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以其独特的祭祀文化,为周王朝的“礼仪”和“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春秋战国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秦、汉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族,而在此基础上,孔子的“儒术”也推动了中华统一;“五四”的“新文化”,创造出了中西结合,古今交融的“新文明”,这是当今中国实现“自立自强”和“富强”的思想根基。然而,究竟什么才是“文化”,这一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
在此我们来看看语源,中国的“文化”究竟是何物呢?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从这种意义上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也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的真正的文化,了解她和西方的文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什么区别。
首先从“文”字谈起。“文”这个词,是一种类似于“文”的东西,也就是一种由无数线条交织而成的图形,代表着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就像是一种古代的语言,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创字的原意,“文”,指的是古代岩壁和甲骨上雕刻的一种象征,因此,说文就是用来表达事件,事实,信息的符号。这是第一个原因。
语言是一种审美。传说中,有一位先贤,在人类文明开始发展的时候,他仰望天空,看到天空中有许多美丽的白云,这就是那句话,叫做“风雨欲来,云卷云舒”。向下望去,就能看到美丽的山河,看到美丽的大地。在观察自然人文、历史地理、人事故事,以及建筑服饰、体型体貌乃至意识精神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共性,那就是各种不同的图案,就是一些美丽的线条的形状,这种形状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文”,可以表现物质,也可以表现灵魂,所有的表现形式都让我们觉得是那么的实际,那么的美好。于是,便用了一个“文”字。这就是文字的开始,也是文明的开始。
因此,“文”一词的本意,其实就是美,更多的是一种让人看起来更有感觉的美。因此,所谓的“文”,其实就是图案,我们以后的诗歌,绘画,文字,书法等等都有图案,都是用来表现一种形式美的“文”。若能抓住“文”一词美丽图案的原意,便可了解中国的文化特色。中国文化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审美情趣,以及人间生活的舒适适意。中国人注重的是“生活”,即“生,活着”,并且要美,要健,要富,要自在,要有诗意。中国人是为生命的美丽而创作的,正是由于生命的美丽而创作出了诗歌。
中国是一个注重生活的、审美的、诗化的民族,它讲究在天人合一、心物合一、内外合一的基础上实现心境的自由,心性的修炼,灵魂的震颤,并在生活中寻求一种审美的感受。古代曾说过“诗言志”。所谓“志”,即“读书人之心”。诗歌是“文”的“心”,是抒发心灵情感的事物,是美“文”的最恰当的承载,也是美的最好的体现。
接下来,便是“化”字。“化”字,代表着两个人的意思。在照片的左侧,一个人仰面而立,而在右侧,一个人仰面倒在地上。从左边到右边,代表着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是人生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变化。金文将甲骨文中右侧的“人”,改为“匕”,因此“化”的字眼非常可怕:左侧的“人”,右侧的“剑”,由此延伸为“革新”、“改良”、“新陈代谢”。因此,“化”是一种运动,一种自然的法则,一种进步,一种变化,就是说,老东西消亡,新东西产生,这是一种“辩证法”。这就是最初的“化”。
所谓“新”,就是拆散,化繁为简。我们一般都把它叫做“分析”、“分解”,或者用一种更有哲理性的说法,叫做“解构”。此为“化”之二义。“化”,从整体上讲,是一个变化、改变或消亡的过程,又是对新事物进行重组和创新前的一种行为和过程。
人为何要“新”、“化”?将大化小,将全部化为局部,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地掌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使我们的理解更为精确,从而使我们在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其目标是将具体的、现象的、支离破碎的事物以自己的思想方式进行“建构”,并将其以一种抽象化的方式进行重组,以一种抽象化的方式表述,以一种理论的方式展现。随着发展的进步,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变化。“化”字,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