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密薪制:能否推行?骚操作,还是神操作?

职事拒华而不实 2024-11-08 14:57:14

大家好,这一期聊薪酬当中的一种操作叫密薪制。探讨一下密薪制,是不是一种偷鸡摸狗的机制,是不是一种薪酬当中的“愚民政策”?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在想一个场景,某腐败官员在接受审判时,法官让其解释其巨额财产来源,他能否拿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无可奉告,因为我们是密薪制!

简单说,密薪制是企业内部一种薪酬保密的机制,每个人的薪酬,除了公司相关管理部门之外,只有自己知道。同时,实行密薪制的公司为了确保政策效果,往往会设置很多禁止条款,比如不得打听、不得讨论,否则会有内部的处罚,更有甚者直接开除。

如果你去问那些实行密薪制的公司,它会反复告诉你,密薪制的优点:避免员工攀比,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和谐,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我想说的是:真的吗?可能吗?

先直截了当表达我的核心观点,避免员工攀比,仅仅是个表象!实行密薪制的公司,真正的意图无外乎3个:降低人力成本、薪酬体系不合理的救济手段和薪酬任性的工具。

一、降低人力成本。密薪制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实行的是谈判工资,即招一个人,给多少工资呢,要一个个的谈。

比如公司招聘办公室文秘,人力掌握的最高限度不超过8000元/月,给张三谈的结果可能是5000,李四可能是5800, 王五口才好立场坚定,谈的结果可能是7500…假如按照统一的薪酬标准来执行,公开薪酬标准是8000,招聘3个人,每月需要支出24000元的工资;以上面假设的情况为例,采取密薪的谈判工资,只需要花费18300元。

就像那首老歌《让我悄悄蒙上你的眼睛》,“你来猜猜工资是多少…”

二、薪酬体系不合理的救济手段。这种情况最为常见。有些公司想进行薪酬的调整,尤其是给特定人员增加工资,又没有薪酬增长的体系支撑,说白了,没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但是事儿又得办!密薪制,把每个人“装进套子里”,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上耳朵…,就成为了很多企业的常规操作。

虽然看起来简单粗暴,但是作为一种薪酬体系不合理的救济手段,从这个点上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三、薪酬任性的工具。这个就不用多讲了,一旦密薪制,公司内部对薪酬合理性的监督就没有了,薪酬成为几个人手里的特权。不管他怎么发、怎么“造”…员工没有机会去监督和质疑!

客观上讲,密薪制以“保密”为由,确实给管理者带来很多“便利”。

但是从长远来看,密薪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把问题暂时埋藏了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只能使得问题越来越大。

这里不多说了,感兴趣可以参考中纪委在2021年3月的一篇文章《“密薪”背后藏腐败》

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03/t20210318_238095.html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这里不列举了)

下面针对性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有人说,密薪制没有违法《劳动法》,为什么不能用?

密薪制,只是一种操作方式,是工具属性,看怎能用,工具本身是无罪的。

从《劳动法》全文来看,确实找不到密薪制与其抵触的点。

但是咱们务实的讲,密薪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最根本的好处就是能节省成本:一个岗位,老板心理价位是8000元,招聘时,不给你说多少钱,问你要多少钱,最终薪酬确定是双方谈判的结果。

大家想想,这个空间就大了!有人谈到5500,觉得非常开心,有人谈到6400也不错,谈判能力再强、要的再多,顶天了也就是8000元。

也就是说,如果公开薪酬标准,8000是工资的下限,但是采用密薪制,8000就成为了上限!你说能不能省钱?

但是你要问我为什么要实行密薪制啊?你猜我会怎么说?避免员工攀比、员工安心工作、增加员工“幸福感”…

密薪制,对于国企而言,我只能说,非常挑战“一把手”的定力。因为密薪制的环境下,薪酬得不到有效的内部监督,非常容易导致胡作非为,从而滋生腐败。

第二:国企是否能够采用密薪制?

前面讲了,密薪制并不违反现行的《劳动法》。

但是具体到国有企业这个特定场景,还要看国资监管的导向。

直说了,我的个人观点,不建议国企采用密薪制。

咱们先从一个最简单的认知,不用讲政策、理论...国企是谁的?是国家的!国企领导只是“代为行使出资人”职责,经营的是国家的资产!不是董事长你个人的!员工从国企取得薪酬,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国企从事管理或者生产经营等劳动,合理合法的取得一定报酬。那我就问你了?你的“保密薪酬”,是“保”的哪门子“密”?“密”的是哪门子“薪”?(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除外)

再从政策层面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我不一一列举,仅列出两处,供大家理解国资的导向。

一、《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提出要建设“阳光国企”,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二、 《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号),提出“国有企业应调整优化工资收入结构,逐步实现职工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发放透明化。”、“将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情况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定期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监督。”所以,通过国企的政策导向来看,薪酬分配的公开、透明是国企薪酬管理应该着力的方向,而不是“悄悄蒙上你的眼睛”…

这里说一下,企业薪酬的公开和透明,不是指面向全世界、全人类,除了国企领导人薪酬需要按照要求向社会公布外,个人薪酬的公开透明,更多的是对企业内部而言。

具体每个国企怎么实现这种公开和透明,做法和尺度不一,看企业自己的抉择,但是不能走向“密薪制”这个极端!

最后,做个总结,民企和外资使用密薪制,我觉得可以理解,也不想说什么;国企使用密薪制,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必须这么做之外,其他的国企,我认为应该谨慎选择!

2 阅读:574

评论列表

影龙

影龙

5
2024-11-16 22:57

光明正大公平合理的薪酬需要保密么?谁要是有意见直接公开提出议论就是了。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2
2024-11-28 10:07

会一贵州磷化集团就是这样,一般工人就他妈的四五仟,叫你保密,一个小小的部门经理年收入就一百个w左右

职事拒华而不实

职事拒华而不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