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累了。国家统计局有一个新的数据统计,全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48.6小时,接近49小时。
按一周6个工作日算,每天平均工作时长都超过了8小时;如果按一周5个工作日算,那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就是9.7小时,接近10小时。
如果算上外卖员快递员,滴滴司机这种灵活就业人员的话,平均工作时长会更糟糕。
由此可见,朝九晚五是奢望,大城市毕业的年轻男女甚至很难找到一份双休的工作,内卷与躺平成为了今年的主旋律。甚至放眼到整个东亚也是如此。
虽然全世界的年轻人不约而同走上内卷与躺平之路,但是这种现象在东亚更为明显。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内卷与躺平明明是两个极端,却在这个地区和谐共存。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土壤肥沃,自然资源并不差的东亚走上了自虐之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卷”是文化?东亚三国除了地理位置接近,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化相近,同属于儒家文化圈。想要破解东亚年轻人为什么活得累?自然要分析一下儒家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都以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显而易见,这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可能达成。
但是一旦懈怠下来,就有一种强烈的愧疚感袭来。放松和娱乐是对自己人生的不敬,“这个年纪你还好意思睡觉?”睡得着吗?
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回头一看,我去,我都30了,居然还是个单身,甚至连个房子车子都没有!要知道,在大城市30岁啥都没有实在是太正常了,因此在一线大城市,年轻人的内卷更加明显。
这种焦虑和自我否定,很难说能与儒家文化脱开关系。
但是这里说的儒家,可能和事实上的儒家也不是一回事。实际上的儒家是是一种比较积极进取的、非常注重实际生活的一种处事哲学。
孔孟距今都已经2000多年了,自从西汉之后,儒家吸纳了融合了其他思想,以适应历朝历代,到了宋朝,已经和孔孟时期的儒家已经大相径庭了,比如孔子就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思是如果能赚钱,那就努力赚钱吧,如果不想赚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也好!
所以说,儒家文化不等于卷文化,现如今的儒家思想,是一种适用于中国人生存的哲学。
是一种在有限资源,有限空间,众多人口背景下的生存哲学,也是封建时代的职场哲学。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内卷呢?
内卷化这个词,最早是格尔茨用来描述他观察到的印尼农业经济,他发现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后,耕地资源无法扩大,人力成本却大幅下降,因此选择了一种大量投入人力以换取粮食总量小幅度增长的行为。
在这之后,这个概念又被引入社会学,用来形容国家组织、政权等等。东亚社会结构完美符合了内卷模型:人口过多而资源有限。
“卷”资源中国从古以来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竞争压力大。虽然我们一直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实际上,古代的气温大多数时候要比现在低。如今气温炎热的华北地区在以前都被人称为苦寒的冀州地区。而气温炎热,蛮荒荆棘的南方地区,也并不适宜人类居住。
在资源如此有限的中原地区,农业国形成了严重的内部竞争。往往在灌溉季节,各个村落之间会发生抢水暴力事件。
资源这个东西不单单指自然资源,还有教育资源,上升通道,机会资源等等。
这些有限的资源和儒家文化中对更高追求的渴望,造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无法和友商共存,就像黑暗森林法则一样,这些个体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干死对方!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小镇的消费能力只能容纳5家超市,那么后来者想要在这个小镇开超市,只能选择接手既有5家中一家或者多家,有个华人老板盘下了5家超市中的一家。
五家超市的老板原来达成了默契,大家都是每周营业五天,每天营业十个小时。但这位华人老板的超市24小时营业,最后结果就是其他4家被迫参与24小时营业。小镇的消费力有限,每家的营业额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造成了超市员工超负荷的工作,小镇居民是唯一获益的群体。
这些有限的资源与对更高目标的渴望组成了东亚内卷现象的基石。
对于资源有限的社会来讲,为了能够筛选人才,也会设置一个比较困难且狭长的上升之路,以此来完成社会分层和有限的资源分配。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模式一直都长盛不衰,历久弥新。
三国杀虽然东亚年轻人一直很累,不过中日韩三国还是各有差异的。
日本人均漫画家,200w人弹钢琴,29w小学生登陆为足球选手,棒球比赛一年6次大赛,日本700-800所大学,你甚至只需要随大流,都能拥有不错的学历和生活体验。
但如果你想要在这其中成为顶级,那确实很难。
想逆天改命,去考顶级学校会很卷,想在工作上收入远超常人、当上领导高层会很卷。如果你就是个普通员工或者在家躺平了,反而没什么感觉,毕竟日本是个发达国家,福利待遇上保障你生活没什么问题。你也可以成为200万钢琴手中的一个,30万足球小将中的一个。
这种顶级领域的封闭,让日本年轻人已经放弃了内卷。反而享受这种稳定的生活,也就是躺平族。作为三国中版本最快的国家,日本的未来几乎也就是中国未来。
由于教育资源,上升资源,婚恋,房产等资源分配不平等,大部分中国年轻人也已经开启了躺平之路。2021年只有400万一胎诞生,2023年只有750万对结婚。日本躺平文化跨越了日本海,来到了大陆。
韩国的卷则是继承了中国上升道路少,以及日本上升难的双重buff。韩国有三所超级大学,把持韩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真正的韩国主人大部分都是从这三所学校毕业,三所大学分别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合成SKY,天空之城。
政治上,任期从2012年开始的韩国第19届国会的300名议员中,90%都出自这三所高校,尤其是首尔大学,可以说是政治人的黄埔军校。
经济上韩国企业经营评价机构ceoscore曾调查过韩国500大企业的624名CEO,结果显示有50.5%(296人)毕业于SKY。
2017年韩国前10大企业的销售额为6778亿美元,占韩国整体GDP的44.2%,这个数字在日本是24.6%,美国是11.8%,中国则更低。
上大学这条狭窄的上升通道是韩国普通年轻人唯一能逆天改命的机会,2023年,在高物价、高利率导致韩国家庭勒紧裤腰带,削减支出的情况下,课外教育支出,是唯一在持续增长的。
概括起来,韩国人的内卷其实就是超级垄断,这种垄断在资源贫瘠,国土狭小的韩国,表现的更加明显,所谓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韩国是行不通的。天和地早已被瓜分,韩国年轻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出走。
韩国移民局统计,十年里,韩国每年稳定向外输送60万人口。而2023年全年,韩国出生人口只有23.5万人。
至于中国,中国的内卷是版本最低的,也是最有可能突破这个历史轮回的国家。
中国的内卷是在经济大环境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产业淘汰过程中,发生的劳动力竞争。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化产业的转型,会导致一部分人掉队。所有人都想乘上快车道,而座位是有限的。而且,我们的上升通道还没有像韩国那样狭窄,多领域强实力的民营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依然发挥着作用。
就因为普通人可以看到希望,看得见曙光,所有人才会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活,不断卷自己。
最怕的是已经开始不卷了,那就说明,大家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处于绝望状态了。
因为东大庞大的产业群和出生人口的减少,社会将留下大量真空岗位,未来的孩子是可以赶上一波红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