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夹在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总面积约44万多平方公里。由于被大小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也称“外高加索”,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则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编辑
位于欧亚要冲的高加索地区,人口不足3000万,却有50多个民族。由于地势复杂,许多民族在咫尺,语言却完全不通,因此高加索曾有“语言之山”之称。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信奉东正教,亚美尼亚信奉基督教,阿塞拜疆则信奉伊斯兰教,教派关系往往成为高加索冲突的导火线。
从地理上看,谁控制了高加索,谁就等于控制了里海和黑海,卡住了欧洲通往中东和中亚的咽喉。从经济上看,谁控制了高加索,谁就控制了里海地区的能源。据估计,里海地区石油储量约为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8%,天然气储量为12万亿—18万亿立方米,被西方称为“第二个中东”。
编辑
苏联解体后15个独立国家,除俄罗斯外,其他14个国家发展水平各有不同。波罗的海三国发展基础好,早就靠向西方,日子过得比较舒服;白俄罗斯借助与俄罗斯关系,目前也很稳定;中亚五国度过一段艰难期以后,一直低调内敛,基本趋于稳定。但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以及与俄罗斯同根同源的乌克兰,一直不稳定。
“9·11”事件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势力大踏步地进入外高加索地区,想通过控制外高加索进而掌握里海能源的走向。土耳其欲通过加强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地区大国梦”。伊朗也认为该地区是自己的北部屏障和与俄罗斯联系的中间地带,不愿美国人在这里指手画脚。所以即使俄罗斯缺席,高加索地区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民主与繁荣。
编辑
“颜色革命”的鼻祖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都属于格鲁吉亚领土,但与格鲁吉亚人存在诸多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上世纪80年代末,正当格鲁吉亚对苏联离心离德时,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也出现分离运动。俄罗斯领导人支持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分离运动,以制衡格鲁吉亚加对苏联的脱离。1991年,格鲁吉亚从苏联独立,绰号“街头政治家”的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当选首任总统,他提出“格鲁吉亚是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的口号。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等俄罗斯人占多数的地区,随即要求独立、加入俄罗斯。
编辑
1991年7月,格鲁吉亚发动军事行动,试图收复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但被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武装击败。格鲁吉亚前共产党人发动政变推翻加姆萨胡尔季阿,邀请前苏联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出任总统。1992年,谢瓦尔德纳泽派兵收复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被俄罗斯维和部队击败。为避免与俄罗斯间的冲突进一步扩大,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南奥塞梯三方达成停火协议,此后南奥塞梯大体维持和平状态,俄格关系全面升温。
1993年9月,格鲁吉亚同阿布哈兹的战争全面爆发,被迫退位的前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带领一支武装返回格鲁吉亚,试图推翻新政权。谢瓦尔德纳泽迅速和俄罗斯签订加入独联体的协议,俄罗斯派遣黑海舰队对格鲁吉亚支持。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弹尽粮绝的加姆萨胡尔季阿退到格鲁吉亚西部的森林地带,于1993年的最后一天开枪自尽,阿布哈兹地区获得事实上的独立。1994年3月1日,格鲁吉亚正式加入独联体。
编辑
格鲁吉亚的第三位总统叫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萨卡什维利毕业于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人权学院和意大利佛罗伦萨法学院学习。1994年获得美国国会奖学金,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美国一家律所工作。1995年时归国当选了议员,2000年10月被任命为司法部长,2001年辞职成立“统一民族运动”党,2002年当选第比利斯市议长。
2003年格鲁吉亚政局急剧动荡,萨卡什维利蜕变为反对党领袖,“玫瑰革命”孕育而生(萨卡什维利每次公开露面均持握1支玫瑰花)。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被迫辞职,亲美的萨卡什维利政府执政。在他执政的4年里,物价飞涨,社会服务(气、电等)费用成倍增长,造成社会大众和精英层之间的严重对立,这也是反对党能够组织起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原因。
编辑
编辑
编辑
2007年11月,萨卡什维利宣布在2008年1月5日提前举行选举。竞争者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根本无力动员选举资源,组织起有效的竞选活动,于是萨卡什维利在东正教圣诞节(1.7)前顺力连任总统宝座。萨卡什维利积极向欧美和北约靠拢,甚至在2007年末的竞选纲领中表示,如再次当选将力争在任内使格鲁吉亚成为北约的成员国。
2008年塞尔维亚领土科索沃宣布“独立”后,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矛盾升级,双方武装人员多次发生交火。2008年7月,俄军举行了“高加索-2008”军事演习,演习矛头直指蠢蠢欲动的格军。驻扎边境的俄军,就像等在起跑线后的运动员,只待格军第一声枪响作为“起跑号令”。
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发起对南奥塞梯的进攻时,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正在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7时,就在格军向南奥塞梯发起进攻5小时后,刚刚参加完演习的俄先遣部队就通过罗格斯基隧道进入南奥塞梯,并于17时向格军发起反击。俄军的迅速反应,很大程度上源于俄高层对“高加索变局”的准确预判。8月26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格鲁吉亚彻底丢掉了18.2%的领土和200公里海岸线控制权,北约东扩进程严重受阻。
编辑
“统一民族运动”党虽然保住了执政地位,但却扶不起经济。俄格战争后,格鲁吉亚的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2.3%,直接降到2008年的2.6%,2009年又遇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变成了-3.7%。格鲁吉亚地缘政治不安定,外资纷纷撤离,这给了萨卡什维利反对派更多机会。2012年10月格鲁吉亚议会选举,格鲁吉亚首富比济纳·伊万尼什维利组建的“格鲁吉亚梦想”党获胜。
祖拉比什维利是格鲁吉亚第一位女总统,说来还是萨卡什维利“提携”的。祖拉比什维利出生于法国的一个格鲁吉亚难民家庭,在巴黎政治学院毕业后,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74年,祖拉比什维利进入法国外交部工作,先后任法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三秘、驻联合国二秘、驻美国大使馆一秘等职务。2003年底,祖拉比什维利出任法国驻格鲁吉亚大使。格鲁吉亚发生“玫瑰革命”后,上台执政的萨卡什维利开始组建领导班子。他优先考虑年轻人,特别是有西方接受教育背景的人。2004年,萨卡什维利与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协商,邀请祖拉比什维利加入格鲁吉亚国籍,让她出任外长,从此这个法国女人成为格鲁吉亚的高官。
祖拉比什维利在议会树敌,格鲁吉亚议员和高级外交官公开指责她傲慢、冲动,不尊重议会,工作连出疏失。任职一年后,萨卡什维利认为祖拉比什维利不适合担任外长,就解除了她的职务。祖拉比什维利不服,随后加入反对派阵营,并不时组织人员上街反对萨卡什维利,直到萨卡什维利被赶下台。2013年祖拉比什维利决定参选格鲁吉亚总统,但由于她拥有法国和格鲁吉亚双重国籍而被拒。
2016年,祖拉比什维利在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的支持下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议员。8月,祖拉比什维利放弃法国国籍,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选总统。这是格鲁吉亚最后一次以选民直接选举方式产生总统。祖拉比什维利在胜利当选总统后宣布:“在不激怒俄罗斯的前提下,继续推动格鲁吉亚加入欧盟和北约!”
编辑
到处流浪的前总统
下台后,萨卡什维利来到美国希望申请永久居留,未能成功。萨卡什维利在美国过艰难度日,除了一些“铁粉”断断续续的帮助,主要靠老妈接济才能正常生活。格鲁吉亚当局对其追加了多项指控,包括非法驱逐反对派、没收反对派电视台资产等。
无法在祖国东山再起,萨卡什维利就另辟蹊径。2014年2月的乌克兰“广场革命”中,萨卡什维利现身基辅,支持反对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势力。2014年5月乌克兰大选,糖果大王亿万富翁波罗申科夺魁。萨卡什维利套近乎,取得了波罗申科的信任,被任命为总统顾问,加入乌克兰国籍,出任敖德萨州州长。
编辑
编辑
州长位子还没坐稳,萨卡什维利又闹起“革命”。指责波罗申科包庇腐败行为,宣称要为乌克兰人清理门户。2016年11月,他辞去敖德萨州州长职务,组建反对党“新力量运动”,宣称要推动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誓将波罗申科拉下马。
2017年7月,波罗申科在萨卡什维利出境期间剥夺其乌克兰国籍。 而此前,萨卡什维利已经因为加入乌克兰国籍而被格鲁吉亚剥夺了国籍。连乌克兰人都不是了,有什么资格竞选乌克兰总统。连乌克兰人都不是了,连签证都可以不发给你,甚至可以拒绝入境。萨卡什维利从波兰强行进入乌克兰达利沃夫市,说“我的斗争才开始。我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乌克兰,首先将通过法院捍卫我的权利。”在支持者的簇拥下,萨卡什维利到达乌克兰议会,向基辅州国家移民局再次申请难民身份和政治庇护,遭拒。基辅区行政法院起诉失败后,他又向基辅上诉行政法院提出了上诉,裁定维持原判。
2019年,作为波罗申科的对手,已经胜选的泽连斯基下令归还萨卡什维利的乌克兰国籍。泽林斯基一直想找到和美国密切交流的通道,萨卡什维利是当过格鲁吉亚总统的,给美国人跑过腿的,可以委以重任。泽连斯基本来想任命萨卡什维利为副总理,迫于众人阻挠,给他了一个改革委主任的头衔。2021年10月1日,萨卡什维利偷偷返回格鲁吉亚,妄图在地方选举中东山再起。不过这回他可没这么好运气,直接被格鲁吉亚部门抓获,判了九年。蹊跷的是,明知道格鲁吉亚法院已对自己发出通缉令,萨卡什维利为何还要“自投罗网”呢?
编辑
有消息称,俄罗斯和乌克兰即将爆发军事冲突,萨卡什维利认为他机会来了,他可以重新赢得民众支持,他打算在这里开辟俄乌冲突的“第二战场”。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后,萨卡什维利还通过律师传出手谕,“乌克兰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俄保持距离”。萨卡什维利讲过不少政治豪语,但在格鲁吉亚国内,他的话已没人听了。
“抗议和暴力之夜”
3月7日和8日晚,数万名格鲁吉亚人举着美国和欧盟的旗帜,高喊着“对俄罗斯法律说不”走向街头,抗议议会即将通过的《外国人代理法案》。尽管梦想党亲口承认抄的是美国1938年的《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结果到西方媒体那里就变成了俄罗斯法律。
编辑
编辑
编辑
梦想党议员认为美国的版本过于严厉,于是推出了个更宽松的版本。格版法案认为,一个法律实体有超过20%的资金来自国外,就应该被登记为外国代理人,但这项条款并不适用于个人。美版法案对两者都适用,一旦被认定为外国代理人,美方有权监管目标对象的活动,如果目标对象有所隐瞒,后果将涉及刑事责任。
编辑
格鲁吉亚准备加入欧盟,所以其国内起草的任何法律都必须先交给欧盟审核才能通过。欧盟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指责法案违背了格鲁吉亚加入欧盟的意愿和价值观。美国也信誓旦旦,说美国法律不适合格鲁吉亚,法案也不符合格鲁吉亚人民的愿望,任何支持该法案的人都将会危及格鲁吉亚的未来。
美国本打算在格鲁吉亚开辟反俄的“第二战场”,以加速俄罗斯的失败。去年9月格鲁吉亚甚至计划公投对俄宣战了,但等到格鲁吉亚被推到战争边缘,西方却变卦了。去年欧盟授予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候选成员国地位,一向积极反俄、按照欧盟要求打击腐败的格鲁吉亚不仅什么都没有得到,执政党反而莫名遭到制裁:梦想党的资助人——格鲁吉亚富翁伊万尼什维利突然被欧盟制裁,理由是与莫斯科有联系。
梦想党认清了西方的真面目,开始与之疏远,即使被美国拿断绝援助威胁,梦想党依然不为所动,甚至批评美国驻格大使馆插手格鲁吉亚的内政。在西方国家看来,反俄不彻底,就等于彻底不反俄。梦想党提交法案,格鲁吉亚立刻爆发骚乱。示威者的装扮几乎完美复刻“颜色革命”的符号特征,证明西方怂归怂,添乱的本事还是有的。
在议会遭到暴力冲击以及经历了两天的骚乱后,格鲁吉亚执政的“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党9日决定撤回《外国代理人法》。格鲁吉亚的底线是力争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政策由原先希望借助俄罗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演变为希望借助西方援助振兴经济并谋求武力解决领土问题。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伤害。显然这条求爱之旅是异常坎坷。
编辑
在此背景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边境检查站,倒是意外“炸”出一批等待进入俄罗斯避难者。这些人,不是格鲁吉亚人,而是之前为逃兵役跑到格鲁吉亚的俄罗斯人。格鲁吉亚现在不安全,再加上俄罗斯眼下在战场上有优势,新的军事动员暂时还不需要,国内受制裁影响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这些外逃人员就打算再回到俄罗斯。
编辑
根据不完全数据显示,去年至少有70万人从俄罗斯逃到了格鲁吉亚,随后大部分人员中转至它国,格鲁吉亚境内还有小10万俄罗斯人。现在这部分俄罗斯人想回国,可不容易。俄罗斯压力最大的时候,甚至将监狱里的罪犯、外籍人纳入了服役的范畴,以缓解战场的燃眉之急。前往格鲁吉亚的俄罗斯人都签署承认俄罗斯侵占格鲁吉亚领土的文件,在爱国者看来无异于背叛了祖国。梅德韦杰夫就表示,这些逃跑者最好永远不要回国,“腐烂在国外”。
编辑
俄罗斯国内还未对这批归国者达成统一论调。激进派认为,应对逃跑者实施一些限制措施,如剥夺公民身份、特定年限禁止回国、按照战争法处置等。保守派认为,不应为了惩罚这些逃跑者而违反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回国绝不会罚酒三杯,简单走个过场。否则征兵时有人逃兵役,战场时就该有人当逃兵、做叛徒了。
至于格鲁吉亚,想要加入欧盟并不切实际,而欧盟给予的“候选国地位”也更像是一个格鲁吉亚人永远都吃不到的“鱼饵”。而且格鲁吉亚与车臣共和国接壤。俄罗斯不可能让格鲁吉亚倒向北约,那样车臣分裂势力又会被西方唆使重新抬头,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格鲁吉亚如同一片郁郁葱葱的嫩草地,欧美看起来比俄罗斯要“慈眉善目”些,可无非就是虎和熊的区别。虎和熊在草地上摔跤,无论哪一方赢了,对这片草地而言都是一场悲剧。如何在复杂敏感的地缘政治之中,获得一个和平的发展良机,才是格鲁吉亚最需要的。毕竟,没了俄罗斯,还有土耳其,没了土耳其还有宿敌阿塞拜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