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

鸿鹄之志从国始 2025-02-05 14:00:49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陆地国土面积约为1710万平方公里。这大致相当于我国与澳大利亚面积之和。俄罗斯东西横跨东经30°到东经180°、南北纵横北纬50°到80°。整个俄罗斯国土的东西距离横跨10个时区。俄罗斯最东点与最西点的时差为9小时。当白令海峡沿岸已是暮色黄昏之时位于欧洲部分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还没吃午饭。这还仅仅只计算了俄罗斯的陆地领土。如果再把俄罗斯的海域算上总面积可达2466万平方公里。事实上俄罗斯目前的领土面积比起历史上的沙皇时代、苏联时代还有所缩水。

俄罗斯国家的前身是偏居东欧平原一隅之地的莫斯科大公国。那时莫斯科大公国只是蒙古金帐汗国的一个附庸国。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统治者。莫斯科大公国趁机利用蒙古人的威势削平群雄从而得以逐渐征服其他罗斯公国。到了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终于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当时在位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曾迎娶过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从此莫斯科的统治者就以继承拜占庭帝国正统的“第三罗马”自居。莫斯科大公的头衔改成了沙皇。

莫斯科大公国由此升级成为沙皇俄国。伊凡三世、瓦西里三世、伊凡四世三代沙皇先后征服了诺夫哥罗德、特维尔、普斯科夫、梁赞等罗斯公国以及从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此时俄国的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自从1598年征服了失必儿汗国后俄国人已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进入到西西伯利亚平原。这时的西伯利亚并没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原始部族。俄国人用火绳枪征服了这些西伯利亚的原始部族。

翻开俄罗斯地形图不难发现俄罗斯领土在地形上惊人的一致性:整个俄罗斯国土呈长方形分布,而在叶尼塞河以西分布着广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这是两块缺乏天然地缘阻隔的开阔平原。即使是作为欧亚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峰。尽管乌拉尔山脉蜿蜒长达2000公里,然而其最高点海拔也不过1895米。这一高度甚至还低于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和恒山。我们不妨试想在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华山、恒山就不是诸侯国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换句话说即使华山这样的天险在数千年前就能克服,那么显然乌拉尔山脉也并非不可逾越的地理屏障。

囊括如今大半个俄罗斯的欧亚平原是被一条从黑海伸展至太平洋的天然边界所围绕的,而在这条天然边界内部几乎不存在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这使俄罗斯人能极为方便地一路向东推进到环绕欧亚大平原的天然边界地带。这条天然边界由连续不断的一系列山脉、沙漠和内海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高加索山脉、里海、乌斯秋尔特沙漠、咸海、克孜勒库姆沙漠、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山区、天山山脉、蒙古戈壁和向东延伸至太平洋的大兴安岭。围绕欧亚大平原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风和来自印度洋的温暖季风。

这使得西起波罗的海、东至太平洋的西伯利亚地区整体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酷寒。气候的一致性和地形的一致性同样利于俄罗斯向东扩张,因为他们得以在气候环境大体相似的情况下一直稳步推进到太平洋沿岸而不至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1601年沙俄探险家康德拉特、库罗奇金沿着叶尼塞河下游驶入大海侵占了皮亚辛河河口一带。1633年伊凡·勒布罗夫和伊里亚·彼尔菲列夫沿勒拿河顺流而下抵达北冰洋。在此后11年中沙俄完成了对西伯利亚北部沿海一带的扩张。

从1632年起沙俄在雅库茨克据点不断尽力向东扩张。截至1637年俄国人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此后沙俄在向南方黑龙江流域扩张的过程中与清帝国迎头相撞。双方的碰撞以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为标志暂告一段落。这时的俄罗斯已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人烟稀少的苦寒之地。偌大的俄罗斯竟没一个终年不冻的出海口。尽管俄国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然而北方航线在那个不具备破冰技术的年代几乎没什么利用价值。一代雄主彼得大帝上台后为俄罗斯制定了争取出海口的既定国策。

1695年春彼得大帝亲率3万大军远征土耳其,但由于缺乏舰队而遭遇失败。1696年彼得大帝在效法西欧创建新式海军后再次出征土耳其。这次他成功征服了亚速夫地区。1700年彼得大帝迫使土耳其以签订和约的形式承认俄国对亚速夫的占领,但黑海海峡的制海权仍掌握在土耳其手中。在1700年至1721年的大北方战争中彼得大帝又拉拢波兰、丹麦等国战胜了北欧强国瑞典。北方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得以占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彼得大帝在新占领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了俄国的新首都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为俄罗斯奠定了同时向东打开太平洋出海口、向南打通黑海出海口乃至进入印度洋的宏大目标。后来俄罗斯果然就沿着彼得大帝设定的目标进行扩张。1741年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率领一批俄国水手从西伯利亚出发向东寻找新大陆发现了如今的阿拉斯加。1745年俄国人在阿留申群岛建立了狩猎基地。1784年俄国人在科迪亚克岛建立了第一个永久定居点。到1799年为止俄国的触角一直延伸至如今阿拉斯加东南海岸。1799年后俄国各种经营美洲贸易的公司联合组成俄美公司并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

1811年11月俄国人在圣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罗斯河旁建立了罗斯堡。截至1819年俄国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随着美国兴起之后俄国逐渐放弃了自己在美洲的绝大多数殖民地。186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后退出了美洲。彼得大帝之后俄国又出了一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从1772年到179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使已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从此在欧洲地图上消失达123年之久。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对土耳其的战争则使俄国获得了克里米亚等地以及黑海出海口。

19世纪后期俄国再度掀起领土扩张高潮:从1858年到1881年到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让了150万平方公里领土,而大约同一时期沙俄还在中亚吞并了相当于半个美国大小的领土。1914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面积已扩张到2288万平方公里。沙皇俄国在向乌克兰、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等地扩张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在与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的战争中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等地的苏维埃政权并肩作战。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沙皇政权崩溃后波兰、芬兰等地的独立使苏联国土面积比起沙皇时代有所缩减,但大体上苏联仍基本得以维持沙皇时代的主体疆域。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而苏联则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名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地区。1939年10月苏联又以芬兰国界距离列宁格勒过近为由提出领土置换,然而遭到了芬兰方面的拒绝。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联方面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赢得了惨胜。

芬兰方面担心战争长期化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破坏。最终双方于1940年3月12日媾和:芬兰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连同维普里城、维普里湾、拉多加湖西北岸、马尔卡日尔维以东领土、雷巴奇和斯来特尼半岛的一部分以及芬兰湾中的一些岛屿割让给苏联。1940年6月苏联政府分别照会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要求三国改组政府实行大选和让苏联红军自由通行,随即30万苏联红军进入三国境内扶植起亲苏政权,随后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同年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北布科维纳两地移交给苏联。

1940年6月30日苏联出兵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1940年8月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将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而比萨拉比亚则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1945年二战结束后对芬兰、波兰、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领土调整使苏联增加了近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根据二战后期同盟国方面在雅尔塔和波兹坦两次会议上的决议:所有奥得河-尼斯河一线以东的地区都不再为德国所有。这使德国东部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划入波兰。与此同时苏联通过《波苏疆界条约》以法律形式获得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领土。

这使得苏联、波兰、德国三国的领土来了一个整体西移。在确定苏波边境的过程中苏联从波兰获得的东普鲁士地区中要来了北部的柯尼斯堡。苏联将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以纪念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苏联极其重视这块波罗的海前哨基地。苏联并未将此地就近划入立陶宛加盟共和国,而是将其划入了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联得到加里宁格勒后将当地的德裔居民驱逐,同时迁入大量俄裔居民,于是此地迅速俄罗斯化了。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成为了俄罗斯联邦的飞地。

1954年原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被划归乌克兰。此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还不是独立主权国家,而是苏联的两个加盟共和国。这次领土变动更像是苏联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划调整。等到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就成了乌克兰领土。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约76%的领土。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实际控制了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两个自治共和国,但俄罗斯并未宣布将这两地并入本国领土。2014年2月的一个清晨30多名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手持拉斯尼科夫冲锋枪、狙击枪冲进位于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政府和议会大楼。

这些武装分子迅速解除了大楼里的安保武装,接着大楼上就升起了俄罗斯国旗。2014年3月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正式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尽管目前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定位仍存在争议,然而俄罗斯国内法已认定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俄、乌两国矛盾的积累最终在2022年引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迄今为止俄乌冲突仍未结束且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俄罗斯在2022年以来的军事行动中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

2022年9月乌东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公投入俄。这四个州的面积加起来约为10万平方公里。2022年9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东四州领导人完成了入俄条约的签署。2022年10月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举行全会全票批准了顿涅茨克等四州各自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的四项条约,全票通过了接纳四地区各自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的四项宪法法律草案。至此乌东四州加入俄罗斯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目前这一地区的情况与克里米亚类似:国际上对这些地方的主权定位存在争议,但俄罗斯认为这些地方就是自己的领土。

1 阅读:47
鸿鹄之志从国始

鸿鹄之志从国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