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被杀,曹操竟问其父“你怎么瘦了”?

大力道历史 2025-04-24 08:32:34

三国杨修,出身弘农杨氏,簪缨世家。他本人也勤奋好学,二十出头到曹操的丞相府当主簿,曹操多次公开夸奖,杨修这个小伙子太有才了,幸好我们老曹家有曹植,否则就被比下去了。

曹操很喜欢杨修,但还是把他杀了。因为杨修这个人,特别自负,还爱出风头。

曾经有人送给曹操一盒糕点,曹操提笔写下“一盒酥”就出去了。不一会回来,看到杨修把糕点分给了众人,还说这是曹操自己同意的,因为“一盒酥”就是“一人一口酥”。

还有一次,曹操攻打汉中,战事不顺,但退兵还不甘心,就僵持着。一天傍晚,值班人员请示口令,曹操看着面前的烤鸡,随口说了句鸡肋。

将士不知何意,杨修却开始收拾行李,理由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王欲还也。”第二天,曹操果然宣布退兵。

杨修再一次猜中曹操的心思,还是战场大事,曹操心有忌惮。偏偏杨修还不知道收敛,参与到了夺嫡之争,给曹植各种出主意,曹操知道后心里不爽。

有一次,曹操让曹丕和曹植从邺城的城门出去,又嘱咐守门的士兵不准放行。曹丕听话,直接回来了。杨修却对曹植说,您是受魏王之命,如果他们不放行,就杀了。曹植听从杨修建议,就这样出城了。

曹操此时已经偏向曹丕接班,而杨修是曹植的人,还多次猜中自己心思,是个隐患。并且杨修还是袁术的外甥,不得不防。所以,曹操最终决定,杀人。

前面说过,杨修出身弘农杨氏,簪缨世家。他们家族很多人都在朝为官,杨修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以及高祖父,连续四代官至太尉,在东汉的名望可以与四世三公的袁家相提并论。

尤其是杨修的父亲杨彪,历史评价很高。

同时代的人,曹魏重臣满宠说杨彪“有名海内”,曹丕说他“故汉宰臣,乃祖以来世著名节”。后面的史学大家范晔说“杨氏载德,仍世柱国”。裴松之也说杨公是积德之门。

如此德高望重的一个人,曹操也不能轻易动。所以杨修只是自己被杀,杨家依然是名门望族,大家还是一个圈子里的。

话说曹操有一天遇到了杨修的父亲杨彪,竟然问了一句“你怎么瘦了?”这句话好嚣张,你把人家儿子杀了,反过来问你怎么瘦了?我去把曹丕杀了,然后问你怎么没胃口吃饭,这不是挑衅么?

但是没办法,曹操是魏王,别说杨修,汉献帝的皇后都被杀了,汉献帝也不敢说啥。所以杨彪也不敢不满,但要说你杀得好,我儿子自作自受,也说不出口。

最后,杨彪说了一句“愧无日磾 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日磾就是金日磾,原为匈奴王子,归降汉朝后特别谨慎,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从来不敢直视。汉武帝赏赐给美女,他不敢接受。汉武帝要把他的女儿接进宫,金日磾也是百般推辞,经常把别人眼中的泼天富贵拒之门外。

汉武帝喜欢这样的人,爱屋及乌,对他的几个孩子也很宽容。有一次他的长子弄儿在后面抱住了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吓坏了,狠狠瞪眼,把弄儿吓哭了。汉武帝还指责他,说就是玩玩你真扫兴。

在皇帝的宠爱下,弄儿一直无法无天,长大后甚至敢调戏宫女。金日磾发现后认为此事不能纵容,否则这个孩子肯定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他把弄儿杀了。

汉武帝知道后特别生气,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金日磾马上叩头解释,自己是异族,侥幸得到帝王信任,更应该谨言慎行。孩子多次言行无状,虽然陛下没有追究,但我们应该行为有度。

汉武帝是真的喜欢弄儿,现在人死了,他心疼的都哭了。但内心里认可金日磾的说法,从此之后更加器重他,去世前还任命金日磾为托孤大臣,命他和霍光一起辅佐刘弗陵。

杨彪在杨修被杀后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就是后悔了。杨彪这句话,没有愤恨,没有不满,有的只是自责和悔意。哪怕是多疑的曹操听完后也没有怀疑,反而是变了脸色。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而这个典故,也是成语“舐犊之情”的来历。

0 阅读:5
大力道历史

大力道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