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东坡》,是苏轼在元丰六年作的,已经到湖北黄州三年多了

电商科创 2019-03-12 15:03:44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新,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六年作的,已经到湖北黄州三年多了。

在此之前四年,即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到湖州任太守。七月,以在朝的何政臣、舒直、李定等交章弹劾他所作的诗文语涉讪谤新政和朝廷,被速捕到京城汴梁,于八月下御史台(又称“乌台”,因那里林木森森,有许多乌鸦栖息于此,故名),备经昼夜拷打审问,几乎置之死地。

到这年的十二月底才侥幸出狱,被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就是被遣送到黄州实行管制。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也是苏轼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到黄州以后,居住在黄州东门外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在黄冈山下。他曾经在诗歌《东坡八首》的小序中说过: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精力殆尽。”

可见他在那里生活的艰难困苦。东坡这个地名,是仿照白居易当年在忠州东坡而起的,还筑了居室,起名“东坡雪堂”,同时自号为“东坡居士”,苏轼也因此叫苏东坡,这个名字远比他的本名更加为人熟知。

诗句中的“野人”,是指村野之人,这是诗人的自称,有自嘲的意思。“荤(音落)确”,即石头很多之意。通过这首小诗,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苏轼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态。这里路上石头很多,又高低崎岖不平,是一个冷僻荒凉的地方,要是别人住在这里,就该心生嫌弃而内心悲伤了,何况他还受过那样大的政治打击, 目前又是“管制分子”身份呢!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一方面能够面对现实,努力改变目前的恶劣处境,比如开垦荒地、营造“雪堂”等等;另一方面,他能够从现实处境中超拔出来,尽管艰难万分,他也努力从这个荒僻的地方发现它的美好之处,从而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励自己生活的信心,而不至于颓堕,这是何等难能可贵的品格!

您看,雨过天晴,月色清明,人迹罕至,东坡的夜晚有多么清静;还有那拄杖的声音,碰着石头铿然而响,也是这般好听。这不正是我这个“野人”应该徘徊流连的地方吗?此时,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宁静的情绪和恬淡的心境。

近代诗评家陈衍评论道: “东坡兴趣佳,不论何题,必有一二佳句,此类是也。”这里指的是后两句,的确,它从人生的哲理上,给了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0 阅读:63
电商科创

电商科创

加林是个喜欢分享文化的人,希望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