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人庆 芦千文
摘 要: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需要与集体经济市场实现机制相叠加的农民共同富裕转换机制。基于鳌角石村具有延续性和可持续性的集体经济案例解析发现,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不在于形式上扩大集体经济在村庄经济中的占比,也不在于直接增加村民收入,而是坚持以村民福祉为导向发展集体经济,发挥集体经济促进持续增收、村庄建设、村民服务和乡风文明的作用,最终为农民物质和精神都富裕提供支撑。以村民福祉为导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关键是村级组织负责人及团队的道德文化、领导能力以及村民有效参与、福祉关联的治理结构,推动集体经济在处理好与市场经济、农民增收、福祉改善等关系的同时,围绕营造宜居宜业的村庄发展环境发挥作用,凝聚起村民对集体经济的向心力和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示了未来方向和创新指向。
一、引言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系到农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关键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富裕富足生活的内涵和质量。未来应更多关注农村集体经济在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那应该怎样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研究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直接贡献[2]。因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机制设计,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举措是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集体经济制度基础,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3]。理想设想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比传统农村集体经济,主要是经过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集体产权不清晰、主体地位不明确等问题,能够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参与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是从国家层面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立完备的法律基础,推动从成员权本位向股权本位转变,将特殊的集体经济体制转换为一般的市场经济体制[4]。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未改变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权属主体分散的公共产权性质,也没有解决股权、成员、管理的封闭状态与应对开放性市场竞争要求之间的矛盾[5]。这使得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个案,一方面,可能不能如期顺利发展,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即便顺利实现发展壮大,也因治理机制不健全、规范管理不到位等,不能将集体经济积累转化为农民收入和福祉。这在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历程中有着充分体现。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引致农民共同富裕。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过不同时期制度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行政村为边界的集体经济基本单元[6]。这样,农村集体的范围和边界上就与行政村的村民(户籍在村)基本重合。理论上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利用集体“共有”的资源资产从事扩大再生产或参与市场经济,实现不断增值和积累,进而转化为集体成员收入和福祉的过程。因此,理论上和理想状态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共有向共富的自然演变过程。
弥补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是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的关键。目前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产权角度展开。如基于集体产权与个人产权的关系,将以具有身份依附性、社区封闭性、不可交易性的成员权为本位的集体经济组织称为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将以具有现代契约性、可流动和可交易的股权为本位的、可以完全参与市场竞争和开展经营活动的集体经济组织称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4]。更多研究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理解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形态[7]。这本质上都是基于新古典主义模型假设和新制度经济学观点作出的逻辑推论,即个人能够作出福利最大化的选择。然而,共同富裕属于社会选择结果。阿罗认为任何用来将个人偏好整合为社会选择的机制在最小的集合内都会产生矛盾2。这就需要一个超越个人价值的社会选择机制,以达成社会选择的合意结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新型化”改造,要达到促进集体成员共同富裕的目的,需要处理好两个重要的关系,一是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主要是集体经济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二是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福利改善的关系,主要是集体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作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共同富裕绝不能仅仅理解为收入均衡,更需要指向福祉均衡。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收入层面上,更多还体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虽然收入持续增长是基础,但生活富裕、福祉富足才是根本,体现在收入水平、就业创业、生活状态、公共服务、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单是通过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来发展壮大,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完善分配和治理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合理选择发展领域,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比较优势,为农民富裕富足生活创造条件、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理论梳理和研究总结,需要从实践中寻找案例证据,以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立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和政策提供参考。自从农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普遍建立高级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就成为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出现了很多延续至今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其中不少是通过内生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在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理论研究、制度提炼、经验总结和政策参考价值。研究这样的案例,对于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探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前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由共有向共富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庄案例,以定性研究的方式,梳理该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揭示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启示和建议。
二、具有延续性的典型案例:鳌角石村鳌角石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下辖行政村,位于鳌山卫街道西偏北4.5公里,天柱山脚下,崂山北麓,村庄生态环境优美3。鳌角石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曾经是“沟深田薄鬼见愁”的贫穷村,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齐鲁乡村振兴样板村。目前,鳌角石村共有626户、1 818人,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鳌角石村村容村貌整洁美丽,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和教育中心,发展起现代农业和特色文旅产业,村民获得持续增长的收入来源,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过上了充满幸福感、获得感的富裕富足生活。鳌角石村与一些集体经济“明星村”不同,虽然也是各个时期的先进村、典型村,但它不是一个超级村庄,也不是过度依赖政策扶持的盆景村,而是经过数十年多代村民接续努力、共同奋斗、自立更生发展起来,具有可持续性的集体经济和村域经济发展案例。鳌角石村的集体经济和村域经济发展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展现着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新中国成立前,鳌角石村以“穷山恶水、山多地少”闻名,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极差,属于即墨县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全村1 400亩耕地被九沟、五岭、十三个山头分割成5 300多块小地块,旱涝频仍,亩产仅160斤,村民生活极其贫困。新中国成立后,鳌角石村开始新的发展进程,1961年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带领下,鳌角石村民修地堰、治河道、挖平塘、修水渠,用十几年的时间,修建了总长4.5万多米的梯田石堰、4万多米的水渠和地下管道,将“瓢一块、碗一块,块块露着石头盖”的破碎山地,改造成了七大块平坦整齐的“人造小平原”,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米粮川”,97%的耕地实现了农耕机械化、灌溉自流化、种田科学化,做到了粮食亩产2 000斤。同时,鳌角石村坚持农、林、牧、副和文化教育、村庄建设全面发展,成为当时即墨县粮食亩产第一名、第一个吃上白面馒头、第一个通电、第一个全村使用自来水的农村村庄。鳌角石村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东西和南北两条主干道两侧矗立着上千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水杉树。鳌角石村创办过20余家企业,均以“鳌福”命名,意为“让所有村民都过上幸福生活”。其中,创立于1978年的青岛鳌福机械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从事大车举升机、汽车升降平台及货梯等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化规模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在汽保行业的领先地位。进入新时代,鳌角石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茶园、苗木基地、多肉植物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走上了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这些都与鳌角石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三、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历程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高级社为起点,始终存在着政府推动的外在集体化和农民自发的内在组织化两种相互缠绕的发展演变历程。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多种组织形式、发展机制变革,具体到每个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层面,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演变轨迹和发展形态,其中只有少数村庄实现了集体经济延续性、内生型的持续发展壮大。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以内生的发展需求为主导,外部制度环境变化为助力,呈现出具有延续性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探索发展阶段:1956—1978年经过土地改革,鳌角石村民获得了土地——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然而,细碎的耕地、落后的技术、贫乏的资料,让村民难以靠自己发展起来,想过上温饱的生活异常艰难。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开始推行合作化,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多种产业。鳌角石村既紧跟形势,也顺应需求,顺利走上了集体经济发展道路。1951年初,青年李云强组织6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李爱昌带头成立了第二个互助组。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确立了由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合作化道路。1954年春天,鳌角石村成立了第一个初级社,1956年顺利升级为高级社。高级社的成立是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形成的标志,自此鳌角石村走上了以集体生产为主线的发展道路。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鳌角石村成立生产大队,1961年3月鳌角石村重新单列为行政村,并成立了鳌角石生产大队,同时鳌角石生产大队党支部成立,李爱昌当选为第一任书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在鳌角石村建立后,集体经济组织稳定下来,一直延续到实行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这一阶段,鳌角石村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实现了从穷村向富村的转变。
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1956年,鳌角石村高级社成立后,组织村民从改土治水积肥入手,使粮食产量达到亩产400多斤。1961年,鳌角石生产大队及党支部成立后,以党员队伍为骨干,组织村民在山岭中开辟良田,修建水利灌溉系统,修整塘堰、治理深沟、平整土地,到1963年整修了几百亩山地,建起了两座小型水库,粮食亩产突破了800斤。到1969年新增耕地面积500亩,粮食亩产达到1 800斤,成为当时全县1 000多个村庄中粮食单产最高的村庄。1975年,粮食亩产达到1 850斤。粮食持续增产与重视学习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有关。鳌角石村主动外出学习,联系科研院所和农技部门,更新小麦品种,实行合理密植,推广玉米和大豆、花生间作,加强田间植保管理。
二是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村民收入,丰富生活产品。粮食产量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却并未提高,尤其是收入增加有限、生活消费匮乏。在坚持“以粮为纲”的基本原则下,鳌角石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开辟菜园、果园,种植各类蔬菜和水果,在沟头崖岭种植芝麻、高粱、烟草以及扫帚草等。同时,组织村民发展石材、编织、修配、养殖等多种副业,副业纯收入达到40万元/年,既增加了集体和村民收入,也丰富了村民生活消费品。通过发展副业,特别是村办企业,提高了工分值,调动了村民参与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以1963年通电为起点,副业由手工作坊转向乡村工业,办起了面粉加工厂、砖瓦厂等多个村办企业。1978年,还投资12万元建设了村集体工业企业——锚链厂。
三是实行科学管理,公平合理分配,激发内生动力。鳌角石村在提倡党员带头奉献的同时,也通过科学管理和公平分配激发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党支部要求党员做表率,起先锋模范作用,李爱昌任即墨县县委副书记时还抽空回村参加劳动。觉员干部带头发展生产、治山治水,早出晚归,起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同时,也注重采取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和按劳分配制度,激励村民参与集体生产,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鳌角石村石头资源丰富,从石匠组到打石队再到基建队,发展起集体经济的重点产业。1968年成立基建队后,把全村石匠组织起来成立打石头、推石头、垒石头3个队,为全县修路、建房。农业生产配置了脱粒机(1963年)、拖拉机(1973年)等,成立了机械班,负责抽水、脱粒、机耕等。1975年,修建河坝护坡时,采取了一个小队分一段的“包干制”。
(二)顺应家庭承包制改革的转型过渡阶段:1979—1984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序幕在农村拉开,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制改革迅速普及。1982年初,即墨县实行“大包干”的村只占村庄总数的3%,到年底达到了93.4%。作为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特别是通过集体化实现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大部分村民已经在村办企业就业,实行包产到户会影响鳌角石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村庄规划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各方压力之下,鳌角石村于1983年3月才实行包产到户,但并没有盲目跟风,没有把牲畜、机械等集体资产简单地“一分了之”,而是反复研究讨论、尊重村民意愿,选择了兼顾集体经济和包产到户的方案,并顺应经济形势变化、抢抓农村改革机遇,推动集体经济 “承上启下、稳定发展”。
一是有所分有所不分,坚持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势。鳌角石村的包产到户方案,做到了适合分到户的就分到户,适合集体统一经营的,坚持继续由集体统一经营。首先,把耕地分为口粮田和劳力田。口粮田实行民主定级、以级折亩、人人有份、尽量集中,满足村民分田到户需求;劳力田确定上缴基数,实行统一耕种。其次,果园根据树龄和产量随行就市交现金。最后,机井、电机等机械设备和水库、管道等水利设施,继续由集体管理,统一使用和维护,专业队伍承包,以避免闲置浪费。集体统一管理水利设施,村民免费浇地,保证了水利设施的完整性、安全性。在前一时期修建的水库、平塘、管道等至今仍基本完好,发挥着蓄水灌溉作用。
二是有所变有所不变,坚持推动村办企业继续发展。兼顾集体发展和包产到户的措施,尽可能地保留了集体经济家底不受损失,农田水利等集体设施不因包产到户而被破坏,农业现代化进程不被中断,为继续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基础。鳌角石村在继续办好锚链厂、面粉加工厂等原有村办集体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创办新的村办集体企业,如地毯厂、家具厂,保持了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趋势。为了适应承包制改革需求,处理好承包制和集体经济的关系,鳌角石村制定了收入分成和资金使用制度,调动承包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积极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促进了村办企业加快发展。高峰时期,村办企业达到20多个。
(三)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1985—2012年家庭承包制改革在农业领域普及后,承包制迅速在农村各领域推开。以承包制推开为标志,农村市场化改革迅速深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这一时期多数村庄集体经济不断弱化、集体资产和企业逐步改弱不同,鳌角石村始终把握住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实现了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鳌角石村坚持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集体经营思路,瞄准城乡居民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产业持续发展。1983年,实施分田到户改革时,粮食亩产已达到2 000斤。1984年,村党支部换届,李淑昌接任党支部书记。当时,青岛市实施“菜篮子工程”,芋头出口需求旺盛。李淑昌试种芋头成功后,让党员带头种植芋头。1984年,小麦公粮收购价0.18元/斤,余粮收购价0.25元/斤,芋头收购价比小麦高出三到五倍,村民纷纷参加种植,到1995年发展到了1 000亩,每亩收人3 000~4 000元,带动了周边村庄种植芋头。青岛市外贸部门在鳌角石村设立芋头收购点。村集体统一收购,现场付款,直接交给企业出口。1995年以后,周边芋头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市场需求饱和,加之芋头产量和效益下降4,鳌角石村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扩展经济作物类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村民农业经营收入稳步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鳌角石村推广种植的经济作物有花生、藏红花、杭白药、茶叶等。鳌角石村并不是盲目引进新作物、新品种,而是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提高产品附加值,确保村民收入增加。如引种藏红花,由青岛市药材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指导,村里组织种植管理,并收取2 000元/亩的管理费,亩产藏红花两斤,售价8 000元/斤5。
二是探索乡村工业化路径,不断推动村办产业转型。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后,鳌角石村集体经济逐步退出家庭自主经营的领域,重点为村民自主经营提供服务保障。这一时期,乡村工业机遇与挑战轮替,鳌角石村将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乡村工业,并随着发展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方向和经营体制,实现了村办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面粉加工、家具制造等村办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后,鳌角石村将发展重点集中到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机械制造产业,对锚链厂进行转型升级,停产了锚链加工产品,转向汽车举重机领域。1987年,鳌角石村投资400万元,改鳌角石大队锚链厂为青岛鳌山机械式汽车保修机械厂,引进维修汽车的专用设备——汽车举升机设计图纸,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汽车举升机,获得了多个国家专利和金奖。1994年,该厂引进投资,成立青岛鳌福汽车保修设备有限公司。鳌角石村生产的汽车举升机供不应求、利润丰厚,鼎盛时期在全国设有4个分公司,改制前总资产达1 000多万元。这一时期,村办企业按照国家部署,完成了改制和转型,走上了公司制企业发展道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转型或蜕变。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示范领路阶段: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效显著。鳌角石村顺利完成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和确权颁证、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为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奠定了制度基础。经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鳌角石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法人地位,紧抓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创新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和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探索了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迅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和集体经济在村庄发展中的影响力。
一是发展特色农旅产业。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向青岛市城乡居民需求,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改造千亩茶园和苗木基地,建设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引入总投资12亿元的梅花谷项目,迅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村集体收入60万元,梅花谷项目建成后,可使村集体收入达到120万元。休闲旅游产业是鳌角石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集体资源资产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鳌角石村采取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村庄闲房闲地等“沉睡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目前,已盘活荒山1 000多亩、村内建设用地30亩,回租97处闲置房屋。鳌角石村以每年3 000元/间的回租闲置房屋,聘请专业公司统一装修,配齐家居用品,再以每年5 000元/间的价格对外租赁。在盘活的建设用地上,与高校院所共建鳌角石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干部培训、农民培训、青少年研学等产业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基地。目前,鳌角石村以集体经济为引领,明确了梅、茶、苗木、文旅四大支柱产业,为周边2 000余户、7 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二是创新党建引领机制。鳌角石村成立党总支,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挥资源共享、模范带动作用,抓牢“党建+产业”,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鳌角石村已经成立了鳌褔茶场联合党支部、鳌奇蓝莓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等6个产业党支部。各党支部以党建活动组织党员“传帮带”,开展技术培训、电商培训、品牌建设、质量监督等,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如鳌褔茶场联合党支部严格把关茶叶质量,当场销毁不合格茶叶,全村400余户种植茶叶600多亩,年产值2 000多万元。鳌角石村打造“初心永恒”党建品牌,搭建“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历史传承大讲堂、红色之旅、党员“政治生日”等载体,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农民转产转业示范基地,举办新型农民转型技能培训,激发新时代村庄党员内生活力,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强化组织保障。
四、鳌角石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从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鳌角石村集体经济是在内生驱动和改革导入相互作用下不断延续和转型发展起来的。虽然,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在村庄经济中经历了占比持续下降的时期,而且已经不是村庄经济的主要部分,但持续发挥出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活富裕的作用,显现出集体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优势。这与鳌角石村以村民福祉为导向发展集体经济密切相关。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村民共同富裕的促进机制体现在持续增收、村庄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富裕的指向。
(一)集体经济与福祉导向如何跨越集体共有与共富联结机制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差距,西方学者给出了理论路径,即社会正义、人际关系和文化信念6。这往往是市场机制的制度设计无法充分实现的主观过程。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和践行村民福祉导向,主要与鳌角石村历届党组织负责人、党员群体和村庄及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团队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改善村民福祉的发展导向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鳌角石村没有党员,在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过程中,涌现出李爱昌等一批积极分子,被成功发展为党员,到1962年党员队伍壮大到13人。1961年第一届党支部成立起,鳌角石村就以开放、拼搏、进取的精神,持续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并以集体经济为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支撑。如在人民公社时期,鳌角石村在实现粮食丰产丰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副业和村办企业,以增加村民收入。坚持“以粮为纲”的时期,粮食连年增产,但种植结构过于单一,村民的蔬菜、水果、肉蛋、日用品等生活需求无法满足。鳌角石村党组织为了给村民“安排周到的生活”,组织村民开辟菜园、果园,养猪养鸡,建面粉厂,挖井建水塔,让村民过上了有白面吃、荤素搭配、自来水的生活。在家庭承包制改革时期,鳌角石村顶住各方压力,没有盲目实行包产到户,而是坚持有所分有所不分、有所变有所不变,选择兼顾包产到户和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案,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村办企业,并将集体经济收益和村庄经济积累用于村庄建设、公共服务和村民生活。在农村市场化改革时期,鳌角石村党组织主动组织党员和年轻村民外出考察,选择发展茶叶产业,为村民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对接贴息贷款和财政补助,到1999年成立青岛鳌福茶场,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这些都与鳌角石村党组织,始终保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村民福祉导向有关。这也启示集体经济实现共有向共富的跨越,发展带头人及其团队的能力、信念、文化、践行等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二)集体经济与持续增收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来源可能不是集体经济,但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一定时期,村庄经济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集体经济可以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在鳌角石村办企业未改制以前的很长一个时期,集体经济是鳌角石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家庭承包制改革以前,鳌角石村主要通过发展各种副业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在村办企业改制以前,鳌角石村主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兴办农村工业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村办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逐步淘汰、蜕变和转型,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虽然,集体经济在村庄经济中的占比逐步降低,但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始终保持,尤其是通过党组织建设,引领村庄经济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村民依托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更好的个人全面发展。如茶产业方面,鳌角石村有鳌山丰源文旅、鳌山茶田花海等多家专业合作社从事茶叶规模化经营,带动了7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鳌角石村投资270余万元,为茶农统一升级了茶棚和棚膜,使茶叶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2022年春茶每亩产量比2021年提升5%,每斤干茶市场售价在500元以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在于占比多少、分红多少,关键在于为农民就业创业、全面发展营造环境和提供支撑。
(三)集体经济与村庄建设居住环境和硬件设施是农民富裕富足生活的重要外在呈现形式,体现在村容村貌、道路交通、居住条件等方面。鳌角石村把集体经济与村庄建设结合在一起,使得村庄建设始终走在前面。在20世纪60年代,鳌角石村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建设过路桥,改善了村庄交通,便利村民出行、学生上学;成立林业队、砖瓦厂、采石场等,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也为村民盖房修房免费提供砖瓦石料;建设变电站,让村民生产生活用上电;引进水杉树,绿化村庄,改善村庄环境。1975年,鳌角石村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开展新村建设工程,成立建房队,分期分批建设新房。“大包干”后,鳌角石村修订了发展规划,避免了新村建设中断,改为村民自筹资金、材料,建房队统一修建,村集体给予村民资金补助,到1982年大部分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进入新世纪,鳌角石村先后完成了“能源革命”“厨房革命”“厕所革命”等村庄建设工程,实现了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智能化。这些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建设投入,离不开集体经济积累或者集体经济发挥作用。虽然家庭承包制后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可避免地扩大了,但与此同时由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提高,全面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村庄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是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绿色发展的关系。鳌角石村探索了一条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拒绝了大型养殖场、化工厂等多个污染项目,专心发展茶叶、雪松、花卉等生态产业。为守护好绿水青山,鳌角石村全方位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绿化荒山矿坑,建设地质公园、运动公园、茶田花海观光区,实施景观大道提升工程和中心河道整治工程,打造滨河公园景观带,以良好生态撬动绿色发展,促进文旅、民宿等产业发展。鳌角石村遍布山野的茶园、苗圃、兰花,成为吸引社会资本和人才返乡的魅力源泉,已成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梅花谷项目,计划打造国内最大梅花园区;一批返乡和外地人才在村里创业就业,增添了村域经济发展活力。
(四)集体经济与村民服务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是农民富裕富足生活的重要内涵,是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方面。与村庄建设一样,鳌角石村把发展集体经济与改善村民服务结合到一起,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不断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密切集体经济与村民的利益联结。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鳌角石村就通过集体经济积累,建起了广播室、医疗卫生保健站、幼儿园、小学、大礼堂等;建设了自来水供水管道;购买电影放映机,成立电影队,给村民每周放映一次电影。近年来,鳌角石村建设了村庄集中污水处理厂,对全村690处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院内改造及地下综合管沟建设,实现天然气100%入户;完成垃圾分拣中心建设,放置垃圾分类筒1 300个,新建4 300余平米医养中心、3 100余平米党群服务中心及4 600余平米幼儿园。鳌角石村所有生产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埋地管道,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实现100%处理并灭菌消毒。鳌角石村还建设了占地3 500平方米,配有音乐喷泉、篮球场、健身设施等休闲文化活动广场。这使鳌角石村不仅为本村而且还为附近多个村提供便利优质的医养资源、教育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
(五)集体经济与文明乡风精神文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体现在农民共同富裕的内涵中就是乡风文明。鳌角石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凝聚起村民的向心力,为鳌角石村培育乡风文明奠定了基础。鳌角石村历届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队伍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村民谋福祉的信念激励了村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塑造了村民以集体为中心的理念。这使鳌角石村乡村治理、移风易俗和文化建设走在了前面。一是促进文明善治。为促进良法善治,鳌角石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统筹推进,发放“居民管理卡”,成立“道德评议会”,建立“新时代文明积分”制度、村庄协商机制、依法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打造法治红色网格,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推动移风易俗。为改变村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的习惯,在20世纪80年代初,鳌角石村就开始引导群民红白事不收礼金、白事不请吹鼓手,并以党员带头示范。有前期这些工作为基础,2017年国家推动移风易俗时,相关文件要求在鳌角石村得到顺利执行。三是丰富文化活动。鳌角石村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民间舞蹈、柳腔戏曲等文艺表演,定期组织鳌山集市 ,举办茶芋文化节,既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也对外展示村庄魅力,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和消费。四是讲好村庄故事。组织专门力量收集整理鳌角石村发展历程,编纂《鳌角石文化集萃》《鳌角石村志》,制作《初心永恒鳌角石》党建宣传片,建设村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馆,记述鳌角石村艰苦创业、辛勤劳动、共同富裕的故事,打造“文化旅游名村”型旅游目的地,年接待各类参观团队6 000余人次。
五、构建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机制的启示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及其提升村民福祉、促进村民共富的实践探索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确实与农民共同富裕密切相关,但并不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就必然引致农民共同富裕,需要一个与集体经济的市场实现机制相叠加的农民共同富裕转换机制,才能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一个村庄集体经济延续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既在于所内含的道德文化、组织领导能力和治理结构,也在于处理好集体经济发展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与村民福祉的关系。在共有、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村庄社区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绿色资本,而这些绝不是仅仅依靠个体市场经济所能够实现的。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通过集体经济积累和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只是其中一个作用,甚至不是主要作用。在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民通过集体经济获得的收入只是其收入来源中的一小部分。农民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需要集体经济发挥凝聚集体向心力、解决公共发展和公共福利问题、满足生活和文化需求,也需要集体经济营造良好的村庄发展环境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因此,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一方面,但并不是最主要的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坚持村民福祉导向,完善集体经济治理机制,增强集体经济在村庄建设、村民服务、乡风文明等领域中的作用,凝聚起村民对集体的向心力和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
未来,发挥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明确发展导向。以为村民谋福利来发展集体经济是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延续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原因。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除了重视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壮大外,更应强调为村民谋福利的发展导向,避免盲目参与市场竞争、过度强调壮大规模导致的集体经济发展风险[8]。二是完善治理机制。鳌角石村集体经济与村庄发展、村民幸福融为一体,关键是做到了以党建引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民主治理和参与动员,激发村民参与和信赖集体经济的信念,形成了具有集体共同体属性的文化内涵。应把集体经济治理机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三是摆正角色定位。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特别是产权结构、管理制度和治理机制所决定的与市场主体的差异,不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消失。这决定了集体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避免重复竞争和相互挤压。应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组织村民和动员村民方面的优势,重点在村民个体和市场主体亟需破除难题的共同领域发挥作用,为村民个体和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一个时期,需要注重加强的领域应该是现代农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活服务、公共文化等。四是创新发展机制。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资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伴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深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应该增强在集体资本意识和属性的同时打破原有封闭的发展格局,按照资本市场运行规律,重视和发挥农民企业家的作用,通过入股参股、股份合作等市场化形式,将集体资源资产资金投入到多元化市场经济中[9],重点投向本地的工商企业、创业主体,重点发挥引领区域产业发展作用,实现集体资本的保值增值。五是增强发展能力。集体经济具有产权制度、社区组织、治理方式、经济资源的多重属性,需要以市场机制探索实现形式,更需要以集体主义的文化道德观念保持延续性和可持续性。鳌角石村集体经济发展至今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此,体现为鳌角石村历届党组织负责人及其团队、村级组织负责人及其团队保持的“一心为公”信念和民主治理机制。增强集体经济发展能力,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文化道德观念培养同样重要,甚至在完善的集体经济制度规范下,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构建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应着重提高村级组织负责人和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领导能力,以及完善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机制。
原标题: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基于山东即墨鳌角石村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李人庆(1963—),男,北京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农村组织与制度;芦千文(1989—),男,山东临清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农村组织与制度。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健全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调研》(GQZD2023006);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