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区,东临珠晖区。南与衡南县为邻。西临蒸湘区接壤。北与石鼓区毗邻。“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雁峰因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廻雁峰秀居城中而得名。雁峰是历史文化胜地。大雁文化、宗教文化、船山文化、抗战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是千年古刹雁峰寺、潇湘八景之冠平沙落雁、“湘南革命摇篮”湖南三师,清末著名书院船山书院,红色景点衡阳党史馆、“衡阳抗战纪念城”碑所在地。
雁峰是生态宜居福地。拥有“衡州古八景”的雁峰烟雨、花药春溪、岳屏雪岭、东洲桃浪。全区共有学校51所,是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共有8个公园,有3A级旅游景区3家。

历史沿革
今区境古属荆州。
秦,分天下为36郡,属长沙郡。
汉,置长沙国,属之。
三国时,先属蜀衡阳郡临蒸县,后属吴。
晋,析荆、扬二州,置湘州与江州,属湘州。
南北朝,先后属宋、齐、梁、陈各朝的衡阳王国、衡阳男国。
隋,随临蒸并入衡阳县。

唐,全国分为10道,属江南道衡州衡阳郡。
五代时,属楚。
宋,全国分为13道,并于各道设路,路道并存。属荆州湖南路衡阳郡衡阳县。
元,全国分为10个行省,省下设路、州、县,属湖广行省衡州路衡阳县。
明初,沿袭元制,但改省以下路为府,属湖广行省衡州府衡阳县。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衡州府衡阳县。
清初至乾隆二十一年属衡阳县,乾隆二十一年(1756),析衡阳县东南境置清泉县,属清泉县。
民国初年,清泉县并入衡阳县。

民国31年(1942),析衡阳县城区置衡阳市,建市时属第二区和第一区(部分)。
民国38年(1949)9月,撤区改镇,属雁峰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仍属第二区。
1951年10月,组建衡阳市第一区。
1955年5月,改称衡阳市城南区。
2001年5月,组建衡阳市雁峰区。

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境内实行保甲制管理。衡阳市建市时为第一、二区,下设17个保,每保8~24个甲不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按原一、二区建立区公所,并将原有17个街居民委员会,受区公所直接领导,下设居民小组。
1951年9月,将一、二区调整为第一区。建立了一级政权的第一区人民政府。
1952年2月,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将17个街委会调整为6个,下设224个居民小组。
1955年8月,撤销6个街居民委员会,组建成5个街道办事处和29个居民委员会。
1956年8月,撤销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改由区民政劳动股直接管理。
1958年11月,按原街道办事处范围,建立了5个街道分社,29个居民委员会改组为21个管理区。
1965年,调整为4个街道分社。

1971年9月,街道分社改称街道革命委员会,管理区改称居民委员会。
1973年,境内新增6个居民委员会。
1979年,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
1981年3月,新增14个居民委员会。

1984年12月,新增街道办事处1个,居委会10个。是年,全区共5个街道办事处,51个居民委员会。
1988年,居民委员会增至55个。
1994年,又新组建居民委员会8个。

2001年5月15日,撤销文昌乡和岳屏乡,设立岳屏镇。全区街道办事处5个,1个镇,居民委员会63个。
一、先锋街道
先锋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55年,原称中山南路街道办事处,1958年改称衡星街道分社,1966年5月更名为先锋街道分社,1971年9月,成立先锋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复称先锋街道办事处迄今。办事处驻地:爱民路55号。所辖范围:东临湘江河畔的湘江南路,南到仙姬巷、大码头横街,西至环城南路,北起解放东路。境域面积1.2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解放路、中山南路、先锋路、环城南路、湘江南路等。办事处下辖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居民小组,6519户,总人口20424人。
二、雁峰街道
雁峰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55年8月,1958年更名为雁峰街道分社,1965年大码头街道分社并入,1966年5月,更名为红卫分社,1971年9月,建立红卫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恢复红卫街道办事处名称,1981年改名为雁峰街道办事处迄今。办事处设雁南村78号。辖区范围:东临湘江河畔,南至市五中地段与黄茶岭街道相邻,西至蒸湘南路延伸段和三黄路,北以仙姬巷、大码头横街为界。总面积3.5平方公里。境域地处市区,交通方便。主要街道有:中山南路、雁城路、蒸湘南路等。雁峰街道办事处辖15个居民委员会,258个居民小组,12171户,总人口40484人。1980年后,有街道自办企业10个,服务业3个,商业3个。
三、西站街道
西站街道办事处建立于1955年8月,原称环城南路街道办事处,1958年改名西站街道分社,1966年5月更名东方红街道,1971年9月,改为西站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起恢复西站街道办事处至2001年5月。办事处地址:肖家山3号。辖区范围:东起环城南路,西至头圹、黄牯圹,南临雁城路,北至解放西路,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先锋路、环城南路、西站正街、石坳路、雁城路。办事处下辖13个居民委员会,224个居民小组。
四、黄茶岭街道
黄茶岭街道办事处组建于1955年8月,时名岳屏街道办事处,1958年更名为黄茶岭街道分社,1966年5月,改为东升街道分社,1971年9月改名抗大街道革命委员会,1979年复称抗大街道办事处,1981年起更名为黄茶岭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黄茶路172号。所辖区域:东起湘江河畔,南至南郊大道,西接市职业病防治院,北至市五中地段。境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黄白路、黄茶路、黄茶岭正街、东升街、衡常路等。办事处辖12个居民委员会,142个居民小组,12883户,总人口45814人。
五、白沙洲街道
白沙洲街道系1984年12月由黄茶岭街道析出组建而成,时辖10个居民委员会。治所设南郊新村附1号。区域范围:东临湘江河畔,南至茅叶滩,西与湘江乡茶园村接壤,北至丁家牌楼与黄茶岭街道毗邻,总面积2.8平方公里。街道地处市区南部,交通便捷。境内主要街道有:黄白路、南郊大道等。白沙洲街道办事处辖14个居民委员会,157个居民小组,9514户,总人口32780人。该辖区内有大中型企业26个,民营企业12个,商店20多个。
六、岳屏镇
2001年5月,岳屏镇辖原属黄茶岭街道的三零一、芝麻塘和增设的罗金桥、文昌4个居民委员会以及原属文昌乡的文昌、斯林、山田寺、复龙及原属三塘镇的公益、东风和原属湘江乡的水东、前进、金桥、兴隆10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岳屏镇辖隆桥、水东、前进、跃进、岳林等5个管理委员会,兴隆、复龙、山田寺、斯林、东风、文昌、公益等7个村民委员会,三零一、芝麻塘、车江铜矿3个居民委员会。下设22个居民小组,99个村民小组。

2024年雁峰区辖5个街道、1个镇:先锋街道、雁峰街道、天马山街道、黄茶岭街道、白沙洲街道、岳屏镇。
2025年2月,雁峰区辖岳屏镇、先锋街道、雁峰街道、天马山街道、黄茶岭街道、白沙洲街道、金龙坪街道,共1个镇、6个街道。其中,岳屏镇2个社区、8个村,分别是龙塘社区、车江铜矿社区,文昌村、前进村、公益村、山林村、东湖村、兴隆村、南湖村、隆桥村。先锋街道4个社区,分别是先锋社区、爱民社区、沿江社区、光辉社区。雁峰街道6个社区、1个村,分别是余德堂社区、巷荫岭社区、雨花亭社区、雁南归社区、杏花村社区、厉家冲社区,岳东村。天马山街道4个社区,分别是苏眼井社区、胜利山社区、岳屏社区、肖家山社区。黄茶岭街道10个社区、5个村,分别是红旗社区、东洲岛社区、衡常村社区、幸福社区、雷公塘社区、营盘山社区、珠江桥社区、丁家牌楼社区、高兴社区、五星社区,高兴村、湘江村、五星村、奇峰村、白沙村。白沙洲街道8个社区,分别是园林社区、纺织新村社区、欧水岭社区、联盟山社区、白沙社区、新矿村社区、白竹皂社区、塑田社区。金龙坪街道3个社区、4个村,分别是平智社区、金龙社区、福龙湾社区、金桥村、长塘村、茅叶村、茶园村。

目前全区辖1镇、5街道,34个社区、14个建制村,总面积约69.1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5万。

大美湖南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