

在车流密集的市区道路穿行,这台车的动力响应很直接,稍稍给一些加速指令,它就能很顺畅地跟上前方的车辆,不会有迟滞感。方向盘的设定手感不重,在需要频繁调整方向的拥挤路段,比如我上班所在的地方,连续的小角度转向和掉头都感觉比较轻松,长时间驾驶不易感到手臂疲劳,应对走走停停的状况也比较从容。驶上铺装良好的公路后,混合动力系统介入工作,能感到一股比较充沛的加速力道,超车并线时更有底气。此时方向盘传递的路感也变得更清晰,有助于掌握车辆动态。高速巡航时,车身姿态保持得相当稳健,让人能安心驾驶。


切换到纯电模式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时,车厢内的隔音做得不错,能有效隔绝大部分环境噪音,主要能感知到的是轮胎接触地面滚动的声音,整体氛围比较安宁。有次载朋友在城里转悠,我们正常音量交谈毫无障碍,他也觉得车内挺安静。当车速提升至大约60公里/小时,通过仪器的测量数据来看,车内噪音值维持在62.8分贝左右,控制得还可以。继续加速进入高速路段,能察觉到风声逐渐变大,同时发动机转速拉高后声音也会传入车内,不过这些声音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至于干扰驾驶。另外,在市区常见的蠕行路况下,它的制动系统反应很及时,并且制动力输出平顺,能够帮助车辆稳稳地减慢速度,减少了急停时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让跟车过程更为平稳。



车厢内部的储物设计考虑得比较周到。中控台下方设有一个开放式的格子,深度大约有10厘米,平时放手机、钥匙这类小物件挺顺手。换挡区域旁边的两个杯座带有防滑设计,行驶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时,水杯也能保持稳定。后排座椅的中央扶手放下后,也隐藏了杯座,方便了坐在后排的家人或朋友。座椅使用了仿皮面料,透气性还可以,长时间乘坐下来,背部和臀部没有明显感觉闷。中控台覆盖了触感较软的搪塑工艺材料。那块12.3英寸的屏幕显示效果不错,画面清晰度和色彩表现都挺好。实际操作中,点按各项功能的反应速度确实很快,根据体验,切换菜单、调取车辆信息或播放音乐时的平均响应时间基本都控制在半秒以内,用起来很流畅。车载系统自带了一些常用软件,并且连接手机映射功能时,稳定性也让人满意,日常使用感觉比较便捷。


这车的远程控制功能在实际生活中挺实用的。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我可以提前操作车辆。比如冬天出门前,大概提前十分钟用手机启动车辆和空调,等我下到车库时,车内已经暖和起来,免去了瑟瑟发抖的等待。夏天也是同理,这个预设温度的功能确实提升了舒适度。语音交互系统通过“小安你好”这个指令就能唤醒,我平时开车时用得挺频繁,想听什么歌或者调整空调,直接动口说一声就行,减少了低头操作屏幕的需要。车机系统还支持在线更新,厂家会不定期推送升级包来优化现有功能。经过几次升级后,语音识别的准确度和系统的运行流畅度似乎都有所提升。整体来说,这套车机系统的体验让我觉得挺省心,符合我的日常使用习惯。

车身结构给我的感觉是挺扎实的,了解到它在制造中使用了相当一部分高强度钢材。这种感觉在一次小意外中得到了印证:前几天在小区里挪车,没留意到后方突然出现的电动车,虽然踩了刹车但还是轻轻碰了一下。当时心里挺忐忑,怕留下明显损伤不好交代,但下车检查后发现尾部只有点轻微擦痕,几乎看不出来。这让我觉得车辆结构在吸收轻微碰撞能量方面做得还行,降低了损伤程度。日常驾驶时也能体会到车身整体的稳固感,比如在遇到侧向风时,车辆的行驶姿态依然能保持稳定,方向盘也不会因此晃动或跑偏,开着比较有信心。前后都有防撞梁的设计,也让人在面对日常难免的小剐蹭时多了份安心。

关于补能方面,它提供了快充和慢充两种方式。使用快充桩的话,大约0.32小时就能充入不少电量,对于临时需要快速补充续航的情况很方便;使用家用慢充则需要6个小时充满。值得一提的是电池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目前北方气温不高,按理说低温会影响电池活性导致充电变慢。但这车带有低温加热系统,我实际体验下来,在冷天充电,速度确实没有明显减慢,相比常温环境,充满时间大概只延长了10分钟左右,这个表现我挺认可的。基于这个低温表现,可以推测在炎热的夏季,电池的温控系统应该也能保证充电效率不会大幅下降,足以应对日常通勤和出行的充电需求。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驾驶,我对逸动PHEV这台车的整体印象是比较积极的。人们常说价格和价值挂钩,但在这台车上,我体会到了不错的性价比。它的定价虽然相对亲民,可无论是从车辆的组装工艺还是实际开起来的感受来说,都感觉挺扎实的。而且,它配备的那些功能都比较实在,不是花哨的噱头,在日常通勤或出行中都很管用。整体而言,这几天的体验让我觉得物有所值,所以想分享下这些真实的感受。不知道各位对这款车的具体表现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