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工作中,我在和一些企业老板交流的时候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公司内部哪部分比较欠缺?”
大多数老板回答的都是:“公司内部沟通方面比较欠缺,部门与部门之间、下属与上司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都缺乏沟通。”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我上一个公司在一个大公司,我所在的部门比较庞大,部门内同事和同事都是小圈子,有一次部门内员工小甲离职,临走的时候来和我打招呼,不一会我就听到旁边同事聊天,原来他竟然不知道部门内还有小甲这个同事,着实尴尬。
职场中的交流,分为两种,正式与非正式。
正式交流就是所谓的业务上的往来,包括电子邮件、会议、汇报等。
而非正式交流指的主要就是公司内人员之间的各种交流,时间、地点的没有限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午休时间的闲谈。
按照企业最健康的发展方式,午休时间,领导与同事之间聊一些生活上、工作上的小事件,甚至聊一些八卦,都是能凑促进企业融洽度的,但是现实工作中,这种情况却非常少见。
其实,类似的这种企业之间沟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周哈利窗模型(JOHARI WINDOW)来进行分析。
什么是周哈利窗模型(JOHARI WINDOW)?周哈利窗模型(JOHARI WINDOW),是对沟通风格进行评估与分类时最常用的模型,它将人在交流时的心理,根据对信息的"表达"和"反馈"分成四扇窗户,每一窗户都代表了一种与沟通有关的人格特征。
1、公共区(开放区)
我知你知。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信息,如个人身高、外貌、婚姻状况等。
2、隐私区
我知你不知。人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这部分信息,是自我防卫的心理。
3、盲点区
你知我不知。这种状况,是由于别人没有告诉你,或由于自己拒绝接受所造成的。
4、潜能区(未知区)
你不知我不知。包括了那些自己和对方都不知道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沟通无法进行。
所谓的沟通,其实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沟通中坦率公开自己的情感、经历和信息的程度,使盲点区和隐私区在可控范围内尽量缩小,提高自我表达的程度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馈程度,将公共区不断放大,从而实现“表达”与“反馈”的信息互通。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实中实现沟通的良性运转难上加难,大多数的员工在自己的座位上快速吃完午饭,基本上都是在刷手机、玩游戏、听歌或者倒头睡觉,互相之间交流都很少,更别提和老板交流了。
究其原因,其实还有“圈子文化”在作祟。
如何理解企业中的“圈子文化”?我们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中花果山是东海傲来国一个世外桃源,美猴王坐拥自己的天下,好不自在!但就是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在玉帝的眼中也只是投错胎的一只泼猴。
我们可以理解西游记中的天庭众神就是一个圈子,花果山猴子是另一个圈子,圈子和圈子之间是难以实现平等交流的。
企业中更是如此。
在企业中,老板和中层领导们构成一个圈子,普通员工之间构成另外一个圈子。虽然老板经常会发出这样的话,比如:“希望你们偶尔给我提提意见,随时都能和我聊工作、聊生活”,但是普通员工压根也不会和老板去聊自己的事,更何况在午休时间,巴不得休息一会儿,眯上一会,下午才有精力干活。
不过,我建议作为员工不要有这种拒绝交流的思想。
在企业中,虽然金字塔形的企业结构弱化了领导和同事之间交流的关系,堵塞了领导和下级交流沟通的渠道,最终导致交流越发困难。
但是作为员工,原本和领导交流的机会就不多,更应该把握午休这难得的机会!
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所以说,作为员工,要想提升自己,就要把握好每一次沟通的机会。
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锻炼自己的最好时间就是午休,所以我总结了几个建议和大家分享。
几个建议要想利用好午休时间实现和同事的沟通,甚至和领导的沟通,可以有几种方式:
1、施以援手
午饭时间,可以帮助同事热饭或者帮老板倒一杯水,利用这些机会与他们聊聊,增进彼此的沟通。
2、学会分享
比如自己带一些美食,或者推荐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小玩意给同事或领导,拉近彼此的距离感。
3、共同兴趣
找到自己和同事或领导的共同兴趣,利用午休时间与大家交流彼此的信息,获取共同话题。
总结在企业中,掌握社交技巧至关重要,利用好非正式交流的机会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同事和领导对你都不了解,及时业务能力再强,最终也只是一个工作狂,升职加薪的机会是留给全方位人才的。
职场中的闲聊其实是锻炼社交能力的最佳场合,不要把午休的时间都用在自娱自乐上,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时间久了,人际关系才能拓展,才能了解公司的方向,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