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和蒋先云之间有着深厚的交往,两人都非常尊重对方。对于蒋先云的人品,郭沫若非常敬佩。那时候,在得知蒋先云在战斗中牺牲后,郭沫若悲伤地说:
“先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是从此不死的。我本来很想作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但我觉得我们有时间性的文章,不足于纪念超时间性的烈士,足以纪念烈士的,只有他自己生前的行动,生前的誓言。”
1927年,北伐军势如破竹,将在河南的奉军打得一败涂地。5月,奉军退守到临颍一带。
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奉军临颍非常重视。那时候,奉军在临颍集中了几个军,其中就有张学良的第三军团,装备和战斗力都很强。
为了阻挡北伐军,张学良亲自来到临颍一线部署指挥。期间,张学良还枪决了在之前作战不力的陈琛旅长等人。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北伐军来说,临颍无疑成为了非常一块难啃的骨头。于是,唐生智便调来了原本是进攻开封的张发奎部。
5月27日,在临颍,北伐军便与奉军展开了激战。战斗中,由于奉军对临颍非常重视,张学良投入的部队战斗力好恩强,加上装备精良,北伐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开战之初,张发奎将下属的第26师作为预备队使用。于是,在看到奉军出动了坦克后,张发奎立即意识到了战局的严重性,当即亲自率领预备队26师,投入到战斗中。
在战斗中,蒋先云看到奉军的坦克战斗作用非常强大,便提出了从侧翼进攻的建议。当时,蒋先云对师长说:“不摧毁敌人的重炮阵地, 我军正面攻击就不能成功。”
得到批准后,蒋先云亲自率领麾下的第77团主力,前往临颍城北,破坏了奉军的炮兵阵地,这才为友邻部队争得了一线生机。
虽然战果是值得肯定的,但蒋先云的77团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其中,3个营长2死1伤,9个连长也战死了6个。
在进攻期间,蒋先云为了吸引敌人炮火注意,故意穿了一套军礼服,骑了一匹白马,向奉军发起冲锋。
在冲锋的过程中,蒋先云身体多处受伤,最终因胸口受了重伤,一下子便倒在了地上。
5月28日,因受伤严重无法抢救,蒋先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5岁。
得知蒋先云牺牲的消息后,郭沫若心里非常难过。后来,郭沫若多次在回忆和文章中提到蒋先云,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蒋先云,1902年8月17日出生在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字湘耘,别号巫山。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母亲朴实勤劳,性情开朗,兄弟姐妹8人。其中,5个哥哥,2个姐姐,蒋先云是最小的那一个孩子。
蒋先云虽然在家里排行最小,但没有像许多人家的最小的孩子一样被宠坏,而是成长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1917年,蒋先云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蒋先云担任了湘南学生联合会第一届总干事。
在参加革命的过程中,蒋先云便表现出优秀的才华和坚定的革命立场,逐渐成长为湘南学生运动领袖,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
1921年,以毛主席创建的新民学会为榜样,蒋先云发起成立了“心社”,并为心社起草了章程。在这个章程中,蒋先云写道:“牺牲个人利益,图谋群众幸福,结合真纯同志,谋社会实际改进。”
10月,在毛主席的介绍下,蒋先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蒋先云组织参与了安源路矿大罢工。
在大罢工取得胜利后,蒋先云担任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党支部书记兼文书股长。
1924年,在毛主席的介绍下,蒋先云考取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当时,蒋先云的入校成绩是第一名。
如此骄人的成绩,蒋先云自然引起了校长蒋介石的注意和好感。在黄埔军校期间,蒋介石曾多次对蒋先云进行拉拢,还对他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蒋”字,以此来拉近他和蒋先云的关系。
然而,蒋先云却并没有因此而背叛自己的革命信仰。对此,徐向前元帅在后来说:“蒋先云是我的良师益友,他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头脑敏捷,堪为青年军人的模范。”
1925年,蒋先云以第一名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毕业后,蒋先云被选派到黄埔教导1团1连,担任了党代表。
后来,蒋介石亲自将蒋先云调到身边,担任了侍从参谋。之后,蒋先云又先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一师二团二营营长、第三师第七团党代表、第一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黄埔同学会监察委员。当时,蒋介石为黄埔同学会的会长。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对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进行直接的军事打击。
北伐开始后,蒋介石担任了北伐军总司令,蒋先云被任命为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郭沫若则担任了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的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里,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
早年间,郭沫若便接受了民主思想,曾留学于日本,创作过小说《牧羊哀话》,诗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作品。
1921年6月,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并主持创办了《创造季刊》。
1926年,郭沫若担任了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广东大学文科学长等职。北伐开始后,郭沫若又在北伐军中,担任了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那时候,蒋介石的许多北伐文告,都是由蒋先云起草的。关于这段岁月,郭沫若说“蒋先云比我强”。
不久后,蒋先云被任命为补充第5团团长,军衔为陆军少将,这是非常少见的。
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阴谋逐渐暴露出来。
当时,在接到周恩来的密信后,蒋先云前往武汉,担任了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期间,蒋先云还提出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弄担任了反蒋委员会的主席,与蒋介石对立起来。
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进行北伐。
不久后,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任职之后,蒋先云在给部队的一封信中,写道:
“遇事先要沉着,能沉着才能确实现察,观察正确才能正确判断,判断正确才能有坚决的决心,决心坚决则胆自壮,气自豪,什么也不怕。要知道部属是以上官为转移的,上官心怯,部属则不寒而栗。治军首重胆大心细。”
不久后,蒋先云奉命率部进入河南。不幸的是,这样一位英才,却在攻打临颍的战斗中牺牲。
据这场战斗中的幸存者所说:在救护人员赶到战场时,蒋先云拉着身边人,带着决绝的语气说:“请你们代我转告组织,我已经为革命尽力了。”
后来,周恩来、徐向前和郭沫若等人,先后撰文对蒋先云进行了悼念。郭沫若在文章中,写道:
“先云是最爱惜士卒的。他率领士卒有一种天才的手腕,无论怎样的新兵,只要经他训练一两礼拜,使人人都变为效命……如此将才,竟而早逝,我们为革命的前途,不能不深致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