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这个称号,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在中国,人们喜欢把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归为一类,给他们起个名字,比如“四公子”、“七贤”、“三老”之类的。
这四位公子,除了平原君娶了信陵君的姐姐,成了亲戚外,其他人并没有血缘关系。
他们之所以被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
那么,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被后人称颂呢?
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个特点:一是喜欢养士,二是重视义气。
司马迁这位充满人文情怀的史学家,对“战国四公子”非常欣赏,甚至为他们单独写了列传。
不过,在他看来,这四位公子并非平起平坐,他的评价是有等级之分的。
在司马迁的评价标准中,“义”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他最敬佩的是信陵君,其次是平原君,再之后是孟尝君,最后是春申君。
作为王室的一员,为了统治的需要,养一些士是常规操作。
但像四公子这样,一下子养几千人,而且不图一时之功利,不论高低贵贱,都礼贤下士,平等对待,这就相当难得了。
他们各自还有自己的特点:孟尝君是最热情好客的,平原君则是最贤明的,信陵君最讲义气,春申君则是最奢华的。
提到“鸡鸣狗盗之徒”,人们就会立刻想到孟尝君。
他接纳各种人,只要有特殊技能,哪怕是个潜逃犯,也能成为他的门客。
以至于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薛地还有很多不法之徒,原因就是当年孟尝君吸引了天下的任侠、奸人等六万多家进入薛地。
宋朝的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批评他:“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鸡鸣狗盗之徒出自他的门下,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士人不愿意投奔他的原因。”
平原君也是个对朋友非常讲义气的人。
当秦相范雎的仇人魏齐从魏国逃来投奔他时,平原君二话不说就收留了魏齐。
即使秦昭王对他百般威胁,他也不为所动。
更极端的例子是,为了吸引人才,平原君甚至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杀美人。
平原君家的楼就挨着老百姓的房子。
有户人家,有个跛脚的,每天去打水。
平原君的美人在楼上看到了,笑得不行。
第二天,那个跛脚的跑到平原君家门口,说:“我听说您喜欢士人,士人不怕千里迢迢来投奔您,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轻视妾妇。我不幸有残疾,而您的后宫看到了却嘲笑我,我希望您能砍了嘲笑我的人的头。”
平原君笑着答应了。
这明显就是逗弄他,那个人走了后,平原君笑着说:“看看这个小子,竟然因为一笑之故就要我杀了我的美人,这也太过分了!”
最终他没有杀美人。
过了一年多,平原君发现门下的宾客和舍人渐渐离开,超过了一半。
他感到奇怪,问:“我对你们一直以礼相待,为什么离开的人这么多?”
门下有个人上前回答说:“因为您不舍得杀嘲笑跛脚的人,大家觉得您爱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离开了。”
于是平原君就斩了美人的头,亲自送到跛脚人的家,向他道歉。
从此以后,门下的人才又渐渐回来了。
后来就有了毛遂自荐的故事,他帮平原君和楚国达成了协议。
但平原君把女人看得太轻,心理上确实有点问题。
更让人不能忍的是,他还有个爱占便宜的毛病。
因为贪图韩国给的十七个城,平原君被韩国的将军冯亭给忽悠瘸了,被利益冲昏了头。
结果,他激化了秦赵两国的矛盾,十七个城没拿到,还导致了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被埋,邯郸差点儿就完蛋了。
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脑袋早就不保了。
但平原君是赵王的弟弟,所以他啥事儿没有。
在四公子中,信陵君是交友最不图功利的人。
司马迁说他“不耻下交”,意思是他不介意向社会地位低的人交朋友。
从看门的七十岁老人侯赢到杀猪的朱亥,还有那些博徒、卖浆的毛公、薛公,都是他的朋友。
信陵君跟孟尝君、平原君不一样,他不只是为了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回报才交朋友,他是真心把他们当朋友看待。
虽然后来这些人也帮了他的忙,甚至有人为了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信陵君讲义气最出名的事迹就是窃符救赵。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对。
信陵君窃符救赵只是为了帮他的朋友平原君,这是一种私人的义气。
而且,他不是魏王,没有权力发布作战命令,这样做虽然对赵国有功,但对于他自己的魏国来说,就不太合理了。
他把义气做得太过分,反而显得有些虚伪。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魏王怕秦国,死活不听信陵君的。
碰上一个没眼光、胆小如鼠的国王,正常的路走不通,秦军又步步紧逼,信陵君除了偷符救赵,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明代的唐顺之在《信陵君救赵论》中分析得挺透的。
他说:“救赵其实也是救魏,救一个国家也是在救六个国家。偷魏国的兵符来解魏国的困局,借一个国家的军队来分担六个国家的灾难,这有什么不对?”
唐顺之认为信陵君的错误不在于偷符,而在于“名高震主”,让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也就是失去了君臣的名分。
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
信陵君决不只是因为哥们义气帮平原君,他是为了保住赵国,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
可惜,因为这件事,信陵君一直被怀疑。
在战国时期,信陵君的名声如此显赫,以至于各路诸侯只知魏国有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
甚至有传言称,信陵君有朝一日将南面称王。
这些流言蜚语,魏王听多了,不由得心生疑虑,最终不再任用信陵君担任将领。
信陵君意识到自己因毁谤而地位不保,于是托病不再上朝,转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沉溺于醇酒美色之中。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四年,最终因酒色过度而病逝。
司马迁在记载这段历史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信陵君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被称为“公子”的这四位,自然免不了有些公子哥的习气。
孟尝君因为身高问题,在赵国被人嘲笑为“乃眇小丈夫耳。”
就因为这句话,他怒不可遏,杀了数百人,灭了一个县才肯离开。
平原君赵胜则有点花花公子的做派。
当秦国围攻邯郸时,邯郸的百姓生活困苦到了极点,而平原君的后宫却美女如云,婢妾穿着华丽的衣服,粮食充足。
春申君则以奢华著称。
赵国的平原君派使者去见春申君,春申君的座上客都穿着镶有珠宝的鞋子。
在四位公子中,孟尝君和平原君都得以善终,但信陵君是因酒色过度而亡,春申君则是被杀身亡。
后两位的结局,都是因为太过聪明,触犯了“功高震主”的大忌。
举个例子,有一次,魏公子信陵君正在和魏王下棋,有人突然来报告说赵国入侵了。
信陵君却镇定地说那是赵王在打猎,并非入侵。
魏王听后心神不宁。
不久后,消息传来确认了赵王确实是在打猎。
信陵君解释说:“我的门客有人能探听到赵王的私密,赵王的一举一动,门客都会告诉我。”
这件事之后,魏王对信陵君的才智感到害怕,不敢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了。
春申君的聪明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他看到楚王没有子嗣,便自作主张,让一个美女怀了孕,然后献给楚王。
这个美女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
但这个美女有个情人叫李园,他为了封口,计划杀害春申君。
有人警告春申君要小心李园,但春申君不以为然,认为李园是个软弱的人,自己对他又好,不至于会有问题。
结果,楚王一去世,李园立刻派杀手杀了春申君,太子被立为楚幽王。
这个故事后来又被吕不韦重演了一遍,同样以悲剧收场,吕不韦最终服毒自杀。
〖~~~《·结语·》~~~〗在中国古代的体制中,“功高震主”的悲剧确实难以避免。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个人不仅需要才华,还需要运用他人的才能。
然而,一旦成就过大,就可能引发当权者的嫉妒和猜疑。
历史上,像战国的范蠡、汉代的韩信、明代的刘伯温等人都面临着与“战国四公子”相似的困境。
那些懂得在功成名就后适时退隐的人,往往能够保全自身;而那些继续留在权力中心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伴君如伴虎,这确实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面临的艰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