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对孙权进行了极高的评价。可是同为三国的领主,孙权的能力似乎和其他二位有些差距。
刘备和曹操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打下了自己的土地。而孙权则是由于自己哥哥孙策的意外身亡,继承了东吴,从履历上比和其他二位逊色不少。
曹刘耳热身经百战,领军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作为将门之后,孙权也曾亲自统领过大军。
合肥作为东吴向北发展的必经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孙权也很看重,所以亲自率军进行了四次合肥之战。
第一次本是曹操赤壁刚败,合肥守军空虚之际,只有守军1000余人,守将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张喜。可是就这样在快成功之际,听到了曹援军四万的假消息,吓得直接撤军了。
第二次,孙权又逮着个机会,刘备与曹操在汉中打得火热,合肥守军又不多,孙权再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这次他遇到了张辽。刚到合肥张辽就给他来了个“见面礼”,带着800士兵,一路杀到了他的麾盖之下。
孙权被张辽吓了一跳,此后两军僵持数天,孙权发现根本打不下来,于是决定撤退。这次张辽又送给他了一个临别礼。张辽带着人埋伏在逍遥津伏击,大破敌军。险些生擒了孙权。
这次大战张辽杀出了赫赫威名。孙权不仅损兵折将,自己还差点遇了险。此后被张辽吓得长期不敢再打合肥。
时隔十余年孙权再次攻打合肥,这回威震逍遥津的张辽不在了。不过这次就输得有点搞笑了,因为合肥新城离水太远,孙权犹豫不决了20多天才下船。刚一上岸,就被满宠带着6000士兵伏击,这次又没打过。
一年之后,孙权应蜀国之约再次攻魏。满宠高兴坏了刷战绩的又来了,他带着几十个壮士火烧了孙权的兵械库,还射杀了他的侄子。孙权吃了大亏又听到魏明帝亲自带着大军来了,于是再次撤退。
四次合肥之战,每次都是以多败少,成为敌方刷战绩的好地方。由于每次都号称10万大军,孙权又被后人戏称为“孙十万”。
在做人方面孙权也不厚道,孙权称帝后追封其父帝号,却只封其兄为“长沙桓王”。孙坚死的时候只留给了年轻孙策一个玉玺。整个江东都是孙策所打下来的,周瑜,张绍等也是孙策老臣,孙权只是坐享其成,不封帝号有点说不过去。就算之前未有人追封兄弟的例子,可孙权却只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候,后然来又无缘无故改封为上虞候,降了个档次。
孙权到了暮年则更为的昏庸,逼死了战功赫赫,拯救过东吴的陆逊。由于自己管教不利,形成太子之争。废除了品性善良的太子孙和,导致国本动摇,也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伏笔。
尽管孙权有着诸多缺点,可在这乱世之中,能一直坚守江东,也有着自己的本事。只是在这豪杰并起的时代与别人相比稍显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