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诟病诸葛亮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徒耗国力,却师出无功,但却忽视了蜀国之弱,魏国占据富庶的中原,蜀国却偏居一隅,如果给予双方同等的时间,前者只会越来越强,后者只会越来越弱。
诸葛亮北伐既是迫不得已,又是以攻代守。
那么蜀汉到底有多弱呢?从地图上看,三国疆域面积好似差距不大,甚至孙吴还要比曹魏大一些。
但三方的实际战力却远比疆土差距来的大。
人们往往用中原富庶,东南未开发,西南蛮夷来笼统的解释。
实际上一个指标就足以说明问题。
时三国合计有14州,魏国就占了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十州,还有荆、扬二州之北境;吴国则有交、广二州及荆、扬二州的大部;而蜀汉仅据益州一州之地。
益州确实广袤,包括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但也确实落后偏远。
古代设州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越发达的地区划得越小,越落后的地区划得越广袤,就像现在的内蒙、青藏、新疆一样。
而原因也好理解,就是不使这些发达地区具备足够的实力,有称雄一方的基础。
三国的人口数,也是这一现象的最有力证明。
曹魏有104万户,人口443万;孙吴52万户,230万人口;而蜀汉户口仅28万,94万人口。
人口比例近50:25:1,绝非疆土面积多表现出来的五五之数。
曹魏轻轻松松就能拿出60万兵力,孙吴举全国之兵也能有23万之多,而诸葛亮北伐的七八万蜀军已经是蜀汉的全部家底。
人口基数大,自然越容易出人才。魏有五子良将、八虎骑,吴也有四英杰、十二虎臣,而蜀汉仅有一个五虎将,还是杜撰出来的。
所谓:猛将徐质被砍死了不怕,王经打没了不怕,王双砍了也不怕,因为邓艾钟会已在来的路上。
诸葛丞相之败非战之罪也。
蜀汉仅据一州之地,这一个指标就足以说明蜀汉之弱。
诸葛亮权力之重世人一般用“皆亮自专”来形容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力之重。
实际上,翻遍《三国志》、《蜀书》以及其他有关蜀国历史的史书,如谯周的《蜀本纪》、王隐的《蜀记》、孙盛的《蜀世谱》等,都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
其实,这句话是裴松之引《魏氏春秋》:“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的变种,目的是用来说明诸葛孔明有多么的宵衣旰食,鞠躬尽瘁。
最后却被世人解释为诸葛亮擅权,这不得不说是个莫大的讽刺。
不过,诸葛亮确实在蜀汉有极大的权力。
后刘备时代,诸葛亮不仅是蜀汉丞相,还爵封武乡侯,比霍去病的冠军侯(县侯)略低,比关羽的汉寿亭侯为高。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还领益州牧。
州牧不同于州刺史。
两汉时期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七国之乱前是王国—郡—县虚三级制),地方上的最高长官是一郡之长郡守,汉武帝以后才在郡之上加了州这一级。
但此时的州并不是事实上的行政区,州刺史只有监察之职,而无行政之权。郡守入朝即可为九卿,而刺史至少要当上九年才能升任太守或相;刺史的品秩为六百石,远低于郡守的二千石。
直到西汉末年,州刺史才首次改称州牧,品秩升为二千石,权利也大增,有了兵权、财权和行政权。
可以说州牧是统治者为了应对多事之秋,而无奈采取的选择(郡境过小,无法应对跨郡的农民起义),就像唐代的节度使,明代的总督那样。
但这显然是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一逸局面安定,就恢复旧制,比如东汉初年,复改州牧为刺史,降秩为六百石,只有监察之能。
三国初期虽处于分裂,但鼎立之势已成,局面安定,皇权集中,所以魏之12州,吴之4州皆罢州牧为刺史,唯有蜀汉置州牧,由丞相兼领。
诸葛亮以丞相开府之尊再领益州牧,何况蜀汉仅有一州之地,足见他在蜀汉的权利之重。
刘禅仰相父之鼻息,也就不难理解了。
蒋中华
天府之国,刘邦倚之起家,抗战的大后方,诸葛亮却越打越弱,不能说他能力不足,只能说决策有误。