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婚礼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都是物质方面:车与房自不必说,顶级彩礼、豪华婚庆更是一个都不能少。相比而言,中国的传统婚俗就要优雅得多,即便是到了今天,传统婚俗里的文化气息,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传统婚姻讲究“六礼”,自周朝就确立的"六礼"制度,历经三千年演变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婚姻观念。这套由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构成的婚仪体系,不仅是简单的流程规范,更是古代社会伦理秩序的具象化表达。
1、纳采
“六礼”始于纳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亲(相亲),男方的使者执雁为礼,叩开女方家门。大雁作为候鸟的忠贞属性,暗喻着婚姻应有的契约精神。
古人认为,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并且,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

2、问名
“相亲”之事,全由媒婆代为传达,传统礼教中,古代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更何况是未出嫁的女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生。
此时,经过互相了解获得认可后,男女双方换了庚帖各自请人占卜“合八字”。说白了,问名,其实就是双方达成初步意愿后,双方家庭根据两人的生辰八字,算上一命,看“八字”合不合。
3、纳吉
纳吉,相当于现在的“定亲”。问名之后,若是两人“八字”合拍,不相克,双方家庭则将将二人的“八字”置于祖先灵前,将个人姻缘纳入家族命运的宏大叙事。此时,男方将着手准备礼物到女方纳征。

4、纳征
纳征,也就是男方到女方行聘礼,也称送聘礼。纳吉成功后,男方送去聘金礼物。一般而言,如果女方有祖父母健在,须专敬送猪腿,父母健在,则敬送猪肉,表达报谢父母养育之恩。
纳征当天,女方还要回礼,也就是,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
5、请期
请期,也就是选择结婚的日期。请期确定婚日时,人们一般也会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占卜,由此选定吉日。
占卜吉日的过程实则是将个人选择让渡于天命意志,体现着古人"敬天法祖"的集体意识。

6、亲迎
也就是迎亲,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临嫁前,新娘要用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
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这套严密的礼仪程序,每个环节都经过宗族长老见证,使个人结合升华为两个家族的盟约。问名时的文书往来、纳征时的礼单记录,形成了古代社会少有的契约文书体系。
在现代社会,“六礼”的繁文缛节虽已简化,但其精神内核仍在延续。提亲时的媒妁之言、合八字时的传统智慧、婚礼上的敬茶仪式,都见证着中国人对婚姻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