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苏联可不惯着,作死要挨揍,猎艳要挨打

拐蚂拐 2023-06-08 04:49:39

如今的欧美,多有黑人分布,拥有黑人血统的国家越来越多。

譬如法国,代表国家征战的足球队,几乎清一色的黑人球员,这也让世人不由感慨:真是像极了一支非洲联队,“高卢雄鸡”变“高卢乌鸡”矣。

随着黑人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国家的人种“黑化”,几乎已是不可逆。

譬如瑞典,由于近年大量黑人移民涌入,目前已占到总人口数的近两成,这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冲突。

在坐拥14亿“黑头发黄皮肤”人口的我国,目前约有150万名黑人居民,因而也有内行专家作出预测:未来有增无减,“黑化”已逼近。

但黑人也并非无处不在,俄罗斯极其广袤的国土之上,就鲜有黑人踪迹,这又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这得追溯至苏联时期。

上世纪中叶,随着二战尘埃落定,非洲“独立潮”呈井喷式涌现,并且他们在联合国里也拥有重要一票。

一个小国有了价值,就少不了会有大国拉拢。

时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博弈,拉阵营、扩实力,这个环节自然是少不得的。

可美国白人对黑人多带天生歧视,这也让美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在美国的衬托下,苏联对于非洲的态度自然是显得和蔼可亲得多,再加上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国际共产主义领袖的超然地位,不仅在二战锋芒毕露,又在许多尖端领域斩获颇丰,自然更容易获得许多非洲国家的好感。

为树立“国际领袖”的伟岸形象,苏联展现出宽容与大度,在拉拢非洲兄弟入伙的同时,也明确表示愿意支援非洲兄弟,并允许非洲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

赫鲁晓夫大手一挥,决定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建立一所大学——帕特里斯卢蒙巴国际友谊大学,扩大对非洲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并下令给予这些非洲留学生丰厚优待。

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初,前往苏联学习的非洲留学生暴增,比起去往欧美留学的人数更多。

对于这些留学生,苏联也很仗义,不仅是机票、学费、生活费全部报销,而且每个月还有90卢布的生活补助金,比苏联本土大学生能拿到的补助金高出三倍,甚至比部分苏联工人的月收入还高。

此外,苏联也给予这些非洲留学生充分的自由,不仅将整个苏联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免费开放,也不强行给他们进行意识形态输出,诸如苏共党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直接免修,爱学不学不强求。

可以说,该有的不该有的,苏联都给足了。

但偏偏,就总有人喜欢给脸不要脸。

作死,容易上瘾,一旦开始了就停不下来。

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但对这些非洲留学生来说,却成了“吃人嘴硬,拿人手长”,

在当时,非洲国家能够出来留学的大多非富即贵,也就是说,这些非洲留学生本就是精英子弟,腰包并不瘪。

故而到了苏联之后,他们依然有着一种“老子就是比你有钱”的自大,颇有些看不起当地的苏联人。

有一说一,彼时的苏联确实很强大,但却属于重工业极强而轻工业羸弱的“偏科式”强大,飞机大炮不少,吃喝玩乐不多,“软生活”较之欧美国家显然是落后的。

因而,这些大户出身的非洲留学生们虽是领着苏联的补助,但明显不把豆包当干粮,一边拿着高额补助金,一边抱怨苏联生活条件落后。

他们时常穿着在欧美才能买到的昂贵衣服,带着在欧美极为流行的爵士乐唱片,用苏联的补贴买着苏联人都买不起的美食与奢侈品,开始了在苏联的猎艳之旅。

由于二战之后苏联女多男少,加之非洲留学生经济条件好,也许还有一些较为过人的“长处”与“天赋”,少不了有苏联女生对他们投怀送抱,而非洲留学生们也是来者不拒,并且多多益善,反正就是玩。

沾花惹草倒也罢了,许多非洲留学生还时常酗酒斗殴,更有甚者作奸犯科,仗着留学生的身份为所欲为。

这显然会引起苏联人的不满,超国民待遇就算了,还想骑在本土人的头上撒野?赫鲁晓夫惯着你,老子可不惯着你。

渐渐地,只要是遇到非洲留学生勾搭苏联女同学,又或是遇到非洲留学生仗势欺人,苏联人都不再惯着,群起而攻,能用拳头说话的,就坚决不去浪费口水。

很多苏联父母,不仅担心自家白菜被猪拱了不说,更担心后代会变黑,也开始跟防贼一样地防着非洲留学生。

与非洲留学生好上的苏联姑娘,并不为人所喜,多多少少都要被骂“最贱的人”。

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在非洲留学生与苏联人之间爆发。

非洲留学生们一边享受特权,一边与苏联人发生冲突,吃着免费的饭,念着免费的书,转头一回到非洲,就开始对苏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开启了全方位“嘴炮”,并有不少人跑到西方媒体处,大肆宣扬自己在苏联所遭受的“歧视”。

苏联人很蛋疼,很生气,很无语,很积怨。

一般来讲,没有什么冲动与暴戾是天生的,除非是真的忍无可忍。

非洲留学生的乖张、放肆、蹬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的姿态,使得本就被“超国民待遇”几个字搞得窝火不已的苏联人更是怒气更甚。

从最开始的学生之间的相互冲突,逐渐延伸至绝大部分苏联人与非洲留学生的绝对冲突,并不需要积攒太多的怒气值,战斗民族本来就是一点就着的气性。

苏联的司机开始拒载非洲留学生,苏联的服务员开始拒绝为非洲留学生服务,原本只是站着吃瓜的苏联群众,也开始站了出来,揪住那些与苏联姑娘散步约会路过的非洲留学生,拉起就是一顿暴打。

冲突过后,赶来的苏联警察开始拉偏架,偏袒苏联人而拘留非洲留学生......

可以说,苏联人的脾性还是很烈的。请你们非洲兄弟来,不是让你们来当大爷的,吃我们的住我们的用我们的,却是吃饱饭了就砸锅,有这样做人的么?给你们脸你们就兜着,不想兜着那就别怪我们辣手无情,整张脸皮都给你扒拉下来。

从法理的角度讲,不能说苏联人做得全对,但偏偏这样的做法却很是让人看着舒坦。

就连校方也开始看不下去了,对于非洲留学生的要求愈加严格,而对于那些与非洲留学生保持过密交往的女生,也开始采取了直接开除的措施。

1963年12月,正是苏联天寒地冻的时候,加纳籍留学生埃德蒙·阿萨尔·阿多被人发现冻死于户外,经法医调查,在他血液中检测出大量酒精,这明显就是喝高了喝断片了,躺户外给冻毙了。

但这样的死亡结果,非洲留学生们并不接受,他们没有放过这次借题发挥的机会,开始聚集了数百人,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游行,声称自己遭到苏联人的压迫,高呼着要誓死抗议种族歧视。

更重要的是,这些非洲留学生们还借机要求,苏联政府必须提高他们的补助金金额,必须要给予他们更好的住宿环境。

而非洲留学生的这一次游行,也让欧美媒体如获至宝,立即展开唇枪舌剑,每招每式都往苏联身上戳。

焦头烂额的苏联官方终于忍无可忍,苏共组织部长告诉赫鲁晓夫,称非洲留学生对于苏联政府毫不领情不说,还时常与西方媒体大肆污蔑、批判苏联。

事已至此,赫鲁晓夫也不再忍了,第一时间驱逐了美国大使馆的非裔官员诺里斯·加奈特,理由是其煽动非洲留学生闹事。

此后,苏联政府先是取消了给予非洲留学生的优厚待遇福利,又再取缔了部分学生组织。

有不满,请回国。再闹事,就开除。敢犯罪,吃牢饭。

想要继续留下,就得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否则连跟小孩一桌吃饭的资格都不给。

再之后,苏联进一步提高了留学生的门槛限定。

想要到苏联留学?可以。欢迎。但必须具备一定的俄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政治觉悟,必须要接受苏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等课程的教育,否则免谈。

同时苏联政府也开始在学校内推行了“学伴制度”,让共青团员来监督、帮助那些非洲留学生。

当然,苏联的这个“学伴制度”与我们想象中的可能还是有些区别的,“学伴”虽然也负起学习上的帮带责任,但更多的是起到一个监督与管制的作用。

至此之后,苏联的非洲留学生数量,开始逐步减少。

这样的结果,没什么可说的,相看两厌。

中国有句老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这句话来看苏联的非洲留学生问题,其实也没多大问题。

无关种族,无关肤色,而是在这不同肤色、不同种族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三观,这些基本的东西如果不能彼此互容,那当然就得是“人以群分”。

以超国民待遇引入一些素质良莠不齐的、文化习俗与自身完全迥异的异族,兴许不会换来他们的真心,反倒是让他们更加看不起,他们或许一直在等待时机,等着倒打一耙,等着反戈一击。

种族之间的歧视,肤色之间的歧视,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恰如种族之间的冲突、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一样。

看一看如今的美国,如今的西欧,如今的中东,种族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难道不都是一直难以调和的么?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非是某个人、某个组织振臂一呼就能解决,与其想着怎么喊口号,倒不如先去找到其中的主要矛盾,只会抬头看天,走起路来大抵是会摔。

对与错,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苏联对待非洲留学生强烈的前后态度反差这个事情,有人说苏联干得漂亮,有人说苏联缺乏包容。

至于怎样的理解更为靠谱,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问问我们的黄土地,它们对于玉米、番薯这样的外来物种,究竟是欢迎还是不欢迎?

当然是欢迎,因为这属于引进,是能给我们填饱肚子的。

问问我们河里的本土鱼,它们对于鳄雀鳝这样的外来物种,究竟是欢迎还是不欢迎?

当然是不欢迎,因为这属于入侵,是会给我们的河流带来灾难的。

以物喻人,也是如此。

2 阅读:87

评论列表

一条枪

一条枪

2023-06-08 07:27

自身国民强大才是出路

拐蚂拐

拐蚂拐

后来,渐渐地没有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