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史料被大规模销毁过吗?为何蜀汉后期的将领,基本没有传记

爱喜扬扬 2025-01-18 16:57:07

要是去翻阅《三国志》,便会察觉到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即蜀汉后期诸多将领以及重要人物,在这部史书中并没有单独的传记记载。

再者,即便这些人在正史上有单独的记录,可这些记录通常都极为简略,往往仅是寥寥数笔便一带而过了。

就拿廖化来说吧,其经历差不多贯穿了蜀汉的整部历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三国志》这部史书中,有关他的记载却少得可怜,满打满算还不到150个字呢。

于是,不少人都认为,蜀汉的史料大概率是遭人刻意销毁了。极有可能在西晋统一全国之后,为了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对三国历史展开了大规模的篡改活动。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司马氏便将蜀汉的诸多史料,全部径直给销毁掉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只能讲,把这口锅让司马家去背,那可真的是太冤枉他们啦,他们着实不该承受这样无端的指责。

直至现代,我们着实未曾发现任何有关司马家销毁史料的记载,考古学家同样未找到与之相关的任何证据。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蜀汉的史料曾遭人为故意销毁。并且在古代时期,这件事压根就未曾被人提及过。

既然如此,要是蜀汉的史料未曾遭受大规模的销毁,那为何蜀汉后期的那段历史依旧显得模糊不清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就在于两点而已。也就是说,其准确答案主要就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呢,并非其他更为繁杂的情况哦,就是简简单单归结到这两点上头啦。

一方面是由于蜀汉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史官,这使得相关史实记录缺乏专门且系统的整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来发生的那场成都之乱,这两场情况致使很多相关事宜出现了缺失或混乱,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后续影响。

要知道,蜀汉可是没有设立专职史官的哟。但这并非意味着刘备与诸葛亮就不看重历史记录这件事,主要是蜀汉当时的经济状况实在不佳,根本没办法让史官作为一个单独的职位存在,无力承担起设置专职史官的相关费用等开销呢。

在不少现代人的认知里,史官撰写史书这件事,似乎就是简简单单地拿上一支笔,再找来一张纸,然后将自己所目睹到的各类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就行,仿佛做这件事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成本方面的考量。

事实上,这完全就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错误认知。

史官的工作实际上极为繁重。在着手记录历史之时,他们通常得先开展十分复杂的考证事宜。并且,还得阅读并参考海量的资料,再从这些资料里挑选出最为合适的用于记录。

通常来讲,这类工作靠单独一个人是没办法完成的,得有一个完备的部门机构才行呢。并且哦,这个部门机构所配备的人员数量往往还不少呢。

再者,能担任史官一职的人,绝非泛泛之辈。单就政治觉悟而言,便足以将绝大多数人拒之门外。毕竟每一个政权编修史书,目的在于证实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如此一来,那些政治觉悟欠佳之人,是无法胜任史官这份工作的。

在古代,向来有着盛世修史这样的说法。要知道,在统一政权下的战乱时期,又或是割据政权所处的时代,修史所需的成本是根本无法被支撑起来的。就拿四川地区的割据政权来说吧,蜀汉之前的公孙述,蜀汉之后的成汉李家、后蜀孟家,还有明末的张献忠,他们当中有谁修过史书呢?

三国这段历史的名气相对更大些,正因如此,大家往往会更加留意到蜀汉没有撰写史书这一情况。

蜀汉由于无力负担起专门史官团队的开支,也没办法支撑大规模开展历史记录方面的工作。在此情形之下,蜀汉唯有安排专职的文书人员,让他们在履行自身原本职责的同时,兼任记录历史的任务。

因此,在之后陈寿着手搜集蜀汉的史料之时,就只能去蜀汉太学所留存下来的文字资料里,还有那些官方发布的部分正式文书当中,去努力找寻与之相对应的记载内容了。

当然,若仅仅如此的话,陈寿还是能够寻得诸多史料的。但关键在于,蜀汉灭亡之际,曾爆发了一场钟会之乱。待蜀汉灭亡后,由于邓艾与钟会相继被杀,使得魏军大肆进行劫掠,差不多将整个成都都给毁掉了。

在那场钟会之乱发生之时,刘禅的长子,也就是曾经的蜀汉太子,都不幸丧命于乱兵的刀枪之下。如此混乱且凶险的局势下,那些无人给予保护的史料又怎能幸免于难呢?其结局自然是可想而知了,想来也是令人不禁叹息。

因而,当陈寿着手去查阅蜀汉的文书之时,竟发觉蜀汉的绝大多数文书早已不复存在了。

如此一来,蜀汉后期所发生的那些事情,陈寿显然是没办法将其记载下来的。毕竟存在某些状况,使得陈寿在面对蜀汉后期这段历史时,只能无奈地留下空白,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录了。

并非是他不愿意去进行记载,实在是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人们哪怕想尽办法,也没办法找到与之相关的文书以及史料了,所以他即便有心记载,也是无从下手的呢。

0 阅读:12
爱喜扬扬

爱喜扬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