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6e6ecd0c57dcb926ac24a0f31815e9.jpg)
苏联老大哥,曾经和我们多么亲密啊,但是,1969年还是发生了著名的中苏之间的“珍宝岛战役”。
这是个很小规模的战斗,但意义非常大,它标志着双方撕破脸了。
这就像一对亲兄弟,大哥和小弟关系很好,突然有天争论过激,互相掌掴了对方,兄弟就此反目成仇。
当时的苏联,是世界第二的存在,军事工业极其发达,核武库里的核武器数量以万计。怎么能忍下这口气?
之后不久,就传出了苏联要对中国进行核武轰炸的消息。这个消息是真是假?这是真的。
那么,后来苏联为何放弃了轰炸中国?
很多年后,叛逃到美国的苏联高层,说出了真相。
1、中苏撕破脸,苏联高层喊着要用核武器![](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11d5f393d7bdd80487c9b25ceed74a.jpg)
说起中国和苏联的友谊,要从列宁时代说起。
列宁是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者,甚至曾经发出这样的言论:沙俄侵占中国的领土,苏维埃政府不予承认,将全部归还给中国。
话是这样说的,但是,没有签订协议、合同,一切就成了空中楼阁了。
如果列宁能够多活几年,或许还有希望,但是,列宁同志在1924年病逝了。就此,归还领土给中国成为遥遥无期的事情了。
在斯大林时代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都是一个“主义”。
不过,在二战之后,双方还是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在苏联的威逼利诱之下,蒋介石政府被迫同意蒙古国的独立。二是,国共第二次内战,斯大林竟然有些偏向蒋介石政府。
一个自己信任的大哥,突然支持对手,这个弯转得确实有些急。但是,老一辈革命家并未在意这事,继续努力拼搏。看到了解放军的节节胜利,斯大林等人又开始转向了。
一切说明,自己强大了,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尊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苏联龟缩不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境作战,并取得了让世界惊讶高的良好战绩,这让苏联人感到莫大的喜悦,终于有兄弟可以牵制美国了。
之后,中苏进入了甜蜜期,苏联支持中国156个大型工程,派来了大量的技术大拿帮助中国发展工业。
当时,中国将苏联亲切地称之为“苏联老大哥”。
甜蜜期还是短暂,1958年之后,中苏关系开始从甜蜜转向了互相黑脸。1960年7月,赫鲁晓夫撤走了所有在华进行帮助的苏联技术人员,中苏关系进入了冰冻期。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中苏关系不仅没有缓和,而且越来越差。终于,在1969年3月爆发了著名的“珍宝岛战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fc852747fd0fc3f87481d6c920de52.jpg)
那一刻起,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此后,间断性传出让人震惊的消息,苏联有意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而中国也开始防范苏联,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么,苏联提出了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后来为何放弃了呢?
这事,苏联叛逃的高层说出了苏联的内部情况。
2、苏联叛逃的高层:是否投放核武器,当时内部分歧严重![](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f56d157f69e56d13beb33f6d5de297.jpg)
1978年,中苏关系还未缓和,美苏之间还在冷战博弈,美国已经从越战的失败中恢复了心情。
这一年,苏联驻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舍甫琴科,叛变到了美国 ,过起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后来,此人回忆起了苏联曾经要用核武轰炸中国的事情。
苏联高层要用核武轰炸中国的想法是有过的,而且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苏联国防部长安德烈▪格列奇科为代表的观点,他们主张无限制使用核武器,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威胁”问题。第二种观点是,采取“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攻击,摧毁中国的核设施和通信、电力等重要设施。
这两种观点,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要用核武器,仅有的区别就是数量的多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a5929ce2d50692733c0d332af6ad38.jpg)
阿▪舍甫琴科继续回忆当时的情形。
虽然有不少人支持使用核武器,但反对的人更多。
第一副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也表示反对,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人有丰富的游击战知识和经验。对于轰炸中国,原子弹数量少了难以奏效,反而会使苏联和美国在越南一样,陷入战争的泥潭中。
看这情形,苏联人应该是担心三个问题:一是,担心美国的干预。二是,就算投射原子弹,一击致命也很难,把中国逼急了,很可能场面会失控。三是,一个越南就让美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如果苏联进攻一个强越南很多倍的中国,更会陷入战争的泥潭中。
在阿▪舍甫琴科的回忆中,关于是否用核武器进攻中国,苏共政治局分歧非常严重,陷入了僵局,无法做出决定。
最后,提出了两手策略,一边让反对对华开战的柯西金联系中国协商缓和,一边由元帅和将军们继续讨论对华作战策略与方案。
而在苏联高层讨论的时候,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国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并在1969年9月29日,成功试爆了氢弹。不仅如此,还在中国东北、西北增加了防御力量,还增加了中程导弹的部署....
就此,苏联用核武器进攻中国的计划慢慢搁浅了。
3、中苏没有大打,结合资料分析来看,有三个原因![](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018d232f0ea068abf5a3ed87da2919.jpg)
六十年代末的“珍宝岛战役”后,聂荣臻、叶剑英、陈毅、徐向前等老帅经过讨论和商议,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中苏之间的大仗是打不起来的,苏联用核武器也只是恐吓,老帅们的理由总结起来,大概是这样的:
光是用原子弹,解决不了中国。如果要用常规部队,没有300万苏军进入,也没有太大的胜算。所以,珍宝岛战役,只是苏联为了控制东欧所做出的“杀鸡狗猴看”的举动,但结果事与愿违而已。
如今,我们回头看中苏当时的冲突没有发展成大的战争,原因无非三个:
第一,苏联如果要大量使用原子弹,国际社会的美欧等国是不愿意的,况且,一旦不能对地大物博的中国造成致命的杀伤,苏联后患无穷,大量军队从中国攻入苏联,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如果仅仅使用少量原子弹,更是没用。
一句话,苏联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长期的战争泥潭中。
第二,苏联要想彻底取得胜利,需要300万左右的军队攻入华夏。苏联哪能轻松组织300万的兵力进入华夏呢?
第三,中国的备战做得非常充分,非常重视和苏联之间的冲突。
当时的中国,不仅做好了应对核战争的准备,还及时研制出能够把近25厘米厚的钢板打穿的新式破甲弹、穿甲弹,为在可能发生的常规战争中战胜苏军装甲部队做好了必要准备。
不仅如此,中国还开始大量修建防空洞。
虽然,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实力一般,但也绝对是大国一个,特别是军事能力非一般国家能比,苏联想要轻松拿捏,那是非常难的。当年的苏联人,是见过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雄姿的,以美国为首的17国都不能对中国军队造成一边倒的胜利,何况中国只是面对苏联一个国家呢?
二战后,国际秩序发生了大的改变,各个大国都学会了“保存实力”,当一个大国对另一个国家用兵时,如果不能造成一边倒的胜利,还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那么,这个仗是不容易打起来的,因为大国一旦陷入不能轻松抽身的战争泥潭,赌上的将会是国运。
1979年,苏联对阿富汗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战争,就这么一场力量相差十分悬殊的战争,都让苏联国力大受影响,如果当初苏联和中国打大仗,恐怕,苏联的解体会提前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dfff945368ac91d8a525c7e708975d.jpg)
大国之间,直接的军事对垒需要慎之又慎,看如今的美国,对于大国,采取的都是支持代理人的战争,比如俄乌战争,美国支持乌克兰和俄罗斯斗,自己绝不下场。
如果,未来中美之间博弈程度变烈,中美之间也只会是局部范围内的战争,或者是美国支持代理人和中国斗争,而不是双方不顾一切的大战。
如今的阶段,大国之间的直接殊死搏斗,双方都耗不起!
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军事箴言》
小米
说的什么呀 牛头不对马嘴
云开雾散
这句话对:因为大国一旦陷入不能轻松抽身的战争泥潭,赌上的将会是国运。就像现在的俄乌。
用户10xxx87
美国真没有要对我们想动用原子弹,俄毛是真真实实的要打我们,
用户15xxx64 回复 11-21 21:58
你说错了。要不是当时中国还没有彻底决裂,美国在中国原子弹成功前,就核爆中国了。当时美国不希望中国研发原子弹。
逍遥哥
重要的就两点:这世界上,曾经用核武器威胁过我们的,只有美苏两家! 没有被他们吓倒,让他们收敛的原因是,我们在战斗中打出来的威信! 总结: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不会被欺负!
167db
麻烦继续介绍为什么一定要叛逃美国🧐
老鱼
俄罗斯是咱大哥各,不会的
水青木杰 回复 08-01 21:29
兄弟打起来比陌生人打起来更狠,想想那些兄弟倪墙的例子,比如李世民与李建成。
扛扛
你话多但我直接看评论[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这样不浪费我的时间
高战
说白了还是我们体量大、够强硬让苏联很忌惮,如果是个体量小的国家早被吞了
韭菜盒子
没有实力就是核打击 而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绑架[笑着哭]
用户16xxx72
比日本人坏多了
山人
纠正一下,我国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时间是:1967年6月17日上午8点20分。
天天开心
穿甲弹能穿透25厘米的钢板?[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