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班味”的年轻人正在想方设法地将它洗掉

荣轩康康 2024-05-28 19:56:40

在这个快速更新迭代的世界,年轻人身上的“班味”似乎越来越浓重。这种班味,并非仅仅指工作时间和地点的多样化,更多的是一种由工作带来的“独特气质”和责任感。它既是年轻人投入工作的标志,也是他们面对挑战、追求梦想的体现,更是“被摧残的证据”。

一股“班味”的年轻人

图源网络

《我的阿勒泰》的作者李娟在接受采访中提到,“年轻的秘密是不上班”。很多人以为“班味”跟“累丑”是一个意思,但后者一般只描述黑眼圈、蜡黄脸色、双目无神这些表面特征,而“班味”则是打工人从内而外透出的一股“萎靡”。

有人说,“班味”是冰美式的味道、大饼的味道、被甩锅的味道以及羡慕别人休假旅游的酸味……即便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上班几个月后,所有的清澈天真都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就是没有了光的眼睛、迟钝的味觉、呆滞的神情,还有“嵌入大脑的肌肉记忆”:“1”、“收到”、“这个我们再优化一下”……

这两个地方,“班味”浓度最高

早高峰、晚高峰的地铁和办公大楼的电梯是“班味”浓度最高的地方。早上,睡眼惺忪的打工人步履飞快地赶地铁,为的就是每月为数不多的全勤奖金。下班时又匆匆忙忙回家,为的就是赶紧离开公司大楼,脱下打工人的“外套”,找回自己。

为了驱散班味,打工人绞尽脑汁

前段时间,“20分钟公园效应”受到了追捧,意思是到公园或者户外草坪等地方休息20分钟,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放松方式。有不少网友表示,“公园20分钟治好了精神内耗”。

其实这个效应最早起源于某杂志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如果每天抽出短暂的时间到户外,即便是躺着、坐着,不做任何运动,都会感到放松。即便只是待在能接触大自然的地方约20分钟,也能够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也有人说“摆脱班味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上班”、“辞职是最好的医美”,但现实是很多人都不能失去这“五斗米”。所以有人选择除了上班,其余时间绝对不靠近公司大楼附近,也不会坐通勤路线的地铁,上班时穿的衣服在休假的时候也绝对不穿。

从身体到精神,年轻人确实正在积极探索各种方式来对抗生活中的压力和“班味”。这些新现象的出现,背后是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重视和追求。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满足,更加注重精神上的富足和情感的表达。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找到与自己和世界的和解之道,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结语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都是不同的。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享受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每一次约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参考资料:

[1] 年轻人躺草坪“散班味儿”,“公园20分钟效应”受追捧

[2] 只要上过一天班你就脏了,“班味儿”这辈子都洗不掉



0 阅读:14

荣轩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