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南明在中国古代史上存在感不强,当然不强的主因是南明的历史充满了荒唐。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关于南明的历史,才大体被很多网友所了解。不过,很多网友一开始对清军入关灭亡南明觉得不忿,但是发现南明很多的荒唐事情以后,也觉得南明的灭亡,倒也符合“科学”。
比如南明对强敌的策略就是找人助拳,甚至对于这个套路,还有了“路径依赖”。
1、路径依赖晚明在军事斗争方面可以用武力拉胯来形容:早在明朝还在崇祯皇帝统治时期,明朝就对内打不过农民军(比如左良玉就被闯王的军队吓破胆),对外打不过东虏,甚至就连西虏(林丹汗)都能经常来骚扰明朝边境。最终明朝没能打得过闯王的大军,崇祯帝面对大明朝的烂摊子,选择一死了之。而南明朝廷对于无力孱弱的客观事实,以及强敌虎视眈眈的局面,想到了一个绝招:那就是联虏平寇、以毒攻毒——虏和寇都是南明的祸害,那么,利用虏去杀寇,不论谁垮了,都是南明的胜利。不得不说,南明朝廷的算盘打得很响。
当然,客观来说南明朝廷的联虏平寇策略成功了一半:说成功了一半是因为寇确实被虏被灭了,但是,南明弘光皇帝也被虏兵活捉,并遭到了处决。而南明的很多大臣则表示,虏并不是虏,而是新朝廷,天命所归。
当然,南明的弘光帝被处决,南明的残余势力还在。在南明残余势力的力挺之下,隆武朝廷、永历朝廷相继开张。并且,永历朝廷时期,面对清兵步步紧逼,永历朝廷不得不选择了“联寇御虏”——即通过招抚李自成、张献忠的旧部,来顶住清兵的追杀——自己武力水平不行,于是就靠外力助拳,南明朝廷对于借助外人的武力,有了路径依赖。
2、南明的末日永历朝廷堪称草台班子朝廷:在武装方面几乎主要依靠大西朝余部,对于清军的追杀,永历朝廷主体来看,处于挨打的状态(虽然李定国有过几次反扑清军,但没能影响大趋势)。于是,南明朝廷请外力助拳的路径依赖毛病又犯了:不过,这次永历朝廷是派人出使日本,请求日本的德川幕府派兵来帮助南明抵御清军——即联倭御虏。在永历朝廷的求救信上,南明的态度很卑微,甚至尊日本为大国,请求日本能够快点出兵帮助南明顶住清军。不过,对于南明朝廷的求救,日本德川幕府并没有回应。
根据史料记载,永历帝派去的使者到了江户以后,德川幕府的当家人德川家光只是让人款待南明使者,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于是南明使者在德川家光的府邸痛哭十四年,德川幕府的家将则把这一幕当笑话看。
其实德川幕府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当年丰臣秀吉的军队在半岛和明军交战,可谓起举国之兵,都没能讨到什么好处,甚至还因为万历援朝战争的缘故,导致丰臣秀吉被反噬。而德川幕府如果贸然介入明清战争,闹不好也会被介入和清军的战争被反噬。另一方面,日本当时国内局势不稳定,很多诸侯对于德川幕府的统治未必深入认可,且日本刚刚经历“岛原之乱”没几年,德川幕府也担心一旦对外大规模用兵,会导致日本国内出现变故。所以综合来看,德川幕府没有考虑出兵介入明清战争。
不过即便如此,永历帝依旧寄希望于外力。永历王朝最后一段岁月里,永历帝还派人出使罗马,希望罗马教廷能派洋人来帮助南明抗清。不过,没等到罗马教廷做出回应,南明已经被清军消灭了。
可以说,最后一刻的南明,依旧没有考虑发力自身的能力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