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数十年的抗争之后,1947年8月15日午夜,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在红堡拉合尔门宣布国家独立。就在这之前,印度国大党领袖邀请了印度末代总督蒙巴顿担任礼仪性的总督,并呈上一个信封,里面是新政府成员名单。
一个刚刚要独立的国家,居然要向前殖民者递上自己新政府的名单?所以是父皇大人要去御驾亲征,朝廷留给儿子来监国的节奏吗?
不要有疑惑,在印度这个国家,连神都有3300亿个,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什么奇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何况是国家独立,这种可有可无的事,出一点奇怪的现象不是很正常的吗?
话说回来,印度独立为何如此奇葩,英国为什么要放弃这块咖喱香饽饽?靠着躺赢而独立的印度,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呢?(也有可能没有)
1757年英国政府通过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使得印度最后彻底沦为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自此之后,印度的反殖民运动就一直不断的抗争着。
1885年印度国大党诞生了,这个党对于其他党派几乎是碾压态势,很快成为了全印统一组织和印度最强大的政治力量。我们熟知的尼赫鲁和甘地等人都是出自于这个党派。
国大党的初始创业团队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富裕阶层和农村地主,建立初的目标是争取为受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分享政府权利,当局表示赞同,毕竟以印制印是基本的殖民政策。
因为在此之前,也就是1857年,发生了大兵变,全印度有六分之一的地区都卷入了其中,英国当局对此十分震撼,于是他们也是希望有一个民意的了解端口,希望有一个安全阀,能够及时给国内日益增长的民族矛盾减压,于是英国总督杜富林和前殖民官吏退休老干部休谟一番策划,由休谟出面,游说印度上层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织他们成立一个改良主义的政党。在他的串联下,1883年第一次印度国民会议举办了。1885年,国大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他们成立宣言的内容都是从美国《独立宣言》中找的灵感。
所以这个带领印度走向独立的国大党,就是英国殖民者帮忙建立的,专门用来殖民印度的工具党而已。
风云变幻成立之后的国大党在前20年只要求进行局部改良,到了1906年国大党年会上则提出了殖民地自治的要求,这个要求在带英爸爸眼里实属大逆不道了。毕竟之前20年,每年开年会,国大党都设宴招待英国人,主席的开幕词,都是对英国爸爸的殖民功绩先吹捧一波。
但是到了20世纪,英国对印度做得实在是有些过分了。首先是加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英国在印度注册了很多股份公司,主要投资棉织工业和黄麻工业,这都是印度民族企业的主要工业领域。随之而来的产品倾销,严重挤压了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
英国还进行了多项投资,包括公债投资,铁路投资,城市交通投资,听起来挺好的,但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在英国人手上,而且这些投资项目主要是方便英国商品在印度的倾销,掠夺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尤其是投资建设银行,控制了印度的金融行业,加深了殖民层次。
与此同时英国贸易中介行数量也迅猛增长,这个垄断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印度的各行各业。小企业主和手工业者开始破产,物价飞涨,人民购买力急剧下降。
国大党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知识分子,然而英国殖民政府各类机构已经被英国人自己占满,这些知识分子马上体会到了毕业即失业的毒打。
列宁同志说:继俄国 1905 年的运动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世界资本主义,和 1905 年轻的俄国革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
于是乎轰轰烈烈的运动就开始了,运动的导火索是印巴分治的前身,孟加拉分治法。
那时候的孟加拉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较为发达,也是独立运动的核心地区。于是英政府为了割裂印度民族力量,按照所谓的宗教信仰,将孟加拉划分成了两个省,企图制造民族对立,转移民族斗争方向。
温和派在分治方案公示之后,在最初的两个月就组织了近500场抗议集会,但是毫无收获。
之后在1905年,开始实行抵制英货,支持国货行动。
激进派则不同,他们是由知识分子,小商人,小地主,小工厂主,在英国的殖民体系中,他们的损失更多,更大。他们从简单的英货抵制,发展到全面抵制。拒绝和英国当局的任何合作,主张组织群众进行合法斗争。
激进派之外还有一个编外组织——秘密革命组织,这是一个以印度解放为明确目标,以武装起义为道路的革命组织,他们主张进行武装斗争,要求驱逐英国统治者,实现印度全面独立。如果这派带领印度实现独立。
但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依然是国大党,这个依靠着英国人才建立起来的小资产阶级政党,最终被当局们以管控和禁止公共集会、游行和限制新闻自由,开除集会人员的简单方式打压成功了。
一战期间,印度派出了 21 万名印度官兵,在印度本土的英印军队有 70% 以上被抽去参战,英国在印度的驻军不足 1.5 万人。殖民当局巧立名目,榨取印度财政,以维持其庞大的军事开支。
这倒是给了印度机会,这里的资产阶级趁势发展,资本总额由 7.21 亿卢比增至 10.66 亿卢比,和那时候的中国黄金10年比较类似。当然了从这个数据上来看,只不过是喘息而已,远远谈不上飞速发展。
这时候的国大党非但没有抓住机会争取民族独立,反而奴性上身,因为英国首相承诺,如果你帮助我们大英打赢一战,印度将会获得自治权力。没有经过国仇家恨的国大党本来就想要在最低的牺牲下,拿到自治权,这下得到了英国首相艾斯奎斯的承诺,一下子干劲十足。各派别纷纷支持英国作战,就连国大党的极端派领袖提拉克也呼吁所有印度人一致帮助处于困难中的英国,打败德国,与政府合作,实现改革。
伊拉克
可是就在此之前,这位仁兄刚刚蹲了6年大牢,才释放2个月,真算是识时务了。
不过秘密革命组织对国大党的妥协很是嗤之以鼻,在一战之前,秘密革命组织就开始搞个人暗杀和恐怖袭击,趁着英国自顾不暇,开始搞武装起义。
北印度的武装起义被提前泄密,45 名革命者被判死刑,200 多名被判长期徒刑,领导人逃亡日本。
之后孟加拉起义同样也被英国人提前发现,领导人牺牲,其他革命者被判刑和绞死。
咱就是说,这个武装起义的保密工作真的是挺重要的。这些武装起义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
但是有一帮革命者倒是给印度指明了一条看似光明的道路。那就是以伊拉克为首的自治同盟,截至 1917 年 4 月,自治同盟会员达到 1.4 万人,建立了庞大的自治同盟支部。
自治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很快激怒了殖民当局。禁止学生参加自治同盟的相关会议,并且逮捕了自治同盟的领导人,于是国大党的温和派和自治同盟同仇敌忾,向政府抗议,采取消极抵抗,跑到软禁地进行示威,呼吁实现印度自治。
自治运动反而凝聚了各国大党,自治同盟,穆斯林联盟等各民族力量,印度自治的力量集合完毕!
一战胜利之后,英国当然没有兑现承诺,让印度实现全面自治,相反地重新恢复了对印度的控制。
这时候我们的圣雄甘地横空出世!
圣雄来了?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还是暴力武装革命全都失败了,印度的民族情绪高涨,需要一个新的斗争方式和新的思想。而甘地则抛出了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甘地全名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他们家虽然出身吠舍,不过连续几代人担任过几个小土邦的首相,家庭殷实,之后远赴英国留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基督教,佛教,无神论者,他把所接触到的思想,集合到了一起,悟出了其中的共通性:仁慈和真理。
回到印度的甘地做起了律师,但是业务实在是不行。后来在1893 年,他应印度富商的base,跑到南非去处理债务纠纷。
没想到啊,到了南非,甘地发现南非殖民者压迫当地印度侨民,为了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他建立了两个试验场。在这里,具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姓,不同的宗教派别,他们共同生活和劳作,素食节俭,和睦相处,一起祈祷。实验场还开办学校,甘地亲自授课,传输他的教育思想,重视心灵的培养。这里成为了非暴力抵抗战士的避难所。
甘地还创办报刊杂志,组织政治团体,为了争取权益,发动非暴力抵抗,和当局全面对抗,拒不合作。
整个运动持续了 8 年之久,最终以甘地的胜利而结束,迫使南非当局让步,废除了种族歧视的规定。
这个成功的案例让甘地很高兴,于是1915年初,带着成功经验的甘地回到了印度,准备拯救自己的国家。
1920 年 12 月—1922 年 2 月,甘地发动了第一次全国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跑到了全印哈里发会议上,呼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合作,拒绝与英国政府合作,放弃英国授予的荣誉称号、抵制立法会议、抵制法庭和公立学校等。
国大党也同意了甘地的建议,通过了甘地拟定的「渐进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授权甘地正式以国大党的名义,在全印范围内领导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成为国大党的「太上皇」和「无冕之王」,也成为印度民族运动无可争辩的精神领袖和力量源泉,印度现代史上的「甘地时代」开始了。
这次运动涉及到发动工农群众,而一旦工农群众发动起来,就比较难以控制了,尤其国大党本身就是资产阶级政党,没有深厚的工农组织经验。到了后来,工农运动有反对殖民统治和压迫的,也有反对地主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有些逐渐脱离非暴力不合作的轨道,演化成暴动和起义,开始袭击大地主的住宅,抢夺钱财。最终给英国人找到了借口,招致了殖民当局的镇压。光是毛普拉起义,就死了1 万人,4 万多人被捕或投降。
同时他本人领导的不服从运功也发生了暴力事件,虽然他一再要求各地保持冷静,但国大党和哈里发委员会领导了一场示威游行,遭到警察暴力镇压,示威群众好几个人被打死,群众杀红了眼,烧了警察局,22个警察被烧死。
甘地服了,决定终止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失败之后,国大党一度陷入了低迷,然而以贾·尼赫鲁为首的青年派开始加入国大党,明确主张完全独立,把争取独立作为印度民族运动的政治目标,给这个垂头丧气的政党,注入了活力。
1930年,甘地随即发动了文明不服从运动。印度各地举行盛大集会和示威游行。在孟买就有整整15万群众,高呼印度属于印度人!革命独立万岁!非暴力万岁!
之后,当地居民开始生产海盐,反抗食盐专卖法,各地开始反抗缴税,有些地方开始转化为武装起义。
印度妇女以空前姿态投身到民族运动洪流之中,甘地的妻子,贾·尼赫鲁的妻子、母亲和两个妹妹都带头加入运动,并做妇女发动工作
整个运动延续之前不合作运动的主张,明确了政治主张,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
英国政府对印度十分有了解,除了逮捕运动领导人和参与者,宣布割裂革命团体非法之外,还搞了个「不可接触者」单独选举区。
印度教实行种姓制度,并在四大种姓之外,还弄了个不可接触者。用印度社会固有的种族矛盾分化民族运动。
甘地听闻,大事不好,大惊失色!宣布绝食抗议。其他宗教领袖也随即附和,宣布不应存在「不可接触者」,对不可接触者一直禁入的宗庙也忍痛宣布开放。
文明不服从运动的重心,已经从民族独立斗争转向了废除不可接触制运动。
印度人就跟被英国捉奸在床一样,慌忙掩饰衣衫不整的外形,扣上文明扣,拉上裤子拉链,非常的可笑!
1934 年 4月,甘地发表声明,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
贾·尼赫鲁就很厌烦甘地这种行为,告诉他「不能拿民族斗争开玩笑,随便发动,随便中止」
时间也终于来到了二战,英国继续准备从印度捞取兵源和战争款。贾·尼赫鲁明确表示:如果不准印度独立,印度拒绝出力帮助英国。
英国人拒绝,在他们看来国大党在甘地的带领下,只会小打小闹,掀不了天。然而这次运动并不是甘地领导,而是一直采取激进主张的群众本身自发的。
一开始是城市工人为代表的罢业、游行、示威、集会,然后是青年、学生。他们攻击和占领了车站、邮局,监狱,法院和政府部门,整个斗争延伸到农村,农民自发组织,向城市进发,一起包围法院或政府部门。
最后,暴力冲突蔓延到了各大城市。在孟买、中央省和联合省,不时有投弹或爆炸事件发生。农民武装力量开始袭击警察,夺取枪支武器和税款,破坏桥梁等公共设施。
并且开始暗杀英国殖民者,把他们的尸体游街示众。
此时,甘地仿佛丘吉尔上身,不断给英国助攻。他又开始绝食了!
国大党内部因为甘地的绝食开始分裂,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暴力活动,有违甘地的意愿,问心有愧,决定放弃斗争。
1944 年5 月 6 日,英国人释放了甘地,甘地投桃报李表示:「退出印度」运动结束!
这场运动一共有1 万到 4 万人被杀,6 万多人受伤,15 万人被捕。
黎明二战结束之后, 英国政局变了天,丘吉尔下台,上台执政的工党,在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主张印度独立的决议,所以这波利好印度。
印度自己也很争气,战争结束导致军事订单削减,1945年农业歉收,让亿万农民雪上加霜。工人农民再次联合强烈要求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工农运动和民族运动迎来新高潮。
在工农运动浪潮的冲击下,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柱军队也发生了动摇。1946 年 1 月,孟买达姆空军基地皇家空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1500 人举行罢工。
2 月,孟买海军基地的皇家海军,不满英国军官对印籍水兵的歧视和虐待,发动了武装起义。
在1945年末开始的立法会议选举中,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获得绝大多数席位。
面对现实,英国也不想再挣扎了,决定移交权力给印度。
立法会议选举中大胜的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则开启了互怼模式。国大党主张建立统一的临时政府,而穆斯林联盟则坚决主张建立两个独立国家。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矛盾重重,临时政府无法工作,制宪会议形同虚设。
总督蒙巴顿发表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建议巴基斯坦独立。
国大党领袖贾·尼赫鲁经过与穆斯林联盟的共事,和穆斯林联盟「直接行动」造成的大规模的教派流血冲突,也认为分治不可避免。而甘地十分痛苦地接受了这一现实。
1947 年 8月 14 日,巴基斯坦独立, 15 日印度宣布独立。
时至今日,印度已经独立85年了,这个国家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本可以在独立运动中,妥善处理,就像在不合作运动中,废除不可接触贱民制度。
甘地作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袖,将印度的独立引到了一条,尽可能少伤亡的民族独立道路上,这条路看似平和,并且保持了印度的经济实力,维持了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但也保留了印度相当割裂的政治形态。甚至在工农运动脱离国大党控制,进入暴力阶段,对英国殖民者造成严重损伤之时,宣布运动结束。
对他的评价,我只能说:我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