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花平说历史 2022-11-27 14:47:14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在《诗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描述,那就是“采薇采薇,未遑问牧。”采薇在这里就是指一个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追求闲适、远离尘世生活的思潮和主张。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生活理想就是要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归园田居》),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和心情。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心情呢? 这种“采薇之食”、“采薇之饮”都是在隐居生活中进行的。 隐逸思想和精神,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文人隐士们思想生活的缩影和表现,这正是从儒家经典《中庸》里就有一段描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1、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是造成文人隐士们隐居生活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 而这种政治中心地位又决定了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隐士们必然是一群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而且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社会地位。 他们对中国历史中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有较深了解,有较高见解,而且能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处时代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有一种为国家而献身的情怀和使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隐逸生活理想。 其次,就是中国古代文人隐士们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及其所。

从事的职业,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一批受过一定教育、有较高学识和修养以及具有一定能力和素质而又志趣高雅、追求出世之境界或以退为进之态度与行为的知识分子;这种人一般都对传统政治有较深造诣、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以及对当时社会上各种问题有一定见解的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隐士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受社会发展环境所影响而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在封建社会里出现了像《诗经》《春秋》这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且有重要影响且在当时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及思想道德修养或志趣高雅追求出世之境界或以退为进以及对当时政治生活中一些问题有一定见解和认识而又具有一种理想追求与人生价值选择观念,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最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隐士们所生活环境条件和个人志趣与性格与态度。 从中国古代隐逸生活理想来说,其表现形态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人“退”;从这个角度上看它和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也是相关联,即“退”也就可以理解为“隐。” 在古代社会中形成的这种“隐居文化”是一种十分独特而重要、甚至影响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士人们所从事或者说所从事着这样一些职业与生活方式就决定了他们必须要在这种环境中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提升;这种隐逸文化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自己所处岗位上所要求完成任务而应该努力学习好自己所需要掌握与运用的知识和能力并对自己从事工作中遇到问题及困难进行积极地思考与解决问题与困难;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从产生到发展是有一个历史过程和必然发展趋势;因此中国传统隐士文化也就成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2、孔子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白居易《琵琶行》中对隐逸生活的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汉族,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与东晋著名的陶渊明被后人并称为“二陶渊明”。 他出生于彭泽县南五斗米(今湖北当阳)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从小受其父陶侃的影响,崇尚老庄自然的处世哲学和隐居思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写下的一首绝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陶渊明写下的一首小诗。 他一生只活了五十四岁,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赋》《五柳先生传》等。 从陶渊明诗中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看,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陶渊明这种归隐思想并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陶渊明曾三次辞官回家去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直到50多岁才再次辞官回到故里。

3、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产生后,与它相适应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道德标准一直是儒家思想的主导,儒家经典所追求的正是以仁义为中心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在汉地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使中国传统道德遭到很大的冲击。 佛教与道学两种文化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佛教思想和教义(如“苦行”、“涅盘”等)。 佛学与儒学之间也出现了激烈碰撞和冲突。 道教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教义规范以及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造。 佛教思想中具有鲜明的唯心主义色彩,这与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重视实践有关。 但二者又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正是在这种“儒释道三教合一气,三教合一道之心”(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下形成了新儒家学说的主体。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中有一部分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国家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有着深刻认识与理解,因而也就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这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形成了一种爱国精神。 儒家思想中还包含着一种对于社会公平、正义、平等以及个人自由等问题的强烈愿望与追求;这对于士大夫阶层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道德约束与伦理规范。 在封建社会,由于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与重视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而成为一种新儒家哲学体系。 从社会历史背景上看,汉代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了多次社会大变革和动荡以后,封建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所有制从小农经济发展为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经济形式;地主阶级及其官僚集团开始由封建特权转化为封建统治工具;商业在汉代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支柱;官僚制度则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制度体系来管理全国各地社会生活;而佛教思想中也存在着一些积极入世与重视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而形成新儒家主张,这就构成了一个新儒家学术体系。 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还形成了新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一系列理论体系和教义规范体系。

4、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伦理文化系统。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兴盛,与整个民族的伦理文化传统有关。 首先,就是从社会伦理角度而言,中国人一直有“入世”、“出世”两种选择。 孔子提出的道德标准是要以“仁”为本,要使人达到“仁者得其心”;孟子则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中国古人历来都把出世和入世作为选择的标准,所以就产生了隐逸思想、隐士阶层和隐逸生活。 其次,中国历史上还形成了一整套的士大夫阶层伦理文化系统。 所谓士大夫阶层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群体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极具特色的社会群体,他们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所写的就是一个真正隐居的隐士生活。 从文化伦理层面而言,中国古代隐逸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深远影响。

5、从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产生至今,对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隐逸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 (4)从社会生活来说,由于文人隐士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精神修养,因而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 而社会上也因有着这样的群体而产生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在这样一个分工日益明确和专业化的社会中,就会出现更多专业能力强和职业素质高的人,自然会出现更多具有较高知识素养、较高职业技能水平、较强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较高道德修养水平和领导能力。 (5)从人类社会来说,也是因为隐逸文化与文人隐士群体对于人类生活有一种强烈向往,因此他们也将自己在社会上所表现出来或所具备出来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作为个人价值实现和提升而加以体现。 就如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东方文明在本质上与西方文明不同,其特点是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以及艺术方面等非智力因素在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2 阅读:27

评论列表

铁墩墩

铁墩墩

2022-12-05 00:38

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花平说历史

花平说历史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