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狠太后述律平:自断一臂也要扶持次子登基,开创辽朝218年国运

淞铸谈历史 2023-03-09 08:40:00

说起古代历史上最优秀的女性,很多人都会说是武则天。的确,武则天是唯一一个称帝的女性,其他像宣太后、吕后、萧太后、慈禧太后这样,虽然握有实权,但毕竟没有称帝,没有建立新的朝代,所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只有武则天。

不过,要说起哪一位女性最狠辣,那必须要说说接下来的这一位了。

地皇后述律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就像以上这些女性一样,她握有国家实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扶持新皇登基,也能稳定朝政,而且,述律平对自己够狠,她自断一臂为耶律阿保机陪葬,也要扶持次子耶律德光即位。

实际上,述律平的这一决策是无比正确的,正是因为她执意要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帝,才避免了辽朝走向分裂灭亡,开创了辽朝218年的国运。

汉化与草原本位

在介绍述律平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对历史上的几个朝代做一个对比,分别是前秦、北魏、辽朝、元朝、清朝。

这些朝代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原本不属于中原王朝,出身草原游牧民族,前秦除外,前秦的氐族和汉族一样,是传统的农耕文明。

这几个朝代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前秦和北魏,另一种是辽朝、元朝、清朝,分类的依据是汉化。

前秦和北魏是汉化政权的代表,前秦宣昭帝苻坚一直崇拜儒学,自己儒学修养极高,他积极汉化,亲自去国内的太学视察。然而,前秦国内民族成分复杂,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后,国内很快就四分五裂,不久之后就灭亡了。

北魏也差不多,北魏进入中原之后,积极汉化。孝文帝改革,迁都中原,改革官职,整顿吏治,任用汉人为官,移风易俗,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的宗室贵人,抛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失掉了鲜卑族本来雄武的特质,南迁后逐渐奢侈腐化。没过多久,北魏的统治阶层就陷入了政权争斗中,宣武帝时期外戚专权,朝政日益黑暗。孝明帝即位后,胡太后擅权乱政,统治阶层的迅速腐化让地方将卒大为不满,随后爆发了六镇起义,以及之后的河阴之变,彻底改变了北魏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没过几年,北魏就分裂灭亡了。

另一种类型的则是辽朝、元朝和清朝,他们并没有彻底汉化,甚至都没有汉化,而是实行胡汉分治,像辽朝就设有北南二大王院,北面官系,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南面官系,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实际上,这就相当于胡汉分治。

元朝和清朝就更不必说了,他们没有像前秦和北魏那样积极汉化,而是将他们的游牧民族风俗带入中原,尤其是在清朝初期刚入中原时的政策。

辽朝、元朝、清朝,虽然没有积极汉化,但他们也积极任用汉人,所以,辽朝国运218年,元朝98年,清朝276年。这自然比短暂的前秦和北魏国祚要长,一些人肯定会说北魏也有一百多年的国祚,但北魏仅仅只是北朝,并不是大一统王朝,元朝和清朝是大一统王朝。

为什么要在讲述律平之前提到这几个朝代呢?其实,这就是全盘汉化和草原本位主义的区别。述律平的选择是草原本位主义。

前秦、北魏、金朝都是失去了自己的本家,所以在一场战争失败之后就退无可退,只能灭亡了。元朝退出中原后,还有延续了几十年的北元。所以,从成吉思汗称汗到北元灭亡,实际上,人家有196年的国祚。

述律平:自断一臂也要扶持次子登基

述律平与耶律阿保机共有三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耶律阿保机

耶律倍很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在十八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成为辽朝的皇位继承人。公元926年,辽朝在灭渤海国之后,将其国名改为“东丹国”,采用“天、地、人”三才之典故,册封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并赐天子的冠冕。阿保机尊号“天皇帝”,皇后述律平“地皇后”,这样就确立了耶律倍“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

如果按照辽太祖的遗愿,太子耶律倍是唯一的皇位人选。可是,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在班师途中还没有交代后事就突然逝世,这样,耶律倍的继承人地位就面临着挑战。

因为,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地皇后述律平,虽然他们是母子关系,但述律平不喜欢耶律倍,而是喜欢次子耶律德光。

这与他们二人的擅长有关。

太子耶律倍崇尚汉文化,自身汉化程度很高,尊孔尚儒,主张契丹全盘汉化,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

次子耶律德光此时在征战途中担任大元帅,更擅长战场杀伐。

耶律德光

述律平奉行的是草原本位主义,主张维护契丹奴隶制度,更关注传统的草原经济,更关心契丹贵族的传统利益。虽然,她不反对汉化,但并不主张全盘汉化,丢失契丹人的原本特质,不希望因为太过汉化而影响契丹民族自身。

所以,对于述律平来说,自然不愿看到太子耶律倍即位。

因此,在耶律阿保机死后,述律平排斥了原本的皇位继承人耶律倍,而选择了大元帅耶律德光。

当时,一些契丹贵族主张太子继位,述律平以这些人与先帝亲近为由,让他们为先帝殉葬,铲除了一大批异己。

有一个汉人大臣赵思温被杀前,就对她说:“先帝最亲近的人莫过于太后您了,您如果去殉葬,我就殉葬。”

述律平当然不想殉葬了,于是她说:“并不是我不想追随先帝,只是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我不能去啊!”于是,她砍下了自己的手腕,命人将断手装入辽太祖的棺椁内,以代替子殉葬。赵思温也因为敢于直言没有被杀,述律平停止了对文武大臣的殉葬。

正因为述律平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才保证了耶律德光的顺利即位,这就是辽太宗。

实际上,述律平断腕,主少国疑只是借口,当时的太子耶律倍已经26岁,耶律德光也已经24岁了,压根就不存在主少之说,述律平只是不想让太子即位,所以她断腕一举让辽朝文武大臣看到到了她的狠辣和果决,反而树立了她在辽朝的权威。

从前秦、北魏、辽朝、元朝和清朝的结局来看,述律平的这一次拥立对辽朝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即位的是太子耶律倍,辽朝极有可能全盘汉化,接下来就是国内分裂,走向灭亡的时候了,虽然不否认汉化的作用,但国家还未稳定之时,就抛弃了本民族雄武的特质,全面汉化,这肯定是不对的。辽朝国内虽然是有一部分汉人,但契丹人还是占绝大多数,他们基本没有接触过儒学,根本不懂传统的儒家经典。而若只有契丹贵族积极汉化,很有可能迅速走向腐化,就像北魏孝文帝改革那样,没有学到精华,反而沾染了奢靡腐化的作风,陷入争权夺利的内斗中,那样只会陷入分裂灭亡的局面。

因此,述律平拥立了崇尚武力的耶律德光,在没有丢失契丹人雄武特质的前提下,融合汉族文明,这才是正确的。到耶律贤时,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下来,辽朝以后的皇位传承也走向正规,辽朝才有了218年的国运。

从这一方面来说,述律平的贡献是不容无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位对自己够狠,敢于断腕的太后,才保证了辽朝两百多年的国祚,说是巾帼英雄也不为过。

0 阅读:25

淞铸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