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皮肤被热水袋烫硬了,医生:警惕“低温杀手”

妙菱看健康 2024-12-12 04:07:24

你是否曾在寒冷的冬夜,依赖着热水袋的温暖入眠?

警惕!这看似无害的保暖神器,可能正在悄悄对你的皮肤下毒手。

近期,安徽省马鞍山市,一位12岁的女孩一觉醒来,她的腿部皮肤被热水袋烫得发干变硬,惨遭三级烫伤!不仅如此,低温烫伤的隐蔽性极强,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你的肌肤,在你享受温暖的同时,可能对正在发生的伤害浑然不觉。别让暖宝宝的“热情”变成你肌肤的隐形杀手,让我们一起揭开低温烫伤的真相,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的一种损伤。一般认为,70℃热源持续接触皮肤1 min后可致表皮全层损害;44℃热源持续接触6 h,可引起皮肤基底细胞不可逆损伤。这种烫伤与高温烫伤不同,烫伤时不会感到明显疼痛,最多只是感觉暖暖的,因此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虽然不会立即造成剧烈疼痛,但其造成的后果却相当严重。

由于烫伤发生缓慢,往往会导致深度组织损伤,常见表现为皮肤发干变硬,甚至出现水疱、溃疡。低温烫伤属于深度烫伤,大多数情况下会留下疤痕。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感染,使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低温烫伤的风险:

婴幼儿和儿童:由于其皮肤结构的特点,儿童的皮肤较成人更为薄弱,对热量的敏感度和耐受度较低。此外,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及时表达不适感,导致低温烫伤不易被察觉。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感觉功能减退,对热的感知能力下降,使得他们在使用取暖设备时更容易发生低温烫伤。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感觉迟钝,对热刺激的反应减弱,从而增加了低温烫伤的风险。

末梢血液循环障碍者:如雷诺现象、脉管炎等疾病患者,由于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对热的感知和散热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低温烫伤。

这些特殊人群在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保暖用品时,应格外小心,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低温烫伤的发生。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移除热源:迅速停止与热源的接触,避免继续加剧烫伤。

冷敷处理:使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对烫伤部位进行冲洗,一般建议冲洗时间为15~30 min,以降低皮肤表面温度,减少进一步损伤。冷敷时应注意不要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清洁伤口:用清洁的冷水轻轻清洗烫伤部位,避免使用肥皂或其他可能引起刺激的物质,以减少感染风险。

消毒杀菌:在降温过后,使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杀菌,以免伤口感染。

适量涂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适量的烫伤膏,如紫草膏、京万红等,能够有效止痛,并促进伤口细胞的修复。

保护创面: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轻轻覆盖烫伤部位,避免细菌感染,并保持创面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避免挤压水疱:如果形成水疱,需要去医院进一步处理,不要自行挑破,以免引起进一步感染。

及时就医:在医学上,烫伤的严重程度通常按照三度四分法进行分类,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烫伤。其中,Ⅱ度烫伤指的是烫伤深度达到真皮层的烫伤,它可以分为浅Ⅱ度烫伤和深Ⅱ度烫伤两种情况:浅Ⅱ度烫伤表现为受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感觉过敏,有水疱形成,水疱剥离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深Ⅱ度烫伤表现为受伤皮肤痛觉较迟钝,可有或无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

对于Ⅱ度或以上的低温烫伤,建议尽快前往医院治疗,医生可提供局部消毒、换药及必要的抗感染治疗。

0 阅读:0
妙菱看健康

妙菱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