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的象牙白,刷新对白的认知

森风聊文化 2023-02-09 11:58:02

大家好,我是沐言。

色彩是很奇妙的,在古陶瓷中器物釉色多姿多彩,目不暇接,即便同一种颜色也有不同的变化和区分。譬如,白。

你知道古陶瓷中有多少种白?

类银似雪的邢窑白瓷,列入五大名窑之列的定窑白瓷,被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窑的象白釉瓷,耀州窑的月白釉瓷,永乐窑的甜白釉瓷,景德镇的卵白釉瓷,同为白釉,却各有千秋,各不相同,这也是古陶瓷的魅力之所在,让我们在色彩里就已然为它着迷。国庆期间忙里偷闲去了趟北京故宫,看到那尊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时感想颇多,也让我有了想与大家聊聊德化窑白瓷器物的想法。

明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故宫博物院藏

德化窑是一所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南方窑场。它始烧于唐,宋元时期已初具规模,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德化瓷器作为日常所用,涌入国际市场,它是福建沿海地区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不得不说,那时的德化瓷器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主要的历史见证之一。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德化窑白瓷,技术和工艺日臻纯熟,瓷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而对德化窑白瓷产生较大影响的自然少不了定窑。德化窑造型釉色、纹饰不但具有浓厚的北宋风格,而且受到定窑的影响:在造型方面,那时的德化窑很多器物形制多与同类定窑器物相似;碗、盘、粉盒模印和刻划莲花、牡丹、卷草、雁、鱼纹等刻划纹饰和竹丝状的刷纹都与定窑以及仿定的的器物相似。

明 德化窑白釉刻花玉兰纹尊 故宫博物院藏

宋 德化窑印凤纹白瓷盖盒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中国的白瓷,首先起源于北方地区,白瓷的创烧说明北方地区烧造瓷器在技术上的进步,这在中国制瓷手工业上是一次大的飞跃。白瓷在隋代有较大进步,胎质更加细白,釉面光润,而唐代邢窑白瓷在隋代的基础上更为成熟并形成与传统青瓷分庭抗礼的局面,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邢窑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类银似雪,标志着白瓷已走向成熟。

唐 邢窑白瓷“盈”字款玉璧底盏 富苑家族旧藏

当年邢窑盛名满天下时,定窑就受邢窑的影响开始烧制白瓷器物,不过宋代定窑在唐代邢窑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在色调上白中微闪黄,釉面细薄润滑,给人以温柔恬静的美感,工艺上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覆烧等,将白瓷的单色釉装饰推向一个“繁花似锦”的阶段。

这份流行的白瓷之风也刮到了南方,为德化窑白瓷的发展起到了启迪和推动之意。不过南北方工艺和胎釉成分有很大差异,德化窑的白瓷器物白度更高,定窑器物更趋近于暖白,色泽莹润,瓷化程度高,虽然南宋时德化窑烧制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但与宋金时期的定窑白瓷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定窑白釉“官”字款刻莲瓣倒流壶 2021年北京保利秋拍

而到了明代,迎来了德化窑的高光时期,那时的白瓷工艺技术精湛,被西方冠以“中国白”之称,“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明代德化窑的烧造技术、装饰工艺等多方面综合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象牙白”瓷的创烧成功,将白瓷世界的色彩变幻又增添了一抹亮色,象牙白釉白色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似白玉,让瓷塑造型更显高洁素雅、稳重大方的气质,也让人顿生静穆之感。

明 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德化窑瓷塑艺术也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瓷塑中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观音造像。通过不同服饰穿戴,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形象传神,更在细节处加分添彩,瓷塑人物衣纹深秀洗练、线条飘逸流畅,每一件都十足表现出人物的性格,高光时期的德化窑让世人看到了它的光彩。明代德化瓷塑艺术的出现和传播,对国内外陶瓷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大英博物馆藏

第一次见到德化窑白瓷观音坐像时,刷新了我对德化窑的认知,更刷新了对白釉器物的认知,原来白也可以有很多种,古陶瓷中色彩的魅力让人着迷,即便只是单色釉中的一种颜色,就可以演绎出多样迥异的风采。而古陶瓷的魅力,不止于此,待喜爱它的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走近古陶瓷,更需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走进它。

0 阅读:6

森风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