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一男子靠养殖雅鱼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2000多万

裘克谈史 2025-02-10 06:53:15

2021年,四川一男子耗时20多年的时间,成功破解了雅鱼养殖中的一系列难题,而如今他养殖一亩塘的雅鱼就能卖16万元,通过养殖雅鱼他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000多万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邹庆宏,四川雅安人,在雅安当地雅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鱼,雅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我国的南宋诗人陆游就曾在诗词中描写过这种鱼类,可是在2000年左右人们在市场上却很难购买到哑鱼。

此时,邹庆宏也从一篇报道上了解到,雅鱼的现存量只有1万条左右,他被这个数据深深震撼,明明之前雅鱼随处可见,可如今却濒临灭绝,这让他唏嘘不已。

原来,雅鱼的学名叫作裂腹鱼,是一种冷水鱼,雅鱼的生长十分缓慢,在冬天的时候雅鱼会完全停止生长,而雅鱼要想生长到一斤的重量,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就导致很少有人会养殖雅鱼。

除了生长周期慢,雅鱼濒临灭绝还与孵化有关,雅鱼卵孵化成鱼苗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而草鱼、鲤鱼的孵化时间只需要两天左右,这就导致雅鱼的自然繁殖存活率较低。

漫长的孵化时间,加上特殊的生长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雅鱼才会濒临灭绝。

许多专家都曾研究过雅鱼,但是人工繁育雅鱼的技术一直没有突破,然而邹庆宏却对此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做的就是水产养殖,他深信只要技术得当,人工养殖雅鱼并非不可能。

尽管雅鱼的培育十分困难,但他却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寻找雅鱼种鱼的征途中,种鱼是实现雅鱼繁殖的关键,只要一听说有种鱼的消息,无论多远他都会赶过去。

最后,邹庆宏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几千条种鱼,但此时他也变成了一个70岁的老头,仅仅是购买种鱼就花费了他40多万元。

为了确保种鱼的数量和质量,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深知一个优质的种鱼群体,需要足够的数量和丰富的基因。

尽管他如此用心,但他在孵化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问题,雅鱼的孵化率很低,而体质弱的鱼苗不到一两天的时间就会死掉,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20%左右。

经过反复试验,邹庆宏发现问题就出在孵化筒上,由于受精卵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时间,而孵化筒内翻滚的水流会影响鱼卵的发育。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邹庆宏先是将受精卵放入水池中静置两三天,水温控制在17度左右,为鱼卵提供更加适宜的孵化环境,通过使用这种方法,鱼卵的孵化率可以提高到80%。

成功解决鱼苗问题后,邹庆宏终于松了一口气,为了让雅鱼更好的生长,他的养殖基地引入了川西河的河水,整个渔场也修建了30多度坡度的阶梯状,形成了一个个人工小瀑布,既增强了水的活力,也更加符合雅鱼的生长环境。

鱼在流动的活水中生长得很健康,看着活蹦乱跳的雅鱼,邹庆宏十分兴奋,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等待。

雅鱼要想成为商品鱼,需要养殖三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三年的时间他没有任何收入,全部都在投入。

在坚持了三年后,第一批雅鱼终于出塘了,邹庆宏一下子拥有了20多万斤的雅鱼,此时他成了国内拥有雅鱼数量最多的人,当地许多经销商听说他有雅鱼都排队来买,仅仅一年时间邹庆宏就赚到了1000多万元。

接下来的六七年里,邹庆宏的生意越做越好,每年都能销售50万斤的雅鱼,再加上鱼苗的订单,一年就能收入近2000万元。

他的养鱼事业搞得是红红火火,可谁都没想到,就在这一年邹庆宏却遇到了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整个河道阻断,30多万斤的雅鱼全部缺水死亡,直到现在邹庆宏的基地周边还能看到地震留下来的痕迹。

这次地震,邹庆宏损失达到了5800万元,尽管他心里十分难过,但他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的基地也仅仅存活了1000多尾雅鱼种鱼,如果想再恢复到以前的养殖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没想到,邹庆宏用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办法迅速翻了身,开辟出了当地从来没人见过的卖法,卖出了近1000万元。

当时,邹庆宏考察市场,发现大家销售的雅鱼规格都是一斤左右的,于是邹庆宏决定用二三两的小鱼作为突破。

虽然从单条鱼的效益角度讲不划算,但邹庆宏拥有的上千尾种鱼,就成了他的核心竞争力。

邹庆宏每年都可以繁育出四五百万尾的雅鱼苗,除了销售鱼苗之外,邹庆宏还会再卖掉三分之一的小规格雅鱼,既能降低风险,还能增加资金流转,而农户们也只需要再养上一年就可以上市销售,大伙互惠共赢。

而且,邹庆宏还发现小规格雅鱼在市场上其实也有很大的需求,二三两左右的雅鱼肉质嫩滑,而且刺小细软,吃起来口感更好。

如今,邹庆宏还跟当地不少餐馆合作,研发出了小规格雅鱼的菜品,深受顾客们的欢迎,而通过养殖雅鱼,一亩塘的雅鱼他就能卖16万元,每年他都能赚到2000多万元。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0 阅读:3
裘克谈史

裘克谈史

品今朝古史,论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