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然而,曹雪芹的家门却在他生前就已经面临着败落的命运。这个曾在康熙朝鼎盛一时的家族,为何却在雍正即位后遭抄家之祸呢?

首先,我们要从曹雪芹的祖父辈说起。他的高祖曹振彦随顺治入关,为清朝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祖母孙氏是康熙皇帝玄晔的乳母,而祖父曹寅则是玄晔的侍读,因此康熙对曹寅十分宠信,委以江宁织造的要职,曹家也因此聚敛了大量财富。《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是全书中的重大事件,也是贾府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宫廷之中,从来没有过已入宫的妃子还能回娘家省亲的规定。此次事件,影射的其实是康熙皇帝的南巡。据史料记载,康熙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都住到曹寅府中。而曹寅为了接驾和侍奉皇帝,更是倾尽家资,甚至还挪用库银数十万两,为康熙营建宝塔湾行宫,在经济上造成了巨额的亏空,这也为曹家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康熙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对曹寅等人作出处罚,只是私下告诫他们尽快将亏空补上。面对如此巨债,曹寅心急如焚,却也无力弥补。最终一病不起,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死在扬州。曹寅死后,康熙先后命曹寅的儿子曹顒和四侄曹頫任江宁织造,同时又让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代管两淮盐差一年,用所得的银子填补曹寅生前的亏空。三年后,又查出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三十七万三千两,康熙只好再次做安排,让两淮盐政李陈常和李煦代为补还。

雍正即位后,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仅雍正元年,革职抄家了数十亏空钱粮的官员,李煦也未能幸免。但碍于康熙的情面,雍正并没有查办曹家,而是特许他将亏空分三年还完。在此期间,曹頫在操办的缎匹衣料时,办事不力,引发雍正对他的不满和失望。

雍正五年正月(1727 年),曹頫被密报玩忽职守、不理政事。雍正决定将曹頫召回北京当面考察和训诫,于是传旨,命曹頫接替苏州织造高斌督运的缎匹,送至京城。途中曹頫又克扣马夫银两,最终导致雍正“龙颜大怒“,下令将其交由内务府和吏部严审。曹頫在被撤职受审的期间,雍正又接到密报,曹頫转移财物、企图隐蔽,这彻底激怒了雍正皇帝。雍正六年二月(1728 年),曹頫家中财物被查封,重要家人也被缉拿。

从此曹家结束了近百年的"繁华盛事“,封存在历史的印记中。有人说,曹家是雍正打击父党的牺牲品,但以曹家的出身而言,还不足以到达资格卷入宫廷斗争的级别。其实,曹家的衰败并不能说是因为哪一点,有统治者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或许,在其开始的时候,已经注定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