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年间,在长安城南边有座名山,曰“终南”。这里山高林密,绵延起伏数十里,山中虽有许多名贵药草,但时常有飞禽走兽出没,因此山中鲜有人影。不过却有一位道士隐居于此,道号“妙应真人”,名叫孙思邈。
道士经常带着毛驴,攀爬穿梭于山林深处采集草药,采集的草药都装在一口麻袋里,回去的时候让驴驮着,偶尔走累了也会骑着驴。采集的草药在居所晾晒炮制好后,便会下山去给当地的居民看病施药,赚些钱以供生活所需。凭借着精妙的医术,远近闻名。
这天,道士一如既往地赶着毛驴去采药,到了一处山坳,就把毛驴拴在那里,自己上山采药去了。刚爬上山没多久,正在采药呢,就听到毛驴的惨叫声。起初他并没在意,以为是驴打滚呢,都习以为常了。然而正当他抓着树枝再向上攀爬时,却听到除了驴叫还伴着阵阵虎啸之声。这时头皮也跟着虎啸声有些发麻,之前虽然听说过山中有不少飞禽走兽,但只是见过一些野兔小鹿什么的,从没见过什么老虎。心想这下糟了,毛驴可能要出事了。尽管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赶紧折返了回来。果不出所料,回来时毛驴已经不见了,地上只剩下七零八落的驴骨头和驴子的挂脖铃铛,老虎也不见了踪影。伤感之余捡起铃铛便往回走,没想到这只畜生又回来了,一下子蹿到了孙思邈的面前。
孙思邈连忙举起挖药的小镐子挡在胸前,难不成这畜生吃了驴还不够,又回来吃人了,顿时心里一颤。但说来也怪,老虎并没有做扑咬之势,而是趴在了路上,耷拉着脑袋。看着老虎并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孙思邈便凑近蹲了下来观察了一番。期间老虎时不时张开口作呕吐状,爪子挠着脖颈咽喉处,如鲠在喉。观察过后,孙思邈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便问老虎是不是想要他医治,老虎点了点头,想不到这只老虎也能听懂人话。于是就让它张开虎口,顺着齿缝看去,果然有根骨刺扎在咽喉处。可是老虎毕竟是只畜生,要是贸然伸手去拔,保不齐弄疼它咬你一口。正好手里有只铃铛,就用它撑在老虎的上下颌骨中间,伸手进去拔出了骨刺。老虎为了感念孙思邈的救治恩情,便俯身让他骑在自己的背上,驮着他在山中行走,成了他的坐骑,驮人载药伴随左右。那只撑户口的铃铛也有了新的名字“虎撑”,之后也成了行医的标志。此后,孙思邈的名气更是越来越大,不远千里求医问药的更是络绎不绝。有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孙思邈正整理药材。哐哐哐,有人叩门。这天气,这时候怎么会有人来,疑惑之时也顺手打开了门。原来是位长须老者来求医,请进门后便给其看诊。只见老者面若青霜,把脉间又有些许寒气逼来,脉象更不似常人,便觉他不是人。孙思邈说出了自己的猜疑,老者笑着捋着胡须点了点头,随即化为真身。一条蛟龙出现在孙思邈的面前,原来这位老者正是东海龙王敖广。老龙王说最近自己时不时头痛难忍,听闻先生医术精妙,连山中的猛虎都是你的坐骑,就想着找先生来治一治,为了避免与其他人相遇,故而雨夜前来,还望不要见怪。说罢,孙思邈便拿出了最长的那根银针,给龙王做起来针灸。没扎一会儿的功夫,龙王就感觉舒服多了。然后又辅之以汤药,没过多久龙王的病变好了。老龙王连连答谢,为了感谢孙思邈的救治之恩,更是将东海的名贵药材和古方相赠。传说孙思邈所著《海上名方》就得益于老龙王所赠之物!
从此之后,孙思邈“坐虎针龙”的故事就流传开了。“坐虎针龙”更是成为郎中门追求一道的最高境界。孙思邈在终南山隐居期间,完成了《千金要方》的著作,又与朝廷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终成一代“药王”。
月下vampire
[得瑟]吃了我的驴还得来让我救?
月下vampire 回复 人间桑园 04-17 12:13
[得瑟]值钱不值钱也是我的,与你们何干?
人间桑园 回复 04-01 08:06
驴没虎值钱
月下vampire
[得瑟]你可真有意思
人间桑园 回复 04-01 08:06
呵
月下vampire
[得瑟]图片换了?
人间桑园 回复 04-04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