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爱萍视角看粟裕:建国后常因军事为难,有意减少与彭德怀交流

乐蓉评历史 2024-12-19 12:20:40

在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回忆录中,有一章节的题目为《最高统帅部》。

张爱萍当了12年的副总参谋长,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最为激荡,也是最为癫狂的一段时期,这其中历史的曲折与发展,无数英杰人物的出场与落幕,他都是最近距离的见证者。

对于建国之后的总参谋部,很多人都讳之莫深,因为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牵扯到太多扯不清道不明的人情世故。但张爱萍并不在意这些,他的性格过于耿直,不惧权威,也不怕得罪人,正如叶剑英元帅给他的评价:带刺!

在谈到自己在总参任职的那段经历时,张爱萍着重提到过两个人:彭德怀和粟裕。

一个国防部长,一个总参谋长,在军事领域,他们似乎有着天生默契,眼界超前,都着眼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同样毋庸讳言的是,两人之间也确实存在理念上的分歧。

对于两人的关系,张爱萍一直有所遗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彭德怀和粟裕能够有机会好好谈一次,可能之后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一、短暂的蜜月期

张爱萍是1954年10月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因为当时他正在浙江前线指挥一江山岛战役,所以直到次年3月才赶赴北京上任。这一次“迟到”,也让张爱萍错过了总参新一轮的人员重组。

新中国的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但他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无法赴任,实际工作便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为主持。不过因为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又赶上抗美援朝这一场大仗,当时的总参谋部一直处于“草台班子”的状态,根本来不及构建体系。

这样的混乱,直到1954年粟裕接任总长后才相对得到改善。

总参是负责全国武装建设和作战指挥的最高军事机关,相当于“总司令部”,机构庞大,人员都是加强配置,光副总长就有9人之多,其中常驻北京办公的有4位:陈赓、张宗逊、李克农、张爱萍。

应该说,对于总参这套班子的配置,毛主席是下了功夫琢磨的。粟裕军功显赫,但为人谦逊,坐镇中枢足以服众;陈赓、李克农性格豁达,又都是搞情报出身,知进退;张宗逊出了名的老实人,内敛稳重;张爱萍虽然是个“刺头”性格,但和这几人都是老战友,相处起来也很轻松。

这个时期的总参整体氛围非常融洽,粟裕有主见,但从不独断,谁有意见都可以提出来,而且他敢于放手,让几位副总长独当一面,遇到棘手的事情大家就坐到一起讨论。偶尔因为一些问题争执不下,几个人就跑出去打牙祭,到全聚德去吃烤鸭,轮流坐庄,吃饱喝足了,火气也就下来了。

张爱萍曾说:

“我们也争,但从不计较,相互间从来没有隔阂。没有哪个是你整我、我整你的。”

几位首长没有官架子,底下的干部也好办事。忙的时候就是参谋、处长有事过来请示,不忙的时候,大家就到各部、各处室转一转,有问题当场解决,效率很高。

当时总参谋部设在北海旁边的旃檀寺,总参首长都在5楼,楼下是参谋人员,楼上则是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办公室。

国防部是1954年成立,属于总参的上级部门。当时的常规模式是:粟裕主持军队事务,各副总长分工协作,总参制定方案后递交国防部,由彭德怀拍板,再发回总参向下执行。

所以在50年代初期,军队的相关问题基本上都要四个人经手:彭德怀、粟裕,主管作战的副总长陈赓,以及主管军事行政的张爱萍。

“粟裕同志任总长的时期,是总参最好的时期,也是我心情最愉快的时期。”

这是张爱萍的原话。

包括《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等官方权威,也把1957年之前称作是“军事工作生机勃勃,节节胜利”的阶段,这是极高的评价。

但从1954到1957年,这又是总参最短暂的蜜月期。哪怕连张爱萍自己都无法相信,意外会来的如此突然。

二、粟裕与彭德怀相处很谨慎

粟裕卸任总参谋长后,几位副总长都接到通知,说毛主席要接见他们。

当时主席穿着睡衣,会面的地点也选在游泳池,本意是想让氛围显得不那么压抑。但当他开口说要谈谈粟裕问题,让大家发表看法时,现场一时竟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张爱萍只用了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口气,谈这样的问题,这做派我真不能习惯。我想起瓦窑堡时,自己打了败仗去见他的情景。这次,怎么也接受不了。”

张爱萍就是这样的人,谁升官,谁罢官,他都不想掺和,毕竟发生的事情也改变不了。但要问他看法,张爱萍绝对相信粟裕的为人,只是在那个节骨眼上,有些话不好说出口。

那天晚上他回到家,只是对妻子李又兰说:

“有变化了,和从前不一样了。”

后来张爱萍也去找过粟裕,劝了一句:

“别老觉得委屈,干脆,开诚布公、直截了当找他谈一谈嘛!”

张爱萍口中的这个“他”,指的就是彭德怀。

张爱萍知道,彭德怀和粟裕之间是有误会的。因为从一些事情上,他能看出来:粟裕其实一直在有意避免与彭德怀碰面。

第一次是在1955年年初,当时张爱萍指挥部队解放一江山岛。总攻之前,总参突然来了紧急命令,说要推迟战役。张爱萍气得脸色铁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总参,让陈赓来接,说必须速战速决,绝不接受暂缓进攻!

在张爱萍的据理力争之下,总参终于松口,同意按时发起战役总攻。

不过事后张爱萍才知道,当时陈赓去请示过粟裕。但一向在军事上极有主见的粟裕,却罕见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是让陈赓迅速去报告彭德怀。就这样,陈赓火急火燎,把正在开会的彭德怀请出来,这才要到了一个结果。

第二次是在张爱萍就任副总长之后,当时他认为军队效仿苏联设置八大总部,功能重叠,机关臃肿,还经常互相扯皮,不合理,必须精简。此事经过总参内部讨论,得到了一致赞同。但到最后,粟裕却不肯去汇报,而是让张爱萍亲自去和彭德怀说。

张爱萍去请示后,彭德怀虽有些顾虑,但还是赞成了他的意见,最终结果就是八总部体制修改为三总部体制。

两件事情,最后都得到了圆满解决,但过程却一波三折。而深究原因,还是粟裕屡次在关键时刻不肯出面。作为总参谋长,他应该直接去跟彭德怀汇报,而不是三番两次让副总长越级汇报,这样既耽误时间,又缺乏效率。

粟裕到底在顾虑什么?

从过往经历上看,粟裕从来都不是怕事的性格。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多次向上级“范言直谏”,甚至还一度让毛主席发了脾气,最后是自己亲自去了西柏坡陈述战略思路,这才把理给讲清楚。

说到底,粟裕有意要避开彭德怀,并不是因为两人的私人关系。而是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两个职务的冲突,已经到了难以缓和的地步。

三、粟裕和彭德怀志同,但道不同

建国之初,机构设立过多,导致很多部门之间职权重叠,误会频发,其中就典型例子就是总参谋部和国防部。

按规定,国防部成立后,总参就需要在其监管下运行,重要工作的决策和执行都要上报审批。但什么才算重要工作,谁也说不准。如果事事都上报请示,国防部根本应付不来,但如果哪件事没有请示,之后又造成了过大的影响,总参又有越权嫌弃。

作为总参谋长,粟裕就有三次没有把握好“分寸”。

第一次是“自行调兵攻打马祖列岛”,最后被证实是命令传达过程中出现误会,下级军区把总参“全面准备”的方案听成了“全面进攻”,部队大举出动,以致惊动了国防部。

第二次是“擅自调志愿军回国”,当时是因为命令下达的署名问题,到底是用国防部名义,还是总参名义,一直没有定论,粟裕多方请示,反倒被说成是和国防部在争军权。

第三次是“组建战略预备队”,粟裕从军事提出建议,认为应该从各大军区抽调出几个军,配置在便于机动的地区,以便在战争发生后第一时间形成作战力量。但方案提上去后,又被认为是有“争夺这几个军的想法”。

三件事,说到底都是误会。但之所以会发生在粟裕身上,和他所身处的位置不无关系。

在和平年代,总参谋长是全国军队的“大管家”,特别是在消息传达不太通畅的时期,很多部队会想当然的认为总参的命令就代表国家的命令。也正因如此,总参谋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各方重视,甚至是被人无限放大。

粟裕其实也明白这一点,他一直寻求明确总参和国防部的职能,就是希望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两个部门的运行,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误会。

同样,他之所以在遇到涉及军队调动和裁剪部门的关键问题上,让陈赓和张爱萍这些副总长去向国防部汇报,也是在避嫌,想让外界知道这是总参的集体意见,而不是自己个人的意见。

其实彭德怀和粟裕的初衷,是一样的。

在张爱萍刚到总参时,彭德怀就告诉他,军队要搞精简整编,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度不健全就重新修订,哪些部门职权冲突,是该分工还是要裁撤,都必须快刀斩乱麻,不能怕得罪人。

促进军队的现代化,是彭德怀和粟裕共同的心愿。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人志同,但道不同。

粟裕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他不像一些干部,宁愿没有成绩,也不去主动做事,因为事做的越多,越容易犯错。粟裕敢想、敢干,他希望能迅速推进军队的战斗力,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战争,但这样超前的战略思维,在当时又不被多数人所理解。

比起粟裕,彭德怀则显得更为稳重。他身居要职,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统筹全局。所以彭德怀的思路更倾向于去旧革新,把军队和一些高级指战员的坏毛病打掉,维持整个系统的纯洁,不允许任何人拥有特权。

但前面也说过,总参谋部和国防部就是职权重叠最典型的两个部门,而总参谋长也是容易被人误解为“拥有特权”的职位。在缺少沟通的情况下,一些误会是无可避免的。

张爱萍敬佩彭德怀的行为、 品格、 作风,把他视为人生导师,但谈到粟裕的事情,张爱萍也说过一句公道话:

“彭也有缺点,甚至是很明显的缺点,在有的问题上是存在失误的,比如对待粟裕、刘伯承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但责任也不全在他,他只是不认可树立过高的个人权威。”

在粟裕卸任总参谋长一年之后,彭德怀也离开了自己的岗位,不久陈赓、 李克农相继谢世,最高统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爱萍曾无限感慨:

“粟裕同志那时的和谐气氛没有了,大家相互间都不交心。”

自此之后,张爱萍也开始学起来当年粟裕的作风,与理念不同的人保存距离,避免接触,一心扑在工作上,按自己的原则办事,能不参加的会议都懒得参加,对一些事不听,不问,不参与。当然,遇到不平事,张爱萍还是敢拍桌子的,他眼里向来容不得沙子,但也正因如此,张爱萍的后半生同样历经坎坷。

直到1977年,张爱萍复出,再次担任副总参谋长,并于5年之后升任国防部长。已是耄耋之年的张爱萍,从总参到国防部,亲身体会到了彭德怀和粟裕两位老首长身处不同位置的不同心境。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决心写下一本回忆录,把历史交予后人评说。

15 阅读:3165
评论列表
  • 2024-12-20 01:38

    我想知道文章最后一张插图中间位置是哪位将军

乐蓉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